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F的開發事實上是一個完整系統開發案!鷹揚:發展機身,與通用動力合作。雲漢:發展引擎與相關係統,與蓋瑞合作、共同成立國際渦輪引擎公司(ITEC)。天雷:發展航電系統,與美國西屋電子合作。天翔,後改名天劍:發展空對空飛彈,在美國技術與關鍵技術協助下發展短程與中程空對空飛彈。這個案子奠定中華民國整個航電產業發展聚落的開始與成長! 這個聚落包含了所有航發與中科院的下包廠商!!沒有這些聚落,中華民國就不用想下一代的戰機研發了!!
Charlie2020 wrote:應該是夠!!如果有的...(恕刪) 隔壁那位“新出現”的L大可是認為我岸J20的研發費用連2003年預估的371億人民幣都根本用不到呢若按照他的見解,8800億臺币估計就算連續開發第五代第六代兩代戰機都夠了吧……
下一代的預算編在教練機的名義上,如果直接編在開發新戰機,教練機空缺由一部份IDF填補,會不會比較好?最近泰國跟韓國買教練機,就號稱教練機具有一部份F16的戰力Charlie2020 wrote:整體評估後,裝大引擎沒問題,可是無法增加足夠的油料,因為機體太小,所以放棄了! 經費留待下一代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