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rdkon wrote:
很強大的工業能力
但二戰的美國好像更強大
美國要從1942年算至1945年年9月
美國海軍方面共製造了航母:
埃塞克斯級艦隊航母22艘
中途島級艦隊航母2艘
獨立級輕型航母9艘
塞班級輕型航母1艘
博格級護航航母45艘
康門斯門特灘級護航航母18艘
卡薩布蘭卡級護航航母50艘
其他軍艦的是
10艘戰列艦
48艘巡洋艦
349艘驅逐艦
498艘護衛艦
還有上千艘的登陸艦與登陸艇
運輸船團就不算在內了
埃塞克斯級計畫是32艘,但3年多只造到24艘日本就投降了
之後經過現代化改良一直使用到越戰
和平時期適當的軍備建設數據,和世界大戰期間整個國家開足馬力造艦的數據,毫無可比性。
美國1944年鋼產量8000萬噸,同年下水艦艇噸位286萬噸,下水總噸位相當於當年鋼產量的3.6%。
日本太平洋戰爭四年間下水艦艇總噸位83.6萬噸,而1941-1944這幾年間日本鋼產量總量2800萬噸,佔比大致3%。
而中國2016年鋼產量8.08億噸,同年下水艦艇噸位15萬噸,佔比區區0.018%。和美國1944年造艦高峰時候的3.6%相比,還只是這個數字的1/200而已。
雖然這個指標非常粗略,但你所舉的歷史數據,體現的就是這種看上去不那麼精確的「戰爭潛力」。
lordkon wrote:
你不是要比生產力別...(恕刪)
美國國防部希望F35生產提速,從2016年的45架,到2019年則提高到110架。關鍵字:希望!2019年!“F-35戰機可以在流水線上同時生產100架”,所謂“同時”以100架為基準,年產多少架?。F-35研發折騰了大20年,各分系統\生產準備時間如此充裕,結果弄出個“非完全體”,幾十架年產量,這得奴情奴意瞎到什麼境地,才好意思出來替他吹?殲20首飛到試裝備耗時5年,WS-15峨眉已經穩定量產。最後,殲20的同級別戰機是F22,皆為雙發重型機,跟單發輕型機F35不在一個級別。等同於F15和F16的區別,懂?
喜歡說產量,那麼有個事實必須牢記,2010年中國把美國踢下第一大工業國的寶座——美國在世界第一大工業國的寶座上呆了116年。而之前,美國花了30年時間,製造了其產業空心化。
lordkon wrote:
問題美國天然良港多.同盟國又多
更別說滿滿的天然資源可供利用
中國當然不能比
所以鋼鐵產量只是基本的條件
能造出一流艦艇又是另一回事
15萬噸....
美海軍超級航艦一艘就10萬噸了
要比下餃子中國還有不少路要走
不看海軍那看戰機也可以
F35年產量,中國何年才能追的上?
我剛才的第一句回文好像就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吧?
和平時期適當的軍備建設數據,和世界大戰期間整個國家開足馬力造艦的數據,毫無可比性。
不太清楚您這樣子繞是準備繞哪裡去。是準備同一個問題變著花樣反復問嗎?
何況我剛才舉例2016年15萬噸下水量的數字之前,可是列舉了老美70年前19倍之多的數字。
不知道您是從我哪個字看出了對這15萬噸的數字有任何吹噓還是自豪嗎?不然怎麼連這個數字都要酸

還是說酸習慣了,已經變成逢中必酸的巴普洛夫反射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