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看軍力,時間站在解放軍一邊


BUCK wrote:
你還是擔心北方那隻熊吧!如果有在關心國際新聞的話,聽聽俄羅斯媒體開始放甚麼話


俄國最近動作最大的地方是北方四島。

聽其言,觀其行。前三個字后三個字都不能丟
因為美國可以美元印到爽啊俄羅斯的部分,當他開始從中國得不到甚麼利益的時候,聯合美國搞你中國也是很正常的事(三普也在想同樣的事)...順便講一下屁無不知道第幾個帳號大師,我一看見你就把你黑了,所以不用費心回應我。
mangchaocs wrote:
照你這麼說以美國去...(恕刪)
盡情歡呼吧!日後自己遭難,請不要怪人無情地訕笑!今日特此紀錄下這一段。
卡繆 wrote:
看局勢,時間並非站...(恕刪)


難道美國之前想放中國一馬,現在忽然認真起來了,所以中共慘了?

就像共產黨無時無刻不在想著奪取台灣
美國也無時無刻不在想著打壓中國

在蘇聯崩潰,日本經濟沉淪後,中國就是美國的最大威脅。 (打壓身後的次強大國家,歷史上的各國都會這麼做)
--
因此非常重要的一點,推翻中共政權不是最終目的,試圖推翻共產黨只是手段之一,消滅一個強大到足以威脅到美國的未來中國才是目標。
--
如果中國在經濟與軍事實力上能夠壓制美國,即使這個中國已經是民主體制,成了一個規模有15個德國大小的民主國家,同時也安分守己地開放市場,尊重智財權,官方減少補貼... ...美國就會感到滿意嗎?

所以說,美國無時無刻不在想著打壓中國,第一、二、三島鏈不是川普上任後才出現的,拉攏同盟對抗中國也不是川普拍腦袋想出的政策,對中國的技術封鎖也不是二十一世紀才執行的,克林頓派出航母也根本不是要守護台灣而只是要牽制中國罷了。

所以美國的當前政策只是延續,美國天天打壓中國,中國也天天對抗美國打壓(如果沒有軍事封鎖,解放軍裝備無疑會比現在更為壯盛),而中國在經濟和軍事上的進步就是在數十年的打壓中取得的,而事實就是,中國的經濟和軍事比美國增長更快,美國也沒有拿出什麼有效手段來遏制中國的趨勢。

如果非要說有什麼手段,我看讓菜立即宣布獨立,習被動出戰,美國可以趁機作軍事干預和經濟制裁,可以一試。
參考一下,希望能幫到你
美國確定俄羅斯使用神經毒劑 將予以制裁

據路透社8月9日報道,美國政府今天(8月9日)表示,已經確認俄羅斯政府在英國對前“雙面間諜”斯克裏帕爾和他女兒尤莉雅的攻擊中使用神經毒劑,將很快對莫斯科實施制裁。



報道稱,美國務院發言人諾厄特發表聲明:“根據1991年制定的化學與生物武器管制與戰爭根絕法(Chemical and Biological WeaponsControl and Warfare Elimination Act),美國...確認俄羅斯聯邦政府曾經違反國際法使用化學或生物武器,或曾經對自己的國民使用致命化學或生物武器。”

她表示,相關制裁將在22日前後生效。


BUCK wrote:
因為美國可以美元印到...(恕刪)

davedu01 wrote:
如果台灣真心想廢除中...(恕刪)


正因為時間在解放軍那兒,所以才不急著武統。相對於台灣的假台獨真詐財,老共的中美博弈也有表面對抗,兜里拖延的異曲同工之妙。

美國這次卯起來幹,說白了還不是想倒債,來個一翻兩瞪眼,欠債不還你耐我何。故意找個破產專家,意圖東山再起,國際社會心知肚明,但就拿美國沒辦法。

同理,台灣民粹化與封閉導致的智力障礙,也是面對大陸崛起的另闢蹊徑。真傻還是裝呆?看看檯面上的政治人物便明白了。

「台獨」?這面旗很好用,不只騙吃騙喝,還能撈好撈滿。這次四年大概可抵四十年吧!

davedu01 wrote:
難道美國之前想放中國一馬,現在忽然認真起來了,所以中共慘了?...(恕刪)



明明是美國貿易代表團低聲下氣求和 結果被中國趕回去吧 ?



=====

美代表團抵北京 美中貿易談判將登場

美國貿易代表團今天抵達北京,準備與中國展開貿易談判,專家說,美國總統川普揚言對中國產品課徵懲罰性關稅態度未改,因此會談最可能的結果是達成繼續談判的共識。

路透社報導,外界認為,要達成徹底改變中國經濟政策的突破性協議可能性極小,不過中國提出短期政策方案可望推遲美國徵收關稅的決定。

美國財政部長梅努欽(Steven Mnuchin)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領導的談判,料將觸及美國對中國貿易舉措的諸多不滿,包括強迫技術轉讓和以國家補貼主導科技發展等指控。

梅努欽抵達下榻飯店時對記者說:「很高興來到這裡。謝謝。」此外並未多作評論。
allen1392 wrote:
替中國灌風的是誰?
就是美國,每年5000億美元的貿易逆差...(恕刪)




你想多了啦 ~~
事實上美商在各國投資 , 每年賺的錢可是比帳面上雙邊貿易額高的多哩 !! 你知道
單在2015年 中國境內美商一年銷售額高達4,820億美元 , 遠高於該年中國對美國出
口總額的4,095億美元
嗎 ? 這可沒有算進中美雙方的貿易額中喔 !!

http://cn.chinausfocus.com/finance-economy/20170123/12123.html


難怪現在各國把美國吃得死死 , 紛紛宣布嚴厲貿易報復措施呀 ~~
畢竟要將貿易戰爭成本轉嫁給這些境內美商 , 真是太簡單啦 !!




========

中國雖無法對進口美國產品實施等額的報復,但仍能夠以延緩通關、查稅及加強監理等其他方式來擠壓美國企業。

中國的優勢之一,是美商在中國的投資規模遠超過中國企業在美國的投資。2015年(最新數據)美商在中國的資產總額為6,270億美元,在中國市場的年銷售額為4,820億美元,而中國企業在美國的資產總額僅1,670億美元,年銷售額260億美元。中國政府可以對境內美國企業施壓。

德意志銀行的數據顯示,如果將中、美貿易額及兩國企業在對方市場的銷售額合併計算,美國對中國其實有200億美元的「銷售順差」,而非逆差。蘋果、沃爾瑪、通用汽車等美國企業都在中國擁有龐大的業務,而且亟欲擴張。

在川普宣布2,000億美元關稅威脅之前,美商便已感受到壓力。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副會長彭捷寧表示,「中國主管機關已經對美商加強監督,地方官員檢查工廠的排放量,並嚴格執行廣告法規」。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拉地表示,「中國政府能夠迅速組織民眾杯葛外國產品,以往日本及南韓產品便一再受到打擊」。

美商風險最高的是汽車業。通用與福特汽車廠在中國已投下鉅資,去年通用獲利總額中約25%來自中國,福特約12%。特斯拉去年在中國共賣出15,000輛電動車,金額超過20億美元,占公司營收的17%;現在美、中關係緊張,特斯在上海設立電動車廠的計畫也可能受影響。

星巴克目前在中國已有3,300處門市,並計劃未來五年將中國市場的營收提高逾二倍,現在未必能夠如願。
AGESA wrote:
你一定不是用iphone, iphone不只是手機, 他代表一種信仰, 一種象徵地位. 就算他在中國漲價25%,還是一堆人排隊搶著買....(恕刪)



中國人現在哪有那麼窮還在炫手機的 ? 人家現在比的是房子車子好嘛 ~~

舉例來說 , Mercedes-Benz今年上半年在中國市場售出340,164輛 , 較去年成長14% ... 相
較之下 , 世界第二的美國市場因景氣不振 同期僅售出158,848輛 不但較去年同期衰退1.9% ,
而且銷售量還不到中國市場的一半
哩 !!

https://www.caixinglobal.com/2018-07-30/luxury-automakers-see-robust-sales-in-first-half-101309904.html


再舉個例子 三星手機有比較差嗎 ? 但你知道薩德事件之後 三星在中國銷售量跌多慘嗎 ?? 所以
說媒體及網路長期洗腦鼓吹的是一回事 , 但報導背後真相 ..
allen1392 wrote:
其實簡單講,中國就...(恕刪)


這個很難說喔 ~~

例如中國市場佔了全球一半銷售量的iphoneX , 難道真的不能以其他中國手機取代 ?
中國市場佔通用汽車全球銷售四成 , 通用在中國如果玩不下去 , 難道原本工人就不
能轉到其他中國的車廠 ??

這些通通都沒有計入雙方貿易額之中喔 !! 那麼 這些美商失去中國市場 , 到底會賺還
是會賠呢 ~~~
piwu0538 wrote:
很奇怪 ... 這則...(恕刪)


奇怪你新聞怎麼只貼上半部啊

。。。。。。。。。。。。。。。。

美國拳頭更硬

兩害相權取其輕,許多歐洲公司還是選擇站在美國這邊。

周二,德國汽車製造商戴姆勒宣布停止在伊朗的商業活動,發聲明稱「將繼續密切關注伊核協議的未來」。

6 月,法國標緻汽車母公司 PSA 暫停在伊朗的合資企業,而雷諾也同意遵循美國的制裁措施。

5 月 16 日,法國石油巨頭道達爾發布公告稱,如果無法獲得豁免,道達爾將退出價值數十億美元的伊朗的南帕爾斯氣田項目。法國政府表示,這一要求已被美國拒絕。

道達爾表示,美國的銀行參與了道達爾超過 90% 的金融活動,美國股東占道達爾超過 30% 的股權,道達爾在美國的資產相當於超過 100 億美元的資金規模,這是公司無法承受的風險。

航運巨頭馬士基、全球最大的油輪營運商 Torm,已經不再接下來自伊朗的新訂單。馬士基稱,將履行 5 月 8 日以前的訂單,並確保在 11 月 4 日前,依照美國制裁的要求交割清楚。11 月 4 日是美國財政部設定對石油、港口、金融機構、能源等行業的 180 日過渡期的截止日。

德國能源公司 Wintershal 也無法繼續與伊朗的石油合作。去年,Wintershall 與伊朗石油公司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討論未來合作的可能,但 Wintershall 的母公司巴斯夫,在美國的化工業務規模龐大。

和伊朗做生意 就不能和美國做生意

當地時間 6 日午夜,美國一系列懲罰性措施開始針對伊朗汽車工業、民用航空業,以及黃金和其他金屬貿易,並阻止伊朗購買美元,禁止進口伊朗地毯和開心果,這些限制在歐巴馬任內得到緩解。

川普要求伊朗,全面修正其地區政策,例如結束對敘利亞政府和黎巴嫩真主黨等地區組織的軍事支持。 2015 年伊核協議沒有約束這些行動,川普稱這項協議是「有史以來最糟糕的協議」。

當地時間周二早上,川普在社交媒體上稱,「伊朗的制裁已正式實施。這是有史以來最為嚴厲的制裁,到 11 月份會再加碼!任何與伊朗做生意的人,都不能與美國做生意。我的目標是世界和平,徹徹底底的和平」。

此外,美國還要封殺伊朗石油,對伊朗經濟至關重要的石油業的制裁將於 11 月 4 日生效。伊朗石油的主要買家包括歐盟、中國、印度、土耳其和韓國。

其中,韓國已經於 7 月 1 日起停止進口伊朗石油,成為亞洲首個停止進口伊朗原油的國家;從 7 月 1 日起,印度進口伊朗石油將減少至每日 20 萬桶,並且只接受到岸價格,海運和保險均由伊朗方面負責。日本計劃最早在 10 月將自伊朗進口的原油量降至零,日本海運商也正在通知客戶,可能從 9 月以後不再運輸伊朗原油。

美國的強硬立場對伊朗的影響非常明顯,NBC 稱,伊朗貨幣里亞爾兌美元六個月內貶值了三分之二。儘管伊朗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是伊朗里亞爾黑市價格一路暴跌,從年初的 1 美元兌 4 萬里亞爾,跌至本月 10 萬里亞爾以上。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