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龍20 wrote:陸軍防空飛彈指揮部可以廢了 這位神龍大,飛指部早就移交給空軍了,跟防砲合併,陸軍沒這單位了你如是陸軍航指部與裝指部的專業軍官,你會希望兩年義務役,三年義務役還是可以待更久的專業士官兵?此外,陸軍航指部與裝指部在失去空優掩護下,你覺得還能有多大戰力?對戰局能有多大影響力?我很好奇你的看法與改變戰局的戰法。
台灣向後退 wrote:你如是陸軍航指部與裝指部的專業軍官 很不幸的 我好像曾經是您看我的暱稱 應該猜的到我服役的軍種跟兵種怎會有此一問?好奇中台灣向後退 wrote:兩年義務役,三年義務役還是可以待更久的專業士官兵?恕刪) 我好像都經歷過也曾經跟他們相處過台灣向後退 wrote:此外,陸軍航指部與裝指部在失去空優掩護下,你覺得還能有多大戰力?對戰局能有多大影響力?你的看法與改變戰局的戰法。 本土放空嗎?您的論點是在失去空優掩護下我想敵人已經到了門裡面了海軍應該是收攤了 空軍變成支援戰術跟戰略單位在沒空優狀況下 恐怕連起飛都是一個困難的難度那....................本土剩下什麼能與敵決戰於境內?當然 如果台灣上空空優盡失 那就等著被蹂躪吧我也很好奇你對戰略跟戰術應用的看法希望不是從維基或google來的 甚至是他人的論文想知道的是您對守土的戰技 戰術到戰略的應用的高見戰技 戰術跟戰略 是三種不同層面跟層級的東西希望我們將來討論的不是戰技 真的 那就太LOW了我泡個茶 搬張板凳聽聽您的高見
謝謝回應神龍是讓人尊敬的軍種不過您這句話就明顯誤會了:「業務交接都還沒上手」現在在爭議的,應該是最基層的戰士兵力沒有業務交接的問題;業務,應該都在志願役手上才是神龍20 wrote:有意思-------...(恕刪)
神龍20 wrote:很不幸的 我好像曾經...我想敵人已經到了門裡面了(恕刪) 我也是主張,敵人已經到門裡面了這就是為什麼,地面部隊應該編成兩派,年輕力壯的志願役,盡量集中改編為陸戰旅負責都會核心區,第一時間接戰;同時,調整實際佈署位置。年長重新召募來的,在新建碉堡據點內,守機場要塞;遇敵突襲時,負責操作武器,發揚火力,盡力殲敵。陸軍則拆分成大量預備旅,僅維持框架,移往都會區周邊山區,平日負責維護保管彈藥與軍糧等戰略物資,戰時就近接納後備軍人,編成後備部隊負責反撲逆襲。比方說,台北地區,分明只有兩種敵人潛勢目標:總統府與大直核心區,關渡平原與基河公園與松機核心區就應該直接由陸戰隊重兵重裝甲駐防,以往一直想要避免老百姓在市區看見現役部隊的念頭,其實,正因為敵人的先遣,或支持者,已經進門了,所以要改變更何況,總統府後方原軍方營區停車空間本來就足夠佈署重裝甲,加以適當遮蔽就行了,勢在人為。而關渡平原與松機基河,也一樣,利用國有地,打造半伏地的機堡,或其它方式,直接就駐防反空降各式火力了。即便是部隊指揮部,仍需以政戰學院為業務處理據點,但,斷無道理,不能輪派裝甲營中的各連,前進至上述空降潛勢區,直接駐防,以打消敵人突襲念頭。目前將重裝甲集中在該校營區內,一旦敵人特攻,在全境發起突襲瞬間,攔停,挾持,民間車輛,使其車輛壅塞政戰校門前狹窄道路,並槍擊民眾駕駛大腿,使其無法動彈在車內或車外匍匐哀嚎,...等試問裝甲部隊要如何在敵人藉附近樓房以少量火力狙擊下,順利排除營門前兩百公尺以上民眾車輛與傷員,迅速出營備戰?
在我眼裡,我們空有十萬地面部隊,但卻沒有好好佈署,發揚靜態戰力。還在用兩蔣時代眼光,要嘛,陸戰隊隨時準備登船登艇反攻大陸要嘛等敵人渡海,大部隊登陸後,再集合整理整備,兩三個師在軍團指揮下,從南北旅次運動,夾擊從台中登陸的敵人師級主力部隊。哪有可能?!
空降特戰呢,應該退向更高的山區,找易守難攻地點駐防像歸仁營區就不甚理想,應該規劃為後勤基地;真正的值班接戰單位應該往涼山那個小坪頂山頭,或甚至後側更高山區,強化營區週邊防衛,廣建營舍居高臨下,易守難攻而直昇機則可以就近停駐陸戰隊龍泉基地現在已有一大半營區空出來了不用可惜,藉平日長年駐守的陸戰訓練單位兵力,作為共同防衛兵力,比在歸仁營區內要強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