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shiyoyo wrote:
以當時的科技水準不...(恕刪)
不. 大和的對空水平可以用垃圾來形容.....你該不會是艦C玩多了吧?
15.5cm三連裝副炮, 對空可以說是靠嚇. 但已經是大和級上最靠譜的對空武器. 這有日軍的證言. 武藏上的15.5cm副炮在投彈量上比起12.7高角炮更好. 日軍之後強烈要求用10cm炮取代所有的12.7.
全部12.7cm副炮. 一句, 垃圾. 轉動和升降速度追不到新式飛機, 破壞力可悲, 射程同樣的可悲. 再加上沒有VT信管, 英國四吋在對空上也比這垃圾好. 而且我個人研究過副炮的配置. 只要看一看平面圖你就知道外圍的一圈完全是突貫工事, 射角一點也不理想. 更別說那要用肉眼的對空射控系統了.
拿美帝的變態五吋來比較的話就太可憐了. 所以用英國5吋炮算了.
50口径三年式12.7センチ砲:
Muzzle velocity 910–915 m/s
Maximum firing range 18,400 m
Shell weight: 23 kg
QF 5.25 inch gun
Muzzle velocity: 814 m/s
Maximum firing range: 22,010 m
Shell weight: 36.29 kg
其它大量增設的12mm和25mm機槍, 連垃圾也不如. 命中催悲, 射程不足, 射速已經踏入神域. 再加上所需的人數和換彈速度......用垃圾來形容也高估了. 不好意思說一個, 一把4連裝40mmBofor的效率頂得上大和上全部的25mm機槍總和. 因為美國的飛機能夠在25mm射程以外用火箭把這堆東西炸個乾淨......別說火箭, 連機載的AN/M2的彈道甚至是射程也比這堆垃圾好......
自己對比一下吧.
九六式二十五粍高角機銃: Muzzle velocity820 m/s
Hispano-Suiza HS.404: Muzzle velocity870 m/s
大和的對空? 以當時的水準來說就是垃圾.
數量多是沒有用的. 日軍的機槍對日本以外的軍機根本做不成決定性傷害. 而其餘的副炮在對空上也是一無是處......你看一看大和擊落了多少軍機就知道了. 在天一號作戰中, 一般都相信是零.
至於能夠在空襲下生存這麼久......只能證明大和皮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