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02369999 wrote:奇怪 ,這不是你們的風格嗎跟遠火無敵論很像阿,敢情您在這軍武版尷尬癌應該沒好過吧要不要給台灣醫生看看 醫療排行全球很前面的唷 你這人真有趣,有人對這種不正經的標題黨提出不滿,結果你卻趁勢奚落不滿之人?所謂的狡黠猥瑣之輩,說的就是你這種人吧?怎麼,難道你比較喜歡看這種標題?那我推薦你去看UC軍事版哦,包你看好看滿。話說回來,教主那樣常年流竄的“專業網友”都可以在這裡發文發得風生水起,以至於讓我對唬爛文章的容忍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提醒樓主不要這麼標題黨,也只是出於對同一邊的高要求罷了。對您這樣的,我沒這麼高要求,你們隨意就好
一毛回两次 wrote:这楼主专门故意画靶...(恕刪) 中國攻克一項最難的隱身技術:殲20的隱身效能一下提高了幾百倍殲-20作為我國第一款、世界上第三款投入服役的第四代隱身戰鬥機,自曝光之日起就受到了國內外媒體廣泛的關注,而隱身、超機動、超音速巡航這些名詞作為集"高精尖"技術於一身的第四代戰鬥機所具備的典型特徵,也頻繁的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隱身戰鬥機上的雷達罩都普遍採用了可以吸收或反射除X波段以外雷達波的頻率選擇層材料(FSS),但是考慮到現代戰鬥機上所使用的火控雷達均工作在X波段,那麼在空戰中隱身戰機面對敵方戰機時,不可避免的會出現敵方戰機雷達波透過頻率選擇層雷達罩直接照射到我方機載雷達天線上造成強雷達反射訊號的情況,一旦這種情況出現,隱身戰機將毫無隱身效能可言。因此,為了避免這類情況的發生,在機載雷達天線上下功夫就成了最直接的手段,這也是"低雷達截面(RCS)天線陣面系統"這項技術誕生的主要誘因。作為殲-20隱身戰鬥機相控陣火控雷達系統的研發單位,中電科14所在相控陣雷達研究領域有著十分豐富的經驗與知名度,被譽為"中華神盾"的052C/D型上所裝備的346系列有源相控陣雷達就是出自中電科14所之手。為了解決殲-20配套相控陣火控雷達系統的隱身問題,該所成功突破了"低雷達截面(RCS)天線陣面系統"技術,在採用了斜置天線陣面、天線陣面口徑邊緣處理、低RCS單元技術等多種手段後,成功的將殲-20相控陣火控雷達天線RCS相比傳統雷達天線降低了數百倍,為殲-20配套相控陣火控雷達系統的成功研製立下了赫赫戰功。在上述降低天線陣面RCS的多種技術手段中,"斜置天線陣面"是運用比較廣泛和知名度較高的一種。因為其原理和技術要求相對簡單,因此除了四代機外,許多三代機所裝備的相控陣雷達上也採用了這項技術,如美國超級大黃蜂的APG-79、瑞典JAS-39E的ES-05、我國殲-10B/C、殲-11D等先進第三代機型所裝備的相控陣雷達型號。有關"斜置天線陣面"的具體原理,和隱身戰機利用外形設計將入射雷達波反射到其他方向的方式並無二致。由於相控陣天線使用電子掃描的優勢,不需要如傳統機械掃描雷達那般依靠旋轉結構才能完成天線指向與掃描。因此,即使是將整個天線斜置固定也不會對效能產生任何影響。而"天線陣面口徑邊緣處理"這項技術主要是為了解決相控陣天線陣面邊緣與安裝基座以及雷達罩之間可能會出現空腔反射從而對雷達天線反射截面積的控制造成不良影響的問題。這個技術運用的一個典型例子就是美國F-35戰鬥機所裝備的APG-81相控陣火控雷達,這款雷達通過在雷達天線和安裝基座以及雷達罩之間的空隙內填充了大量的雷達吸波材料的方式,有效的控制了因為空腔反射帶來的雷達天線反射截面積上升導致破壞了戰鬥機整體隱身效能的問題。至於最後一個"低RCS單元技術",則是為了解決一些相控陣雷達所使用的天線振子單元的雷達反射截面(RCS)過大的問題。天線振子單元屬於雷達天線的最基本的組成部分,在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的架構中,一個天線振子配合一個收發(T/R)元件才能有效的完成發射或接收雷達波的任務,而一部有源相控陣雷達上至少擁有上千個這樣的單元。如果不對其加以處理,也同樣容易形成較大的雷達反射截面(RCS)。不過隨著一種新型天線振子——微帶天線的不斷髮展成熟,人們發現這種平面狀的天線除了重量和體積都更加輕便的優點外,其雷達反射截面(RCS)特徵相比其他傳統天線振子也更加容易控制,因此在很多近年開始研發的相控陣雷達型號上,微帶天線也開始得以比較廣泛的運用。通過以上對"低雷達截面(RCS)天線陣面系統"中幾個主要技術手段和思路的簡單分析,不難看出我國相關科研人員在殲-20配套相控陣火控雷達的低RCS處理上還是很下功夫的,這幾項技術手段的運用,基本讓殲-20杜絕了因為機頭雷達罩透波而導致整機迎頭方向隱身效能下降的問題,對於這款隱身戰鬥機提升自己的整體隱身效能有著很大的意義。(利刃/QG)
一毛回两次 wrote:这楼主专门故意画靶...(恕刪) 你這樣說就傷害到兩岸同胞的感情了。很多正向能量的軍事新聞,台灣島內都不會報導。我只是想讓台灣同胞知道祖國的進步與偉大。這樣可以激起民族精神和認同集體領導。讓同胞知道,中國在偉大的領導下,已經在進行民族復興的運動上,已經取得了相當巨大的成功與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