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最新殲20照片~~~裝新發動機,鋸齒狀噴嘴

La_dante wrote:
不能這樣子簡單比較...(恕刪)

人才是向錢看的...
軍工技術..平時高價,可養人才,戰時大量生產,強制徵召可以低價....
單純跟隨人家只要普通人才就夠了...
要創新超前...需要人才,不能老叫天才愛國不給麵包...

牛奶伯 wrote:
後發優勢超棒的, 美帝四十年前開發的F100到現在還沒被追上, 真的是超開心的.
美帝到現在還人沒追上來, 只能自己一個人玩沙, 還真是超寂寞的呢...(恕刪)



網路上長期以來是這樣洗腦的沒錯 ~~

不過現實上 ,早期的F100-PW-200渦輪扇發動機,最大推力只有106.0 kN , 不但比不上

現在中國WS-10B的135KN及俄羅斯AL-31FN Series3的137KN , 跟F-100系列自己最

新的F110-GE-132 的144.6 kN推力比起來 , 也是差很遠喔 ~~~
lutin111 wrote:
人才是向錢看的.....(恕刪)


您這個邏輯根本說不通 人才長期沒有活幹技術也是會生疏的。

第三個鏈接裡已經詳細講了老美80年代政策調整自廢了本土的商業造船產業,90年代冷戰結束後軍艦數量的大幅縮水又使得近半數的船廠失去造艦能力熟練技工流失,現今美國造艦成本高昻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船廠的開工率不足導致的勞動生產率低下,這是什麼意思難道您無法理解嗎?
piwu0536 wrote:
不過現實上 ,早期的F100-PW-200渦輪扇發動機,最大推力只有106.0 kN , 不但比不上

現在中國WS-10B的135KN及俄羅斯AL-31FN Series3的137KN ...(恕刪)


不能這樣比
兩者技術能力差了30年以上

老美在發動機壽命上可是有用心
也就是為了耐用度與增加壽命而去降低推力

看那F-135改點東西推力就多10%壽命還不減
最大推力: 43,000 lbf (191.35 kN) max, 28,000 lbf (124.6 kN) intermediate

真的要榨出F-135最大推力,而壽命大減也是不困難的

很多東西是一體兩面的
piwu0536 wrote:
網路上長期以來是這樣洗腦的沒錯 ~~

不過現實上 ,早期的F100-PW-200渦輪扇發動機,最大推力只有106.0 kN , 不但比不上

現在中國WS-10B的135KN及俄羅斯AL-31FN Series3的137KN , 跟F-100系列自己最

新的F110-GE-132 的144.6 kN推力比起來 , 也是差很遠喔 ~~


原來發動機只要看推力就好, 壽命和MTBF都不重要就對了.

美製的用二十年, 雷達, 電子系統昇級一下就又活龍一尾. 機體和發動機?? 壽命還沒用到一半, 繼續用吧.

反觀俄製系統, 拋棄式的發動機, 比美隱型眼鏡.

中製發動機壽命僅美國四分之一, 別又說是台灣人黑你的.





La_dante wrote:
人才長期沒有活幹技術也是會生疏的...(恕刪)


這是不可否定的事實,美軍最近的造船問題也很多
大量的技術工人流失,造成造出來的軍艦品質下降

看日本為了潛艇的技術保持,一直持續給兩家船廠生產
只用20多年的潛艇就封存或除役,雖說有優點但也有缺點

軍事上需求與經濟上支持,要能夠互相真的不簡單


牛奶伯 wrote:
原來發動機只要看推...(恕刪)



你提到的F-100發動機早期時壽命也是不怎樣呀 ~ 後來進步很多這是沒錯 .. 至於俄系

的AL-31 , 壽命也是愈來愈長 ... AL-31F-M1壽命已達4,000小時了呢 . 而對岸的WS-10

由於服役沒多久 , 預期壽命多少各方猜測不一 .

所以說 , 不只是美製噴射引擎壽命有增加 , 其他國家的噴射引擎技術進步也很快好嘛 ~~~

唉 .....
全世界擁有研發、大量製造、大量服役全系列噴射引擎的國家(就是從軸流、離心、渦噴、渦扇無一辣下)就只有英國、美國、中國、蘇聯4個國家,扣除英、美無 論老毛子的引擎技術除了本身一點的儲備以外也是從英國與德國那裏弄來的,而中國自制的第一代殲5也只比老毛子晚個大約5年的時間,接下來的殲6也差不多這 個時程,所以扣除自己摸透技術的時間點兩造抓個15年的差距應該不為過,但老毛子都解體25年後的今天中國的發動機技術依然追不到前蘇聯甚至嚴格說起來完 全沒有一部靠自主技術研發並且大量服役的發動機,這問題早老就不是單純材料/技術那些東西了。

在反過來講,發動機技術就是技術與資本密集的工業,中國從建國到現在軍用發動機的總產量大約4萬5左右這個數字,也就代表了有如此規模的市場來培養技術, 而4萬5這個數字遠比法國主要的引擎商斯奈克瑪來的大跟二戰後普惠迄今的產量接進,但一樣的商機養出一個普惠中國目前的技術差普惠多少?你要說普惠在美國 有技術,但也別忘了普惠可沒有國家資源幾十年的澆鑄。

lordkon wrote:
不能這樣比
兩者技術...(恕刪)
轉貼自Waffe老大的文章:


資本主義的世界裡有市場才有科技產品的壽命,從市場獲取利潤與資金在回頭投資必須的資本做技術的研發在投入市場以獲取更大的市場與利益,英美發動機的技術培育就是市場沒有市場的科技就只是百科全書上的一個論述而以。
老美噴射發動機技術最早來自壓縮機(就冷氣、電冰箱用的那種)、增壓器這類的東西,也是市場所需幾十年來才養成如今這一堆的暴力引擎。

回頭看看法國人就知道,他們從亞塔101一直靠自己的技術逐步的增加壓縮比、溫度、冶金等等的技術能力一直靠著部分國家的支持與對外的營收發展出亞塔 08、09、plus一直到M-88(這就有跟外國取經了.......),雖然都算二流的引擎但他們也是都靠自己(盡量啦...),但數十年來法國人所 獲得的世界市場規模遠小於中國49年後自己的內需,要說中國被技術封鎖但沒人要求他們鎖國的吧?就算被西方鎖定,但老毛子當年也是手把手的教整套圖紙與技 術搬來中國的,法國人當年也是靠著部分BMW-003的技術才弄出的亞塔。而且中國不但前期有毛子的技術支援後期還有約翰牛的灌注。

另一樓在討論台灣為何不做噴射發動機,其中最大的問題也是市場。若以台灣2000年後新購的飛機論平均一年對於軍用噴射發動機的需求量大約就30台這個數字(而且還分三種),若抓一樣從1949年迄今這個平均數會更低,而老共平均下來每年都有700台以上的規模換成你是投資者你要投資在哪?

cche1079 wrote:
全世界擁有研發、大...(恕刪)



中國在上世紀八九零年代因為傾全力發展經濟(當時中國國防預算沒比台灣高多

少) , 對於噴射引擎開發沒有投入多少資源 ~~

近年中國經濟起來了 , 就開始大力追趕補課囉 !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