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问下徐蚌会战 黄百韬黄维撤到徐州能怎么样

我個人認為那些從黃埔軍校時期臥底國軍的人,其實應該稱為叛徒比較符合他們的身份
Aurelius wrote:
这话怨不得共军,是饼...(恕刪)

odf1719 wrote:
用豬來比喻那些軍人不太好吧!你我他沒改日本姓還多虧了他們,裡面有多少抗日的英雄,因為那些共諜的出賣而丟掉了性命。再說150萬的部隊,如果沒有排隊的被送進包圍圈,有那麼容易被消滅嗎?不要再吹圍點打援了,聽了都覺得噁心。

1、這個比喻是當時的國軍中將王耀武說的,你們那邊人物的言論,請你去責怪他吧。
2、當時的國軍部隊已非1946年時大部分都是經過抗戰洗禮的老兵,而是有大量抓來買來的壯丁,戰鬥力早已不比從前,否則共軍不會打的那麼順手。

前面你說三大戰役“水份很大”,但國共內戰這段戰史,就算細節上還有些未厘清的地方,總體上雙方的損失總還是得到公認的吧?水份大在哪裡?要不要舉點例子來給我看看?你說話光講觀點,拿不出任何證據,別人不能反對一下嗎?

什麼“排隊被送進包圍圈”、“不要再吹圍點打援”,1946、47年胡宗南進攻陝北,也有把共軍包在包圍圈內的時候,結果怎樣?滅掉毛澤東了嗎?有沒有成功圍住毛澤東,打擊到援軍?塔山戰役國軍近十萬人攻擊共軍五萬人,拿不下就要被分割包圍,結果拿下了沒有?反過來孟良崮輪到共軍在外圍有國軍大兵團的情況下攻堅打國軍最精銳的整編74師,攻不下自己也要腹背受敵,為什麼就拿下了?

國軍從1946年的500萬對100萬,打到1949年剩下一百萬殘兵逃到台灣島,五百萬人被一百萬人包圍,以五敵一,損失殆盡時理所當然的嗎?古人說兵者詭道,輸了就輸了,嘴巴上不服又有什麼用?

如果七十年後你們總結這段歷史,不去想想自己錯在哪,那麼這幾百萬軍隊真算是白損失了(事實上在蔣當政的時候確實是白损失了,現在的情況是,在七十年後,國軍這段慘痛損失的歷史,連給你們一點借鑒的作用都沒起到)。
iantsai74 wrote:
1、這個比喻是當時...(恕刪)


看看你們自己拍的"我的戰爭"是怎麼打的?

真相信是以少勝多啊?

基本上共軍攻擊國軍的方式

就跟電影裡共軍攻擊美軍的方式相同

騙不了人




iantsai74 wrote:
1、這個比喻是當時...(恕刪)


借鑒反思? 別開玩笑了。 現在大可繼續鬥臭軍人,等到時候出問題,繼續喊匪諜即可。 這操作水準一如既往的發揮穩定,經典如教科書,千錯萬錯都是別人是共諜,從不睜眼看看是因還是果,你是喊不醒的。

萊因哈特羅格蘭 wrote:
看看你們自己拍的"我的戰爭"是怎麼打的?

真相信是以少勝多啊?


1946-1950年前後這段歷史,開始時雙方兵力對比如何,大局已定時雙方兵力如何,你如果有不同意見,請說出來,不要發個冷笑的符號然後什麼證詞都沒有啊。

不是以少勝多,難道真的是共軍有高達嗎?

萊因哈特羅格蘭 wrote:
基本上共軍攻擊國軍的方式

就跟電影裡共軍攻擊美軍的方式相同

騙不了人...(恕刪)

現在國軍老兵還在世的還有很多吧?

你要不要問問他們,聽聽他們的證詞?記得找參加過1946-1949年戰爭的人哦,不要找那些只經歷過金門炮戰的。
iantsai74 wrote:
1946-1950...(恕刪)

這電影先去看看

劉燁演的

去看看共軍怎麼作戰再說

小米加步槍的笑話需要重複嗎?

台灣老兵我問多了

拿地主婦孺當活體擋箭牌聽過嗎?



這張劇照我曾問過一個老兵

劇照是共軍人海沖鋒攻擊美軍陣地(電影"我的戰爭")

他說就差不多這樣

人數甚至更多

以少勝多?

我笑了

萊因哈特羅格蘭 wrote:
這張劇照我曾問過一個老兵

劇照是共軍人海沖鋒攻擊美軍陣地(電影"我的戰爭")

他說就差不多這樣...(恕刪)

拿著電影劇照說“差不多就這樣”,並信以為真,你看不出其中的荒謬之處,那我也沒辦法呀。一些很簡單有明確結論的史實,如果你不能用常識和智慧,自己去研究並證實或者證偽,而得出奇怪的結論,結果只會是別人看不起你,對我並沒有任何影響。

同樣,你相信什麼樣的歷史,我並無所謂。正如某些人身為大學教授而相信大陸人吃不起茶葉蛋一樣,我並不關心,無非是當作笑話看看就好。也正如IDF301,他堅信IDF可以天下無敵,F-5可以大殺四方,那就相信好了。

人生在世,活得開開心心才最重要,是不是?
iantsai74 wrote:
拿著電影劇照說“差...(恕刪)


老共從來不承認使用人海戰術

結果自己拍的電影劇情不打自招

其他還需要多說嗎?

節錄某網站一段話

志願軍打仗靠“人海戰術”,用他們的唯一優勢--人多--跟西方的炮火拚。英國名演員麥可•凱恩(Michael Caine)曾在朝鮮戰場作戰。他告訴我們,他出身窮困家庭,剛去朝鮮時對共產主義頗帶同情,但戰場的經歷使他從此厭惡這個制度。他親眼目睹中國士兵像大海波浪般一潮一潮地往前沖,用身體消耗西方的子彈。他當時就想:他們連自己人的生命都不顧惜,我怎麼能指望他們關心我呢?



萊因哈特羅格蘭 wrote:
老共從來不承認使用人海戰術

結果電影劇情不打自招

其他還需要多說嗎?

節錄某網站一段話

志願軍打仗靠“人海戰術”,用他們的唯一優勢--人多--跟西方的炮火拚。英國名演員麥可•凱恩(Michael Caine)曾在朝鮮戰場作戰。他告訴我們,他出身窮困家庭,剛去朝鮮時對共產主義頗帶同情,但戰場的經歷使他從此厭惡這個制度。他親眼目睹中國士兵像大海波浪般一潮一潮地往前沖,用身體消耗西方的子彈。他當時就想:他們連自己人的生命都不顧惜,我怎麼能指望他們關心我呢?

這點我也覺得奇怪,在01這裡只要說到志願軍靠的是人海戰術就會有一堆人跳出來爭論,非爭到說是靠小班戰術或是神出鬼沒,決不是靠人海

但人數及不怕死本來就是優勢,而且不怕死又不是壞事,反而是一種英勇的形容詞,但就一堆人不肯承認,非得說是小班戰術多厲害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