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lin1 wrote:國防部正式對外披露...(恕刪) 樂見國軍輪型戰甲車日益進步...只是為何這些輪型戰車多半以鏈炮、低膛壓炮為主要火力而不以導彈或火箭彈為主要武裝?把雲豹打造成紅隼、陸劍一、陸劍二甚至是標槍、拖式飛彈的載具有什麼缺點嗎?
oculata wrote:只是為何這些輪型戰車多半以鏈炮、低膛壓炮為主要火力而不以導彈或火箭彈為主要武裝?把雲豹打造成紅隼、陸劍一、陸劍二甚至是標槍、拖式飛彈的載具有什麼缺點嗎?...(恕刪) 輪車通常是鋁合金裝甲,它的強度不夠強到可以支持砲的後座力,所以只好用降低膛壓的砲,當然射程就比較近。
oculata wrote:樂見國軍輪型戰甲車...(恕刪) 紅隼是火箭彈,把他當成支援型炮兵是可以的(一公里以內)但需要用裝甲車當載具?彈藥箱沒裝甲,車身有裝甲...彈藥被引爆....因為是近接支援非常靠近前線很容易被當靶子打,如果是裝飛彈(有鎖定能力)不可能拿來打步兵,不論對空或對地需要用到裝甲車?一般短程飛彈(射程10公里內)車載型用的都是類似悍馬,反倒是機槍,鏈炮射程2公里左右需要一定程度的裝甲與敵人硬碰硬,與高機動迴避...如果用的是飛彈類武器平時躲起來,射完轉移陣地不須裝甲,用雷霆2000之類的載具就行
stever2018 wrote:紅隼是火箭彈,把他...(恕刪) 雲豹應該是陸軍目前機動力最好的載具本身又有一定的防護力...若能依託各式國造導彈、火箭, 進一步發展成各種陸戰火力載台應該是國軍陸上載具的最佳選擇。造價與維修方面也能靠大量部署而壓低且戰時大量具有防護力的高機動載具對陸軍戰力發揮更是大有助益。
使用單位不同。捷羚不是野戰使用, 是要點工事裡部署。當然,如果可以一車多用且一彈多用更可以變成共同標準配備。這樣後勤補保體系可以簡化。當初是要上CM31, 如圖。 網路還有可以找到。當年軍方以載具過於昂貴, 所以如現在的構型產生。
張敬民 wrote:國外好像都是設技成液壓起降...(恕刪) 液壓開門看起來比較炫沒錯. 但如果車子中彈失去動力, 液壓掛掉的話, 那麼整車的人留在裡面作烤鴨嗎?? 豹二(X) 雲豹M2(O)作成左右對開手動門, 簡單不會壞其實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