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台灣的空中預警機 E-2T Hawkeye 2000 (美軍新E-2D update)

pcgamer wrote:
對呀,對岸來的要看...(恕刪)

是說那個USG-3不知道未來會不會補回去
可以直接導引不知名處開火的SAM進行攻擊,或是在東岸空中接收西岸不知道是誰提供的雷達資訊
別問我的名字,我只是個舊時代的幻影.

ASRAAM wrote:
是說那個USG-3...(恕刪)


E2K是新機偽裝舊貨,讓中共有點面子,抗議才不會太大聲,大家過過場就好。

後面能加裝什麼? 升級什麼? 完全看當時的美國當權派決定。 以川普大帝現在對厲害國出招兇狠,朝中權貴都是仇中派,國會更成反中急先鋒 (民主國家若遭此外交巨變重挫,總理與外交部長早下台N次了! 極權的厲害國卻都紋風不動! 連早該拔官問責的駐美大使都像沒事人); 厲害國還猛擴軍備妄想挑戰美帝霸權。

準備好鈔票吧! 相信好東西會雪片般飛來,不會只有M1A2 C/D而已!
南北飞有点危险啊!
有命算到没命专家 wrote:
只要南北飞一台起来~...(恕刪)
>>準備好鈔票吧! 相信好東西會雪片般飛來,不會只有M1A2 C/D而已!

.....我們會不會需要從A/B型先買起呀?

ASRAAM wrote:
"這些E-2T是從墳場裡拖出來的機體拼裝而成的"...(恕刪)



你最好是一直都這麼想!
被動偵測系統
AN/ALR-59被動偵測系統包含四組接收天線,分別位於機首、機尾與水平尾翼兩端,可接收來自空中、海上、地面電磁訊號,由中央處理器控制進行同步掃瞄;接收到電磁信號時,處理器比對不同接收天線的信號強度與時間差,自動計算出信號來源的精確方位,同時也能自動分析信號的相關參數並進行判別。 而ALR-73是一種能同時以多頻段同步進行掃描作業的可變電子偵察系統,結合多部雙波束天線、數位式閉環快速調諧本機振蕩器、專用邏輯處理機等技術,具有速度快、精度高的特點,有效接收距離達740km以上,是機載雷達的兩倍,能在蘇聯海上長程偵察機的雷達有效偵測距離以外就截獲其信號;ALR-74採用比振幅和干擾儀相結合的方法測向,作業頻率範圍涵蓋0.5~18GHz,分4個頻段,結合高功率信號、數據處理機和資料庫,可探測來自空中、地面、海上武器系統的雷達,能快速截獲敵方信號、進行分選、目標識別等作業,並且使E-2C在不發射雷達波的情況下進行電磁來源定位。由於加裝ALR-59/73,E-2C機鼻也因為加裝PDS的天線而增長53cm。

E-2C鷹眼2000

在1990年代末期,E-2C又推出新的改良型,稱為E-2C鷹眼2000(Hawkeye 2000);而前述原為美國海岸防衛隊操作、後來移交美國空軍的NC-130H,便作為鷹眼2000研發工作的測試用機。E-2C鷹眼2000的主要改良項目包括提升型任務電腦 (Mission Computer Upgrade,MCU)、先進顯示控制工作站(Advanced Control Indicator Set,ACIS)、CEC聯合接戰能力中的AN/USG-3機載終端設備、新的整合式衛星通訊系統 (SATCOM)、電子支援裝備等,並具備改良後的航電冷卻循環系統、導航系統、自動飛行控制系統(AFCS)、座艙航電與顯示等等,此外也改進了可靠度與維修能力。

鷹眼2000的新任務電腦以雷松(Raytheon)公司的940型中央電腦為基礎,採用開放式架構並大量應用民間商規組件(COTS),此外也應用了與E-8C聯星指管機相同的DE2100 A500MP處理器。新任務電腦採用以COTS組件構成的戰術計畫資料/處理錄製單元(Loader/Recoder Unit),能紀錄任務過程的所有參數,所有戰術計畫及任務資料均儲存於抽換式卡莢(Removable Media cartridge,RMC)中,卡莢在執行任務前插入即可;事後進行任務歸詢時,便可透過卡莢紀錄反覆檢討任務得失。相較於L-304,鷹眼2000的新任務電腦無論在處理速度、資料傳輸速率與記憶體容量均比以往的L-304電腦大幅增加,運算能力提升15倍,系統重量卻只有L-304的1/2,體積減少1/3,而且後續的維修升級更為便利。 至於ACIS顯控台則是一種應用COTS技術的開放架構工作站,整合了海空通用的AN/UYQ-70先進顯控台,所有處理器、輸出/輸入介面及記憶裝置均安裝於一座全空調式模組機櫃中。ACIS的原型系統使用16吋高解析度彩色平面顯示器,正式量產型則改用20或21吋平面顯示器。AICS強大的顯示與運算能力,使鷹眼2000的管制人員能獲得更具彈性的顯示管理與影像控制能力。通信方面,鷹眼2000除了原有的HF/VHF/UHF通信設備及JTIDS外,還整合了新型整合衛星通訊系統,此系統擁有迷你型多工存取任務指派通訊器(Mini-DAma)及多重任務先進戰術終端機(Multi-mission Advanced Tactical Terminal,MATT),整合各波段的通信工作並透過衛星傳輸,使鷹眼2000具備超水平線的寬/窄頻語音通訊與數位傳輸能力,能與遠距離外各單位、載台進行通訊和資料交換;此外,JDITS的反干擾能力也進一步提升。

鷹眼2000另一項重要提升是增加協同作戰能力(CEC)中的部分功能,機上配備聯合接戰傳輸處理組(CETPS)中的機載版本,編號為AN/USG-3,又稱協同作戰空中通用裝備套件(CES),整套系統包含資料分配系統(DDS)、協同作戰處理系統(CEP)以及位於機腹的EFA電子導引集端發射天線,可執行CEC的資料中繼傳輸功能,直接傳輸射控等級的資料,讓友軍載台不需要本身偵測、鎖定目標的情況就能立刻發射飛彈接戰,能充分發揮飛彈的最大有效射程;由於另有專文介紹CEC,在此不予贅述。為了因應新航電系統進一步攀升的功率,鷹眼2000的循環冷卻系統也經過改良。雖然鷹眼2000仍使用APS-145雷達,但由於其他配套航電與後端任務電腦的大幅強化,鷹眼2000能將APS-145雷達的功能發揮至極致,偵測範圍較E-2C Group 2的同型雷達增加40%,並能改變雷達天線的轉動速率。為了配合雷達搜索距離的增加,鷹眼2000也進一步改良敵我識別系統以延長識別距離。相較於原本的E-2C,E-2C鷹眼2000外觀上最大的區別有二,第一是新衛星通訊天線(位於雷達整流罩頂端)的外型為倒扣茶杯狀(舊系統為半球狀),第二是機腹中央增加一個圓盤狀的CEC用EFA圓盤陣列天線 (直徑1.37m)。

鷹眼2000的整體工作能力大增,強大的資料處理能量使其不再侷限於原本的早期預警及指揮管制功能,而達到了聯合作戰指揮管制的水平。美國海軍在1999年4月訂購了21架全新製造的E-2C鷹眼2000,此批飛機中尚包括 台灣 購買的2架與法國購買的2架。第一架E-2C鷹眼2000在2001年10月移交美國海軍,第一批鷹眼2000機隊在2004年達成初始戰備能力(IOC)。 此外,美國海軍也計畫將54架現役E-2C升級為鷹眼2000構型。至於外銷的E-2C鷹眼2000無論是新造整機或升級套件,一律不包括CEC相關設備以及新型整合衛星系統。
對岸的趕快把空警2000與空警500性能貼上來啊!

據說性能沒有比較好! 距離也比較短! 這可怎麼辦?



去年中科院一個朋友笑著告訴我,別看對岸連AESA都搞出來了,問題是它的雷達的功能都很陽春,老美現代雷達的一些先進功能都很缺乏,對岸還在摸索當中,雖然APS-145還稱不上是最先進的雷達,但是它的內涵可是依舊完勝老共所有雷達系統,老共居然沒有適當的干擾器可以跟上他的跳頻,反干擾系統也完勝老共的干擾。也因為它是使用長波的雷達系統,這也是老共一直在誇耀的反隱身雷達,如果老共跨耀的是真的,哪台灣早在1995年就擁有反隱身的雷達了,J-20去吃屎吧!

pcgamer wrote:
>>準備好鈔票吧!...(恕刪)

這是一定要的
美國:一個中國的原則下台灣只能採購(名字是)A/B型的設備(棒讀)
至於前半截或後半截是什麼東西移花接木而來的這種小事情中國就別介意了吧

Henry_S wrote:
你最好是一直都這麼想...(恕刪)

美國:只能賣給台灣(名稱上的)舊貨乃是符合臺灣關係法的行為(棒讀)
別問我的名字,我只是個舊時代的幻影.
偶們曾摔掉一架
因降落未放起落假.......有時還是會出些老鼠屎

損商太大不值得修,暗地報廢
結果空軍掩人耳目,又買一假全新的漆上一樣的編號繼續飛
讓人以為損商不大修好了

>>>1997年3月20日,臺空軍一架E-2T預警機在執行夜航任務後降落時,飛行員忘記放下起落架,而塔臺人員卻視而不見,結果導致機腹著陸,飛機嚴重受損。
我叫林長青 家住臺北市中山區 電話0921603661
pcgamer wrote:
>>準備好鈔票吧!...(恕刪)


不可能從A/B型開始買,理應是 "掛晉階版名稱的最新版", 甚至直接掛最新版的名稱, 端看川普大帝想給厲害國多大壓力而定。

看阿帕契, F 16V加裝Auto CGAS等, 及M1A2 C/D就知道。現在是 "老美需要我們", 相互為用; 不像以前 "我們跪求老美"。

丞相,起風了!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