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警告介入台海衝突 恐面臨決定性軍事失敗!美國防報告 首提失去台灣

lordkon wrote: 

台灣遭大陸吞併,將摧毀美國的信譽與區域地位...(恕刪)


台灣遭美國大陸併吞嗎?

peter670520 wrote:
我們面對的對手比北韓強大好幾倍,應該對我們的防務要注重才對,...(恕刪)

可是你们有黑水沟啊,这一条沟至少顶50万大军啊。
應該很快會被引用美軍要增加國防軍費和台灣方面要提高武器
購買預算. 不管現實如何,政通人和世界和平都不會出現這類
報告中.
不是無限上綱,這是事實,南韓多早就有F-15,F-16,甚至有F-35,連空中加油機也買了,我們才需要吧!買個F-18,F-15機機歪歪,要賣不賣!還敲竹槓,坐地起價!另外如果幻象,F-15都養不起,我們說要買F-35是在喊辛酸的嗎?這就是美國對我們的重視?

空谷101 wrote:
在綠營一直寄望美軍...(恕刪)


如果共產黨敢對台開戰,那日本,澳洲,越南和印度會一起趁機開戰

就看你共產黨能不能一打5個

還有,内部三籓還未平定依舊是內患,不要開打了

最後習皇上在途中被串位。


La_dante wrote:
您一定不知道美國的...(恕刪)


多承指教, 老頭長見識了。

不過這不影響該段文立論: '美軍以報告恐嚇參眾兩院掏錢' 的長期趨向。

你看美軍對那國開戰前曾說: 我屌打你。 都是把對手描述得多難纏, 然後大舉要錢備戰, 接著屌打。
La_dante wrote:
您一定不知道美國的...(恕刪)


重複發文, 自刪。
唉,美國跟中國翻臉是才多久的事?南韓拿到這些武器的時候又是多久以前的事?先後次序要弄清楚啊!

然後國際關係就是這樣囉,只要你還需要美國保護,夾著多忍耐一點...
peter670520 wrote:
不是無限上綱,這是...(恕刪)
盡情歡呼吧!日後自己遭難,請不要怪人無情地訕笑!今日特此紀錄下這一段。
你說得對,這種報告的目的,是伸手拿錢,但關鍵郤在於用語。

奧巴馬執政時期,美國未正式發布《國防戰略報告》,僅在2012 年1 月發布了一份題為《保持美國全球領導地位:21 世紀防務優先事項》的國防戰略指南。

北京時間1 月19 日,美國國防部發布2018 年版《國防戰略報告》。這是繼2017 年12 月18 日發布《國家安全戰略》,明確國家安全四大支柱後,特朗普政府發布的又一戰略文件,也是美政府時隔10 年首次發布《國防戰略報告》。

當時的說法是,

"中國作為戰略對手,以掠奪式的經濟活動脅迫其鄰國,同時在南海實施島礁軍事化。"
"中國正利用其軍事現代化、影響力行動和掠奪式的經濟活動來脅迫鄰國,重塑對其有利的印太地區秩序。隨著經濟和軍事實力的不斷提升,為了全民族的長远战略,中國將繼續追求軍事現代化,以便在近期取得印太地區的霸權,並在未來取代美國獲得全球主導權。本國防戰略最深遠的目標是,使中美兩國間的軍事關係走上一條透明、互不侵犯的道路。"

時間上只是過了10個月,今年11月份最新的報告,已變成這樣,

"如大陸在2024年突襲台灣,雖然美國應介入,但付出的代價美將無法承受,甚至可能面臨「決定性的軍事失敗」。報告還認為,隨著大陸軍力的不斷提升,美國將於2022年喪失介入南海的能力。"
"不幸的是,美國再也無法以「可接受的代價」進行干預。"
"隨著大陸軍力的不斷提升以及美國應對其他全球挑戰疲於奔命,美國於2022年只能默許大陸掌控南海。"

都是為了伸手拿錢,但評估已變得悲觀很多,甚至有點絕望。

更重要的是,美國那裡還有錢去增加軍費呢?
太平洋和歐洲兩線做戰,
太平洋採攻勢,
歐洲採守勢,法國有核武嚇阻西歐被攻佔,
將中國打擊到無法攻占台灣後,
再將資源調往歐洲推回去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