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洛馬擊敗雷神將造100千瓦雷射武器專打無人機


jjong wrote:
我假設您說的是對地...(恕刪)

1. 超音速彈體熱信號強烈,這樣飛彈本身就會干擾自身的熱影像能力,如何能偵測雷射車的熱源呢?
AIM-9X以AIM-9M的固態推進火箭與彈頭,配合在AIM-9R開發的紅外線焦平面陣列技術,開發新設計的紅外線影像尋標頭與導引系統它不是只能追引擎
2. 質量彈有一個問題,殺傷力集中,除非引導非常精確,不然很難做到擴大破壞範圍。
根據報導,美國從 2011 年開始研發這種「忍者炸彈」,幾年來大約使用了 6 次。其中一次是 2017 年 2 月在敘利亞,目標是「蓋達」組織 2 號人物 Ahmad Hasan Abu Khayr al-Masri。 一次是今年 1 月在葉門,目標是巴達維(Jamal al-Badawi)。

在 2017 年那次的行動,當時新聞媒體的報導畫面中可以看出,Ahmad Hasan Abu Khayr al-Masr 坐在汽車的車內副駕座被當場擊斃,可是整輛車只在車頂留下一個橢圓形的洞,沒有火漬,沒有燃燒過的痕跡,而且車內的駕駛也活了下來。

3. F=MA,同樣的推力,要達到同樣的加速度,若改成實體彈頭,總重量不增加,燃料要減少,射程大受影響,
不裝炸藥,只裝燃料,台灣的「劍翔」反輻射無人機就是如此設計
4. 若不減少燃料,增加總重量,這樣彈體變重/重心前移,所有配套發射器,載具得要強化。彈體的氣動力學也會重新計算,飛控系統重新設計驗證。另外飛彈是空射也造成飛機載重增加,不利增加彈數/並影響航程。
不裝炸藥部分,把省下來的重量轉成耐熱外殼,配重比當然與原本不同,大概相當於aim-9家族系列改款,如果以美國的軍事產業換個引擎加強推力就好了,台灣能用的引擎不多,只能在維持性能不變的狀況下讓耐熱性能提升
5. 單一彈頭也可,子母彈也罷,完全用慣性引導,幾十公里又是在高低層大氣飛行過程,偏差可想而知。這樣的飛彈,or砲彈有攔截價值嗎?
A>請參考雄風3誤射事件,用gps將飛彈導向到指定區域,接者末端雷達導引,發射的船艦並沒主動設定目標,
B>「劍翔」反輻射無人機的攻擊模式也與「哈比」相似,發射前可根據任務需求輸入作戰數據,發射後即進入目標區域上空盤旋,實時偵測對方雷達信號或其他電磁信號,截獲電磁信號後與資料庫中儲存的數據對比。一旦確定目標,這種無人機可立即垂直俯衝,
C>台製子母彈(萬劍彈)已經有能力控制子彈的擴散範圍,如果不是要求子彈平均散佈達成最大範圍而是要求密集打擊半徑50m的區域?只是同樣技術不同設計方式,美國如果要設計出類似的東西應該有更高明的技術
D>以反輻射飛彈為載具可以在距目標(要如何判定目標?有雙向數據鏈能在操作室進行人工辨識最佳,否則就由飛彈自行判斷)10公里以外把數百顆子彈投擲出去(要視飛彈高度決定距離)

萊七逃 wrote:
幾千瓦? 用什麼動力? 還不主動講?

中國軍方不講誰會知道?但看尺寸絕對是可上艦的貨色
豪哥大 wrote:
中國軍方不講誰會知...(恕刪)


我查是30千瓦功率太小了,美國早就上艦了要服役了。
熱特徵尋標器無法鎖定這樣能量集中,且角度有限的熱源。
況且這熱源還很快消失。

面積,角度限制,時間。

你看到雷射的源頭,通常你是在正交範圍內。
要嘗試記得買護目鏡。

還是快逃叫地上的找出來才對。
萊七逃 wrote:
我查是30千瓦功率太小了,美國早就上艦了要服役了。

哈哈!中國已經可以用中壓直流進行全艦電力推動
理論上中國的供電問題小過那個還在用中壓交流的傢伙
雷測炮最重要的關鍵是儲能速度並不是功率
美艦目前用的雷射炮打幾發就要開始喘
我甚至懷疑又用回需要再裝填的化學雷射...
豪哥大 wrote:
哈哈!中國已經可以用...(恕刪)
但是上艦測試的是電磁炮而不是雷射,電磁炮的優缺點很明顯打不準,雷射為何不上艦?完全可以取代近迫防禦系統,有好處不幹不是共產黨的個性,又不像美國愛搞技術儲備,那就是條件不足以辦到
stever2018 wrote:
但是上艦測試的是電磁炮而不是雷射,電磁炮的優缺點很明顯打不準,雷射為何不上艦?完全可以取代近迫防禦系統,有好處不幹不是共產黨的個性,又不像美國愛搞技術儲備,那就是條件不足以辦到

我不是這樣看這件事情
為什麼不能說電磁軌道炮優先?
兩者都需要大量電能支持有排他性
S大你太快打豪洨哥的臉啦!
害他電磁 雷射傻傻分不清楚
豪哥大 wrote:美艦目前用的雷射炮打幾發就要開始喘
我甚至懷疑又用回需要再裝填的化學雷射...大笑
.(恕刪)


豪洨哥你最少去看一下內文他是什麼動力來源再來評論。

你只說對一點這雷射系統有電池能儲能。

macross_sato wrote:
熱特徵尋標器無法鎖...(恕刪)


這是我在前面po的想法
反輻射飛彈可克制,追蹤鎖定模組要有熱影像能力(影像辨識,發電機放熱,電磁波追蹤),速度要超音速減少被雷射反制的時間,實體彈頭用純物質碰撞目標(飛彈外層包一層厚金屬增加內部零件的耐熱度,不須爆炸部位可用燃料代替)或者用子母彈形式瞬間造成多目標在空中用慣性導引方式在數十公里外把子彈密集丟向預定目標

如果以劍翔無人機當成原型改造成可用來對付雷射防空系統的獵殺
劍翔無人機發射前裝載於密封的發射箱內,一個發射箱可容納18架反輻射無人機,因此可推測其火力單元也可能仿照了「哈比」無人機系統相似,基本火力單元可能由3輛發射車、1輛地面控制車和其輔助設備組成,每輛發射車裝有18架反輻射無人機,整個火力單元擁有54架反輻射無人機。各子系統都裝在軍用卡車上,具有良好的機動性和隱蔽性,可根據戰場需求迅速轉移,戰場生存能力高、作戰靈活性好。據介紹,「劍翔」反輻射無人機的攻擊模式也與「哈比」相似,發射前可根據任務需求輸入作戰數據,發射後即進入目標區域上空盤旋,實時偵測對方雷達信號或其他電磁信號,截獲電磁信號後與資料庫中儲存的數據對比。一旦確定目標,這種無人機可立即垂直俯衝,在對方雷達天線上空引爆自身,破壞雷達和周邊設備。如果對方關閉雷達,能及時終止攻擊,自動改回盤旋狀態,直到再次截獲目標信號。
1加裝助燃引擎,從空中搜尋狀態轉成獵殺模式時瞬間加速超過音速,因為燃料只有一次加速能力,而且速度太快也不可能有第二次機會,沒打擊到目標只會撞擊地面,所以需要熱影像能力進行二次判讀確認,經過2道程序確認目標後進行獵殺
2確定進行獵殺飛彈系統調整好角度直接俯衝時,用來調整方向,高度的彈翼全部脫落以免彈翼不耐熱被燒毀一部分飛彈軌道就偏了,助燃引擎經過短暫加速可能也會分離或者只放少量燃料的方式避免因雷射攻擊起火爆炸,飛彈本身直接以慣性直衝目標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