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原來中國J-10座艙會漏水


piwu0536 wrote:
前兩天的新聞 , ...(恕刪)


高鐵變成水上樂園車廂也算是夠其爬的了...

拿個水槍互相玩玩肯定更有樂趣...
mangchaocs wrote:
不要太認真, 咱們多配合Z大,然後回文放點有意思的東西給大家看不是更好。...(恕刪)

贊成,多個版寵也沒啥不好的。
對對對,Z大你說的都對吼,台灣南波丸!!!日本賽高!!!
我們先表面上迎合他“是是是”但我們心裡都明白他是個大傻X
浦燒肉丸子 wrote:
高鐵變成水上樂園車廂也算是夠其爬的了...
拿個水槍互相玩玩肯定更有樂趣...


台灣高鐵與當年大宇制的自強號之前也發生過冷氣水外漏的問題,記得工程人員幾天就搞定了。

其實冷氣水好處理啦,如果車廂漏水是外面漏進來的那才是難處理。
說到漏水想要當年裕隆飛羚101...
很多問題設計和測試是一回事...
實際使用了才會知道各種問題....
都一直買人家的是不會了解的.

lutin111 wrote:
說到漏水想要當年裕...(恕刪)


您大也會在此歌頌台灣自製的產品??
Charlie2020 wrote:
您大也會在此歌頌台灣...(恕刪)

我可是手機筆電家電都用國內品牌的汽除了汽車外...如果政府有開放對岸車進來...一般車我會考慮對岸歐系或日系車..便宜又大碗,電動的可能會考慮比亞迪
真自製我都鼓勵。。。
像國產汽車那樣的拿組裝當自製。。。性能再好也是別人的,更何況性能差又不便宜.
太平洋兩岸還真搞笑,一邊是座艙罩蓋不牢會漏水;另外一邊是蓋得太牢打不開,飛行員只能坐等外頭的人用機具來破壞座艙罩才出得來,座艙儀表也被破壞座艙罩所產生的碎屑搞得慘兮兮......
F22那個是因為匿蹤需求,取消了一般戰機會設置的機外緊急座艙蓋開啟按鈕

中國J10不只座艙會漏水,幾年前還爆出J10座艙蓋在飛航途中爆開,機師受傷迫降的事情~

CCTV還有採訪 视频 歼-10座舱盖高空爆炸 飞行员放弃跳伞返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JJmy8CHCV8

看到一篇很有意思的中國文章

標題:《觸目驚心:沈飛601所被曝戰機研發真實水平》

中國好歹還有一飛院和成都所活著吶,倆能做戰斗機的單位,而且是真正自己研制出來合格戰斗機的單位還不夠啊,蘇鱉那也才米格和蘇霍伊兩家戰斗機局吶。美帝倒了多少飛機公司,蘇鱉關了多少設計局,咋別人都沒完蛋,到我鱉離了601就要世界末日了 <改于201 拿人民的錢嘗試,總不能幾十年都不停說,我們雖然失敗了,但是教了學費,學到了好多好多的經驗

然后這次犯的錯誤,下次繼續犯? 既然改了連不改都不如,那改他干嘛吶,特別是那些根本毫無意義的修改]

毛子什么圖紙都給了的,照著抄都不會嗎? 這倆用的一樣的兩個發動機都是大推,當然15推比好了,15又不需要兩門火神,兩個座椅,兩套航電]

问题是你這對比的是雙中推和單大推 《飛機结构典型故障分析與設計》,這玩意,無論多牛逼的沈吹也不敢否認的,最多避重就輕,東拉西扯,滿地打滾]

因為這玩意,是中航工業副總工程師,首席殲擊機設計師的大作……至于這位是誰,請百度…… 改進改進,改進完了結果除了航電,其他地方只要改進過的地方,連最老版本的SU27SK都不如,那這種改進工作還真不如沒有]

還不如直接給J11A換航電拉倒 因為他们管理不行,所以更應該多砸錢,多砸飛行員給他们,讓他们繼續造管理不好的飛機鍛煉。是不是CEO覺得中國就601一個飛機所,離了601中國空軍就要完蛋了]

交付?J11A是復制的SU27,CEO總不會說這個结构設計是601的功勞吧]

至于11B,结构設計上那些槽點還打算讓我說?上復材減重,結果減重不成反而被迫在外面打鈦合金條子來實現蘇霍伊用鋁合金實現的強度,真他媽的光榮啊,首席殲擊機設計師還專門論證了突出外面的鈦合金螺栓和加固條子不會影響飛機氣動 智商问题,或者說他们大學咋畢業的?居然會以為世界上有絕對剛性的结构?材料受力不會變形?

蘇霍伊設計,112復制圖紙,所以J11A質量最好 至于601的11B,這種笑料槽點無數的玩意,你要覺得是偉大功績,那你慢慢贊美601吧。孫寶書上那一堆笑料,很能讓人絕望的 腹鰭结构裂紋和螺栓斷裂故障,發了六份技術文件,結果反而是故障愈演愈烈,頻率越來越高 一個場站通報執行前12次螺栓斷裂,通報執行后185次斷裂。某機場一年內J8總共25次大的腹鰭结构損壞,最高峰一個飛行日10個腹鰭損壞,千奇百怪。然后又一算,结构靜強度完全沒问题啊,這些故障完全沒道理啊,結果折騰了10年,才發現是沒有計算型材的剛度,把型材當成絕對剛性材料計算了…………………… 孫大師一句:傳力特點比設計階段所期望的要復雜得多……………… 我的天啊,設計的時候,601偉大的工程師們真相信有絕對剛性的材料? 低智商錯誤錯到這個程度的,可惜還真不好找 首席殲擊機專家的那本大作里面,動不動就是靜強度合格,只是沒考慮疲勞載荷之類的說法。到現在這年月,給飛機算结构強度還只算靜強度的,美帝有這種神人嗎 你要求我打601的臉,那我就不停打好了 后減速板鈦合金接頭大梁,平均飛行253小時零3分斷裂。因為啥原因吶?孫聰準院士,中航首席殲擊機設計師出來說了,大梁的靜強度是合格的,是沒问题的。 问题是,這他媽都21世紀了,飛機结构設計還只算靜強度?這是哪門子飛機設計啊?50年代以后還有敢這么設計噴氣式飛機的家伙,除了拖出去打靶,還能說他们什么? 結果是啥?根本沒對這個大梁進行疲勞試驗和震動試驗,在振動環境和疲勞載荷下,又是應力集中哦…… 飛機跟一個槍瞄導軌是一碼事?那结构室的人都可以直接拖出去槍斃了 你的意思是把飛機掛梁當成槍瞄導軌進行受力分析,那是很光榮,不需要批評的事情? 這是常識问题,孔不能打在一個直線上,盡可能分散,不然會應力集中 任何一個合格的需要受力學訓練的工程類專業畢業都應該掌握的基礎技能,這個都不懂,那做機器機器炸,修橋橋斷,修路路塌 看看這個經典案例,想對601的智商有信心,那我自己的智商恐怕就不是那么樂觀了 2006年5月,竇樹軍應師軍械主任邀請,對某型飛機機翼綜合掛梁立柱進行超聲波探傷時,發現此處又出現了裂紋,這是第二次發現該型飛機有裂紋了。如不及時改進,戰機在高空高速、做各種特技動作飛行時,很容易折斷掛梁,造成導彈脫落,后果不堪設想。 竇樹軍反復對照裂紋回波,分析裂紋成因,大膽提出是“設計不合理、受力不均”造成的,并向上級提出了改進意見,最終某飛機研究所采納了他的意見,將全軍列裝的該型機機翼綜合掛梁立柱全部進行了改進。 问题是現在網上主流,就算拼命要算出用兩臺三代里面都算爛貨的發動機,來干翻F35,爆得洛馬菊花殘,還得很便宜 洛馬技術水平好爛,堆那么好的設備,那么強的發動機,還這么爛的飛機 问题是現在網上主流,就算拼命要算出用兩臺三代里面都算爛貨的發動機,來干翻F35,爆得洛馬菊花殘,還得很便宜 洛馬技術水平好爛,堆那么好的設備,那么強的發動機,還這么爛的飛機 想啥吶,馬副參座當初就差點掛在J8上,結果反而是馬副參座還差點被扒軍裝轉業吶]

一所的飛機,怎么可能有設計问题 ? 今年蘭州也出了一個,座艙蓋直接被撞碎,后座飛行教員護目鏡里都是血,只好摘掉光臉迎著風開飛機……]

天可憐見,前座的飛行員飛11BS才一個多小時…… 遼寧那個,一個副旅長一個大隊長,撞得鼻青臉腫,飛機跌到380米高度馬上就要墜地了才拉起來[]

回去都一等功,今年也升官上去了,拿命搏出來的啊。 我反正是看到一所搞什么自主知識產權,就心尖兒顫]

還不如照老規矩,讓112測繪復印下苦力,601簽字評職稱發獎金算了,就算把那些自主創新的錢全發給601所各位,讓他们去吃喝嫖賭不管干啥,也比拿給他们勵精圖治自主創新來的靠譜,飛飛的命也是命啊…… 重大技術進步,數字式飛控。要是模擬的倒是好了,SU27別的不說,飛控穩定性還過得去,托落后的福,中立穩定的

空軍手冊還專門說了,要是出現俯仰失控,千萬千萬不能按照PIO的處理方式松手,要拼死握住,不然去年和今年兩次發一等功就發不出去,得像當年11BS試飛一樣,滿大山的撿碎片找黑盒子了,直接空中解體啊,飛行員都被撕碎了 <改于20120924130528> 那就就事論事罵好了 J8那個掛梁,是哪個智力低到啟明星小學水平的家伙設計的,鉆孔全開到一個面一條線上,搞的應力集中不停的出裂紋 J11B那個翼身融合部位,本來金屬材料用得好好的,哪個傻逼硬要搞個破爛復材,搞不定只好打鈦合金補丁加強,搞得又貴又重阻力又大還特他媽壽命短 J11BS那個傻×數字式飛控,連自發震蕩都出來了,數字飛控只聽說過PIO,啥時候出現這么劇烈的自發震蕩的,還打算制造幾次空中解體或者是一等功來玩玩嗎 要說罵一所,112的人罵一所罵得難聽多了。參加過復制SU27圖紙和測繪T10K的某人比成粉罵得難聽十倍]

憑啥不能一棍子打死,成立51年了,就沒一個合格的型號交付過……連過得去的二代機都設計不出來的所,設計得出來可以用的四代機嗎]


pcgamer wrote:
另外一邊是蓋得太牢打不開





cche1079 wrote:
F22那個是因為匿...(恕刪)


說到摔飛機 , 截至2016年F-16共發生超過650起全毀事故 , 這個比例相較殲十

可是高太多倍囉 !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