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目前國際情勢 最有利於台灣潛艦國造台船明年3月提原型艦規格

giga giga wrote:
攸關探測距離的大頭聲納有著落最令人欣慰! 搭上X型艦尾及絕氣系統, 搞不好成品出來會是艘全球最強的中型柴油潛艦。...(恕刪)


絕氣系統感覺不太可能,這八艘潛艦應該也是部署在東部,台海平均水深50米,根本不適合潛艦。

陳小春2525 wrote:
絕氣系統感覺不太可...(恕刪)


換鋰電感覺幫助更大,鋰離子電池取代鉛酸電池,更換電池將可讓潛航時間增加 45%,鋰電池除了能讓潛艦在水下高速航行,蓄電量也同體積的鉛酸電池多一倍,重量更是鉛酸電池的五分之一。新型潛艦將可存儲柴油引擎産生的電力,在實際作戰和戰鬥時憑電池電力驅動,且電動航行能降低引擎聲,降低噪音與避免被敵方發現。
陳小春2525 wrote:
絕氣系統感覺不太可...(恕刪)


潛艦不一定只限部署在台灣東海岸。 96年李喜明的潛艦就在東引附近埋伏了一個月。

台灣海峽平均水深雖淺, 但有較深且來犯PLA海軍必經之處。 這點, 縱橫台灣海峽70年的中華民國海軍最清楚; 就如同: 那裏是PLA雷達低空陰影區台灣空軍都清楚一樣。

尤其X艦尾對潛艦隱匿有良好效果; 大聲納能在敵人還未察覺時就偵知敵艦; 美國重磅魚雷MK48更能遠攻; 中型潛艦仍可能藏身台灣海峽內-----在有需要時。
giga giga wrote:
潛艦不一定只限部署...(恕刪)


============================================

個人認為潛艦的頓位不會低於2000頓;
台灣海峽海域用雄二、雄三、魚叉等反艦導彈及水雷布防大致即可滿足。

這些潛艦主要作戰區會是海峽南北兩端較深水域,
以及台灣東北及西南海域(東沙島週邊及巴士海峽)。
防賭東海艦隊及南海艦隊對台灣的夾擊。
因此潛艦需要一定頓位及性能才能勝任。
以上淺見。
ck0217tw wrote:
=========...(恕刪)


東引一帶正是宮古海峽被封鎖後, 北海, 東海艦隊南犯的唯一通道。

一旦南犯艦隊中有數艘船艦被伏擊, 沒經歷過實際戰場的解放海軍恐將如符堅大軍般陣形大亂。 而我潛艦則可藉東引防衛機制脫身。

高雄外海及巴士海峽都是潛艦部署重點區域。 個人認為開戰後PLA水面艦出現在台灣東部海面的機會低, 而如果她的潛艦摸過來, 正好給台美反潛系統獵水雞。
lordkon wrote:
先生產8~12艘1500噸
經過改良.再生產下一代2000~3000噸潛艇..(恕刪)


第一艘就是2000噸,因為勉強能接受的聲納直徑只能裝道2000噸的船上,所以海軍只要2000噸以上的潛艦! 未來如果要加AIP,就會超過2300噸! 如果是鋰電池版最好,但是噸位不會更小。
alexlin1 wrote:
換鋰電感覺幫助更大,鋰離子電池取代鉛酸電池,更換電池將可讓潛航時間增加 45%,鋰電池除了能讓潛艦在水下高速航行,蓄電量也同體積的鉛酸電池多一倍,重量更是鉛酸電池的五分之一。新型潛艦將可存儲柴油引擎産生的電力,在實際作戰和戰鬥時憑電池電力驅動,且電動航行能降低引擎聲,降低噪音與避免被敵方發現。..(恕刪)


日本的鋰離子電池潛艦的電池空間是鉛蓄電池的5倍以上空間,所以可以使用超過3周不用充電,另外還要有儲存液態氧氣的空間。所以潛艦才不用浮上去換氣!
韓國潛艇也換鋰電池了
畢竟這是馬上看的到的效能

日本潛艦的想法多先進

鋰電池成本
在蒼龍級上多20%成本.來到6億美金一艘

台灣也應引進潛艦垂發設備
這樣就有更快打擊敵方水面艦的能力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