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e52950 wrote:讲清楚, 真的要讲清...(恕刪) 66吨是设计指标,也就是换装了ws20后的载重,这点老早在试飞首架运20前就说了,而且当时也说了采用ws18也就是毛子发动机的运20是前期时间和量产要求,不可能等ws20成熟再飞。教主故意混淆视听,他也不敢提我们宣传66吨设计指标是什么前提条件下。
照烏克蘭的原始設計,運20性能沒有這樣差;因為中國要求能裝99坦克,烏克蘭只好加強機艙尤其是底板強度,也就是重量在發動機性能不變下,只能犧牲掉油量,所以世界第一架坦克機場輸送者--中國運20就這樣誕生了
voltes0 wrote:早就解決了,都已經...(恕刪) 谁会相信日本自己去測試的飞机数据?造假很严重的,等日本完全有能力自己测试再说,目前日本并不具备这种能力。日本C2也就骗骗日本认为能帮助美国围堵中国的南海国家。非洲国家可以买欧洲、俄罗斯、中国运输机,南美可以购买巴西、欧洲、中国货。中东压根不会考虑日本货。印度都是买的美国货、俄罗斯,欧洲货都看不上。东南亚也只有1-2个会用白送的才会接受。说起来就是:这个世界上好的军用运输机种类太多,干嘛买一个测试数据造假,材料有问题,气候不适应,又会被地域政治拖累到自己的日本运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