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rdkon wrote:半同盟說給人家笑嗎中程導彈是打不到美國全境的但會穩穩打到中國在蠢都知道俄羅斯順水推舟退出中程導彈協定擺明是針對中國而來的更何況俄羅斯根本不需要發展中程導彈就可以摧毀美國了美.俄兩大強國發展中程導彈就是針對中國這個敵人
一,首先INF在軍事上與中國無關,該協議的核心美國與蘇聯/俄羅斯達成避免在可能發生的華約與北約的熱戰中在歐洲戰場使用核武器。美國在歐洲部署中導的意義在於可以直接威脅俄羅斯核威脅的基石,俄羅斯對此的回應系擴大部署icbm的數量以及在可能發生的任何摩擦下都首先使用戰術核武器對歐洲進行打擊。在此情況下對歐洲以及美國的是不利的。二,國家威脅能力是建立在一套完整的戰略之上而不是某種武器(siop)。對於俄羅斯而言,對美國核威脅能力與對中國的核威脅能力是一致的,而不是基於武器的選擇。俄羅斯現有的核武器足以對中國產生足夠的威脅,過度的核嚇阻不但無效,而且在政治以及經濟上都是不利於俄羅斯自身的國家利益三,單獨對比中國及美國。中程導彈對於美軍而言對比BGM-109之類的巡弋飛彈,在靈活性以及經濟性上遠不如後者。同俄羅斯的情況一樣,現有的核威脅能力足夠的情況下再增加打擊手段在軍事上並無實質的意義。美國俄羅斯退出INF對中國的影響更多是政治而不是軍事上的。而軍事上的實質影響是對歐洲而言。歐洲又要重新回到成為美國俄羅斯核交換場地的恐懼中。
moulde wrote:一,首先INF在軍...(恕刪) 你有看過川普有關INF的演講嗎?人家指名道姓點名中國。從去年開始 紐約時報 華爾街日報 這都是重量報紙 全部在點名中國不在中導條約,而且一直在囤積彈道飛彈。
TW Energy wrote:你有看過川普有關INF...(恕刪) 美國俄羅斯退出INF對中國的影響更多是政治而不是軍事上的。而軍事上的實質影響是對歐洲而言。中國數量佔最多的是SRBM。而SRBM並不是INF的限制目標。INF對於美國和俄羅斯來講是歐洲核博弈中互相妥協下的產物。從頭到尾都與中國無關。而對於中國來講MRBM更多是在戰術層面對日本以及第二島鏈的牽制(現在是屬於A2/AD中的一環)但本身數量並不佔多。再一次重複,美俄退出INF對中國的影響是政治上而不是軍事上,我已經表述的很清楚。只討論對中國的軍事影響。a。對俄羅斯而言現有的對中國的核威脅能力通過ICBM和SRBM已經足夠了。增加部署MRBM用於增加威脅能力毫無意義,反而會在政治和經濟上得不償失。b。對於美國而言,現有對中國的核威脅能力一樣是足夠。重新部署核裝藥的MRBM以及陸基戰斧。一樣面臨威脅能力過剩同時附帶極大的政治風險(在韓國以及日本部署這類武器,會把整個東亞美國盟友拉入類似歐洲的困境當中,可以想像兩國的政治反彈)。經濟上同樣不是最優化的選擇。真正面臨最大軍事影響的是歐洲。如果美國退出INF後重新在歐洲部署MRBM。。。那麼歐洲會再一次面臨成為美俄之間核交換場地的問題。進而影響整個歐洲的政治生態。所以無論從軍事還是政治上來講,真正面臨嚴重問題的是歐洲。
moulde wrote:SRBM並不是INF的限制目標...(恕刪) SRBM是1000km以內INF是500~5000kmSRBM射程早就踩到INF底線了軍事上兩者都有重大威脅你認為退出INF一定不是針對雍有SRBM的中國更何況歐洲早就在俄羅斯彈道飛彈射程內還需要發展嗎軍事上.政治上.都是針對中國而來美國一但退出其他國家也可以退出INF東風21D仿冒的潘興二式中程彈道飛彈,射程1800公里中程彈道飛彈列表中華民國天馬飛彈(2000公里)巴基斯坦高里-1(1800公里)高里-2(2500公里)沙欣-2(3000-3500公里)東風-2中程彈道飛彈朝鮮蘆洞-1(1300公里)蘆洞-2(2000公里)大浦洞-1(2500公里)舞水端(3500~4000公里)北極星-2 (2000~5000公里)美國「朱比特」飛彈(2410公里)「潘興」飛彈(1770公里)蘇聯R-5中程彈道飛彈(1200公里,北約代號SS-3「訟棍」)R-12中程彈道飛彈(2100公里,北約代號SS-4「涼鞋」)RT-15中程彈道飛彈伊朗流星-3(1300公里)流星-4(2200公里)Ghadr-110飛彈(2500至3000公里)阿術拉節中程彈道飛彈(2,000至2500公里)sajjil飛彈(2,000-2,500公里)黎明-3(2,000公里)以色列傑里科-2中程彈道飛彈(1300公里)印度烈火-2(2000到3000公里)烈火-3(2500到3500公里)中華人民共和國東風-2中程彈道飛彈(1300公里)東風-3中程彈道飛彈(3500公里)東風-21(1800至3000公里)東風-25(3200公里)
狼0223 wrote:中俄都已經是半同盟...(恕刪) 自我催眠嗎,近代歷史上奪取中國最多土地的,就是你所謂的同盟 俄羅斯 而且 中程核武條約 對中國來說,美國根本不是威脅,因為美國沒有任何土地跟中國靠近的,離最近的關島也要3000~4000公里以上了,反倒是俄羅斯跟中國有長長的邊界靠攏,而且俄羅斯的喬巴山導彈基地離北京 1000公里不到,要說老俄的歷史雪中送炭是別想了,但是落井下石根本是高手中的高手!
lordkon wrote:SRBM是1000km...(恕刪) 一,除了美國和蘇聯還有那些國家是INF的簽約國??你指的應該是ABM(Treaty on the limitation of anti-ballistic missile systems)吧?中國是簽約國之一。二,蘇聯/俄羅斯認為,如果美國在歐洲部署MRBM,會使美國可以在極短預警甚至無預警狀態下突擊其ICBM發射井。在這種焦慮下,蘇聯/俄羅斯的對策是擴大ICBM的部署數,以及針對性地在歐洲部署MRBM用於先發製人對歐洲北約的基地進行無預警的打擊。這意味著,任何不可預見的意外或者誤會都會引發歐洲國家被蘇聯無預警下的核打擊。在這種情況下,基於美國的承諾,有可能會使事態進一步升級至美蘇兩國大規模核交換。在這種情況下,任何一方都不會得益。而INF是基於這種情況下美蘇兩國的一次互相政治妥協的產物。甚至可以稱為歐洲(德國)的勝利。三,根據2017年美國中國軍力報告(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2017)中的描述。中國導彈庫中SRBM的數量是1000-1200.MRBM的數量是200-300.因此在PLA中SRBM的數量佔大部分。而其中超過一千枚是射程300-500公里的SRBM(評估是針對台灣進行部署)四,INF主要針對的是MRBM,而且對於SRBM並沒有做出非常明確的界定,對於SRBM的限制主要是美國/蘇聯不再生產和試驗,對部屬並無作出進一步的規範(這是蘇聯允許美國保留海軍戰斧作為讓步不對蘇聯部署的SRBM進行限制的一種互相妥協。在蘇聯解體前,核裝藥的SRBM(飛毛腿系列)是下放至蘇軍集團軍一級)五,如果明白了INF的由來,如果美國俄羅斯均退出INF,政治和軍事上首先最大衝擊的是歐洲。因為INF本身是一個歐洲利益為先的條約。六,如果腦補。因為美國俄羅斯退出INF進而美國使用不符合經濟和軍事效益的奇怪邏輯針對中國部屬MRBM.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預想,這與中國和美國希望第一至第二島鏈之內的任何戰爭都限制在常規武器的理想背道而馳。同時那麼蘇聯當年的反應會是PLA很好的參照,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很難想像,第一島鏈甚至第二島鏈內有那個國家會希望自己的國土會成為中美核交換的場所。
moulde wrote:一,除了美國和蘇聯...(恕刪) 歐洲不是要獨立自主發展歐洲軍嘛美國當然也沒必要為歐洲犧牲自己全部的利益歐盟可以自己跟俄羅斯簽新的INF條約美國優先是末來幾十年的方向其他國家必然要靠自己保護自己更何況受INF危害最多的是亞洲國家只能被打不能反擊.天底下沒這種事的美國退出INF也是給這些國家開綠燈要玩大家一起玩中國將面臨的是亞洲各國插好插滿的中短程彈道飛彈..............................................想核交換可惜中國核太弱只怕沒機會交換到就要亡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