有些部隊是從殲10a換到殲10c,再把殲10a轉交給兄弟部隊,但有些部隊是直接從殲7換裝殲10c的,另外,並不是所有飛行員都要求會飛幾種主力戰機型號,那個是試訓基地的飛行員,他們除了檢驗戰機的性能,挖掘戰機的潛力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們要充當假想敵藍軍部隊,因此他們都能飛三種主力戰機,以熟悉各種戰機的戰法跟優缺點,老共這種搞法是非常科學跟精明的,像你這種軍盲自然是理解不了這樣做的意義 Charlie2020 wrote:呵呵! J10A訓練...(恕刪)
奧林匹斯之劍ρρσ wrote:有些部隊是從殲10a...(恕刪) 盲白五毛,再幫你複習貴國挑選精英的作法========================================================================================================================"解放軍艦載機飛行員選拔需會同海、空軍、工業部門、科研所及醫療相關專家進行篩選。基本條件為年齡在35歲以下,飛過5個機種,飛行時數超過1000小時,其中3代戰機飛行時數需超過500小時,多次參加過軍兵種聯演聯訓、重大演習任務等。"=======================================================================================================================別吹了,訓練不夠就少吹牛,多練習
奧林匹斯之劍ρρσ wrote:你這說的是艦載機,...(恕刪) 五毛質欵環球軍事網,反了喔!金頭盔一樣打你臉"陳鴻程,飛行時間不足800小時,在2014年空軍對抗性競賽考核中,擊敗上屆“金頭盔”得主,榮獲“金頭盔”。28歲的他成為這次“空軍優秀飛行人員”榜單上最年輕的一位。李海明,飛行時間858小時,2014年首次參加空軍對抗空戰競賽性考核,創下8枚導彈首發命中的佳績,讓對手——兩屆“金頭盔”獲得者、飛了2500小時的“老鷹”級飛行員連連感嘆“後生可畏”。這屆25名獲獎者的平均年齡只有35歲,其中35歲以下的有16名。"這兩個每年100小時左右,就變金頭盔
奧林匹斯之劍ρρσ wrote:飛行時間並不是衡量一...(恕刪) 奇葩文,連民航機師都看飛行時間來衡量,解放軍機師開飛機不看飛行時間衡量,你飛行員不開飛機難道用滑鼠練習飛行嗎中國飛行員飛行時間不足,要不就是教練機不足,要不就是後勤妥善率不足,這兩個問題對目前中國自己吹噓軍事強國來看,都還蠻可笑的
戰機跟民航機並不完全相同,並不能拿來等同,一位飛過戰機的飛行員可以很快適應飛民航機,但一位飛民航機的飛行員卻很難適應飛戰機,民航機並不要求飛行員有多高的技術水平,而是要求飛行員有處理突發險情的應變能力跟經驗,但戰機不一樣,戰機需要的是能打贏敵方的飛行員,需要非常高的技術水平跟綜合素質能力,所以根本不能用飛行小時數來衡量一位飛行員是否優秀,否則二戰時期也不會有一波老鳥飛行員被菜鳥飛行員幹掉這種事發生!就好比讀書,有的人天生聰穎,一學就會,但有的即使再怎麼刻苦,學習成績也不好,這是人跟人之間的差異,飛行員同樣是這樣,能奪得金頭盔本身就說明了問題,老鳥不一定能贏菜鳥,所以飛行小時數說明不了任何問題,飛行小時數只能作為飛行員標準的一個參考,但是並不能衡量一位飛行員的技術水平跟能力,否則,飛個上萬小時的教練機豈不是天下無敵了 alexlin1 wrote:奇葩文,連民航機師都...(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