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源頭打擊與近海殲滅以cp值講哪個划算?


lordkon wrote:
當共軍登陸後爭奪台...(恕刪)


那時美國海空軍打擊部隊都在關島附近.要怎麼遇到還真有點難度
雄三路基應該是正確的
為了怕被路基雄三夾擊

不太可能從西部中部登陸
或在西部中部闢第2登陸戰場

雄三路基是很重要的威嚇

但人家已經登陸了
在敵人擁有制空權下
要如何發現目標

消耗性無人機應該會是重要耳目
這無人機不是全程由人操作

必須自我低空導航到敵人登陸地附近
(應該要具備地形匹配能力)

等到登陸地附近或登陸的路徑上
爬高開雷達偵測

發現目標就回報
偵測一段時間就離開

但若你有衛星當耳目應該就更簡單了
反正就是監控一個既定目標




我叫林長青 家住臺北市中山區 電話0921603661
雄三路基就好比沙漠風暴的飛毛腿

當時要反制只有 F-15E 的航程夠
可以深入巡邏

但F-15進入巡邏容易被敵人發現
躲在掩蔽中的發射載具不會輕易露餡

況且F-15屬於打擊戰機
無法用慢速在站區尚待太久

所以即使用F-15搜尋獵殺
都效果有限

後來動用 當時還在測試的 E-8 用對地雷達在遠處搜尋監視
並招喚 F-15E前去打擊

據說獵殺效果有提升
但能監視的範圍仍有限
---------------------------------------------------
各位沒發現老共已經常用可帶空時間長的無人機巡弋

當老共將登陸

難道對方不會在海岸線用無人機佈監視線
試圖抓到出來發射的載具

不用全部海岸線監視
只要能減少你 30%-50% 的發射率就很不錯了

另外順便接收監視來自地面我們的雷達站訊號
順便呼叫野鼬機來獵殺??


所以就沒有能機動能在行進間發射的防空劍2加入保衛??

看以下的構型
讓人搖頭..........懷疑行進間的發射能力

呆灣工程師食古不化

雖然這對登陸前後的戰局可能無實質效益
但多少會讓進攻方規畫前投鼠忌器

我叫林長青 家住臺北市中山區 電話0921603661
1.簡單化想一些問題,
假設呆軍只會傻傻的待在地上挨打,不電戰也不干擾,連檯面下的老美都坐著看戲,防空飛彈也都被廢光
無人機控制可以交給AI,多架次導引不是問題,

讓老共的無人機酬載都給偵測裝備好了,一架無人機可以偵蒐範圍有多大?
一個主要戰場需要部署幾架無人偵察機才能獲得24小時不間斷的戰場情報?
一架無人機需要多少頻寬把完整的戰場資訊即時跟指揮中心分享?(看起來還要目標定位)
全部在戰場上的無人機加起來需要多少頻寬?
那有幾顆負責中繼的衛星能把這些頻寬吃下來?

我不知道老共的指管通情技術先進到甚麼程度
但不會是小菜一碟吧....



2.當呆軍的防守區域就那麼丁點大時,行進間射擊所帶來的效益遠不及增加裝備部署的數量........

單價與部署數量是反比,光是那具能頂住行進間射擊後座力的載具就要讓一部發射車成本增加多少?



老闆是神XX wrote:
這已經是歷久的爭論...(恕刪)

5分送上.

敘事條理分明(除了最後那段沒必要的吐槽),真是軍迷版難得的好文.


7413下士車長 wrote:
這兩者是同一件事就...(恕刪)

同樣5分送上.

陸基飛彈及無人機,是台灣最該重點發展的項目.

而不是把資源浪費在各軍種為爭取自身利益,廢盡
心思搞出看似很亮眼,但效益愈來愈低的項目.
7413下士車長 wrote:1.簡單化想一些問...(恕刪)

也是
反正固定也有方式

你早點去約定地點站崗就好

只是有點訝異我們經費並不多

-----------------------------------------------

我叫林長青 家住臺北市中山區 電話0921603661

老闆是神XX wrote:
若對方想抓你的雄三發射車
其實比較有效的方式視追蹤你發射後的煙塵

是音障,雄三在大氣中有超音速震波特徵。
方法對了、以軌跡反推,可以抓出一大堆。
只是等它發射後才找到,不是個好辦法。
老闆是神XX wrote:
也是反正固定也有方...(恕刪)


300KM 外能抓到地面煙塵的空基光學感測元件

再加上在空機的高度,

解析的距離已經不只300KM了

這等能力,就算是匿蹤戰機也跑不掉了.....

老俄最強也只號稱40公里

farmer3000 wrote:
是音障,雄三在大氣...(恕刪)


現在比較流行用IR......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