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海軍戰術研究 基隆級與巡防艦的艦隊組成與反登陸作戰

紀德級上的SPS-48E與70餘枚SM-2MR飛彈對台灣的空防具有非常重要的幫助,該艦上的電子反制設施也可以使對方的在空戰機無法執行一定程度的戰術作為,它最好的使用方式是移動到和平島以東北30-50公里的位置,充當台灣海峽北方的看門員! 可以保護整個北台灣的海軍作戰區域! 當然它不會一直待在那裡而是在必要時呆在那裡!!
由於艦上有完整的艦隊指揮室,可以帶領一整批艦隊幕僚與4-8艘巡防艦做很多種不同的佈署! 就看各位的想法了!!

C大 台灣的海軍主要任務 並不是在台海一線跟中國登陸或護航艦隻對幹..

很明顯的

1. 戰時台灣海峽至海岸線 將是雙方反艦飛彈的超級靶場..
這種距離 別說對付超音速反艦彈沒有足夠反應時間 就算是次音速飛彈的攻擊
也很難防禦得了..

對中國來說 因為是攻擊方 所以中國沒辦法不在高風險前提下..
強行以艦隊或空軍直接支援灘頭作戰

2. 對台灣來講 我們要知道不管是飛機或船艦 台灣都是屬於絕對弱勢方...
如果在一個絕對開闊的正面戰場對戰 只要中國不計代價消耗..
台灣海空軍一定會在2~3天內被擊潰

所以一般情況下 台灣直接與中國在台灣海峽正面拼耗海空軍 乃下下策..
除非在局部區域必須重點投入決戰兵力 例如中國成功佔領兩個登陸場..
台灣就必須盡力把它消滅 或封鎖 最糟也要拖延其增援進度 這些都是可能做到
但是一定得面對正面犧牲消耗的.... 但沒辦法... 這是必要的..
否則中國的後援將決定陸戰勝敗 陸戰失敗..
海空軍保留下來又如何?

3. 不管是飛機或船艦 它就是個"武器載台"而已 試問哪個載台比台灣本島還更可靠
更有能力承受戰損? 這些巡防艦及驅逐艦的火力 能超過台灣本島的飛彈或火砲/火箭威力嗎?
單以火力而論 兩個砲兵群及多管火箭連 就可以發揮比整個台灣海軍大型艦隻更強的火力...

唯一的問題 它們打不遠 相對精準度也比較差 但成本低 只要事先有準備..
可以幾乎不要錢的消耗 畢竟台灣最多也不過打2~4星期戰爭的準備..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陸軍要強化火箭及火砲戰力 甚至購買戰術飛彈理由...
只要能正確機動化使用這些火力 單以反登陸而言 他們遠比海軍艦艇管用太多了...

這道理就像中國不會傻到拿航艦來攻打台灣 艦載機戰力有比陸基戰機好嗎?
航艦卻是容易被摧毀的 同樣的 出動大型艦艇直接"堵"在台灣海峽一線 台灣艦艇風險一樣很高...

4. 海軍的存在意義 近岸防衛艦當然可以依托台灣本島進行第一波攻擊與消耗...
剩下的大型艦艇 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保護整個台灣東海岸安全..
它們的"防區" 從台灣南北兩側的巴士海峽到宮古海峽.. 的開口前面或後面..

確保戰時 中國不會有任何艦艇 包括潛艦能通到台灣東部...

中國無法通到台灣"背後" 就只能在狹窄的正面進行強攻 對防守方當然相對有利...
再者 如果中國真的強行登陸 海軍也能以相對安全的前提下 從南北兩側發動對中國船團
的反艦飛彈攻擊 距離中國陸地幾乎200KM以上的位置 當然安全很多...
即便中國要集中優勢海空軍來消滅台灣大型艦隻 也得先過得了陸基海空飛彈這關...
基隆級以及未來可能取得神盾艦這時就很重要 必須幫艦隊打開防空傘 畢竟陸基飛彈能做到多少..
很難估計就是... 無法在艦隊外一百公里取得空優 中國想消滅台灣的艦隊就不太可能辦到...
你連目標在哪裡都不知道! 反過來講 中國的艦隻及登陸位置 卻是台灣事先及戰時可以輕易知道的..

5. 基本上 台灣的大型艦隻 都不是為了反登陸設計的 甚至我們可以說絕大多數巡防艦及近岸防衛艦都不是...
他們的目的就是攻擊/消耗敵人的海軍戰力 保護整個艦隊(或台灣) 要做到這點 先站在安全的地方開火才是重點..
像沱江艦 躲在海岸線一帶 雷達幾乎抓不到 等你能目視攻擊時 已經是台灣防空飛彈的有效攻擊範圍了..
它的作用當然不可以跑到台海中線去跟中國"單挑" 找死嗎? 戰時 它可以取得對手目標 甚至目標區就可以..
把所有的反艦飛彈打出去 就達到設計要求... 剩下就是飛彈與對手防空能力的較量了..
保命要緊 先跑為快 還要去看戰果怎樣嗎?

大型艦隻更不用講 以反艦飛彈對艦艇的威脅 別說台海中線 連在台灣海岸線..
即便是神盾艦都難以保障整個艦隊上空 躲得遠遠的當然不行 但就算要發揮作用..
也要在自身安全有相當保障的地點才可以... 最好的位置 可攻可守 就是台灣南北兩側海峽狹縫附近...
用基隆級為核心 組織一個防空/火力核心 做為攻擊中國登陸船團的預備火力.. 並保護台灣本島東部安全..
要知道 除非是15000噸以上的巡洋艦或更高噸位的戰列艦/航艦 一枚反艦飛彈命中 就可以讓你不用再上戰場了...
中國跟台灣的反艦飛彈都超過1000顆以上 台灣自己才區區20餘艘大型艦隻
如果台灣船隻佈署太靠近中國陸地 中國只要學去年台灣的沱江艦 直接一次8枚 幾批打向目標區..
台灣就可以準備沉掉或癱掉大半的船艦了... 還談什麼反登陸?

正確的反登陸戰術 是以這些大型艦隻的反艦飛彈 攻擊中國至台灣灘頭間的補給線...
而不是拿貴森森的飛彈去打已經登陸的敵軍 那一點都不比陸軍火力或空軍低空炸射好用...
整個中國到台灣海岸間補給線近150KM 中國要處處重兵防守 幾乎不可能
台灣卻可以由陸海空統一協調 專攻某部份的敵軍 而且不只一處...
不論戰果勝敗 打完就退 絕對不要戀戰...
幾十次騷擾戰打下來 台灣損失當然不會小 但只要準備跟協調有成 大幅拖延中國的增援速度卻是不難...

JH_Shou wrote:
C大 台灣的海...(恕刪)


你說的大都對!!但是台灣養這批艦隊有一定的戰術與戰略的想定的!
戰爭開打,所謂保存戰力的目的為何? 就是在為反登陸作戰準備! 留下這批艦隊去打老共後勤補給應該不是建立這批艦隊的目的!!
一旦確定反登陸船團出港,這批艦隊必定會做出海上拒止該有的作為,就算全軍盡沒只要能消耗掉登陸艦隊的50%以上,也就算達成目的!! 至於怎麼做,就留給大家的想像力!! 當然我是認為不至於全軍盡沒!! 但是會有很高的損失是必然的! 不可能為了減少損失而不打這一仗!!
對岸要做登陸作戰必須要調出95%以上的海軍運輸艦隻與60%-70%以上的軍艦護航!!可能由好幾個軍港出航!
這一仗必定是硬仗!!雖說是反艦飛彈來來去去,總是會有倖存者,對岸的倖存者在下一波才會面對台灣的陸基的反艦飛彈!!

或這者麼說,在台灣海峽對岸的軍港出來的登陸艦隊用岸基的反艦飛彈打就可以了,在台海以外的港口出來的登陸艦隊,應該就會派海軍去打第一仗!!







Charlie2020 wrote:
紀德級上的SPS-48E與70餘枚SM-2MR飛彈對台灣的空防具有非常重要的幫助,該艦上的電子反制設施也可以使對方的在空戰機無法執行一定程度的戰術作為,它最好的使用方式是移動到和平島以東北30-50公里的位置,充當台灣海峽北方的看門員! 可以保護整個北台灣的海軍作戰區域! 當然它不會一直待在那裡而是在必要時呆在那裡!!
由於艦上有完整的艦隊指揮室,可以帶領一整批艦隊幕僚與4-8艘巡防艦做很多種不同的佈署! 就看各位的想法了!!


這是正確的佈署方式 一來中國想攻擊這個艦隊 一定得要通過台灣北部的防空飛彈保護網..
二來這個位置 也能很快對台灣海峽的中國船團運輸/補給線 進行機動式打擊..
基隆級本身的防空能力 可以把護這個艦隊的艦隻 把反艦飛彈都打光為止...
狀況許可 也可以分兩三批齊射..

打光 就退回東海岸自保及維持制海反潛任務... 基隆級若沒大傷 就繼續在附近防空保護..

我的想法 2~4艘基隆級 組織兩個艦群 各搭配2~4艘成功級或是康定級(希望到時海劍二已經成功整合上去)
剩下艦隻在台灣東海岸進行反潛及擔任預備隊... 替換打完反艦彈的艦隻...


Charlie2020 wrote:
你說的大都對!!但...(恕刪)


老實講 任一艘巡防艦 有效對地對海火力就是那4~8枚反艦飛彈罷了...
而這類飛彈 甚至包括必要時可以對海的標準飛彈...
事實上都不是什麼高爆破壞性的火力 把飛彈打光 能造成的傷害..
恐怕沒有兩輛LT2000 80枚火箭丟過去的破壞力...

海軍的"本行"就是制海/制空 它的目標就是"敵人的載台" 包括飛機 船艦(登陸艦艇也算)
這點你看這些艦隻配備的武器就知道了...
它並沒有大範圍破壞性武器可使用 所以 拿這些船隻去跟敵人在登陸場海岸線一帶硬拼..
是最沒CP值的選擇... 而且對自身有太大易毀性..

所以主力絕對不會這樣運用 就算要擔任警戒 台灣會動用的船隻大概也是2~4艘而已..
而且很明顯的 這些船隻會面臨很高的被攻擊威脅...

照我的看法 台灣只要能把所有防空及反艦飛彈 或至少大部份 照計畫想定向中國部隊丟出去..
我們就已經達到合理的戰爭目的 我們很難去計較一枚飛彈打出去 究竟要打船團船隻 還是要打052C? 054C?
要打J-10 還是Su-30? 打到什麼不要緊 最怕是連飛彈都沒打出去 自己就被消滅了...
中國可以動用的數量及火力優勢 如果正確合理的佈署 很可能讓台灣連把飛彈打出一半的時間都沒有!
打中就是對的 沒把飛彈打光 卻自己先沉掉 那就是失敗的.. 所以我一直強調...
這些珍貴的艦隻 必須先以自身安全第一優先 否則 以中國的優勢兵力 台灣硬拼正面對上的結果...
可能連把飛彈打完這個"基本成績"都做不到...

其實 算算台灣自身的反艦飛彈 如果我們把千餘顆飛彈都正確射出去...
以2~3成的一般級命中率 中國要癱瘓 沉掉多少船隻? 這仗連美國都打不下去...
所以陸基飛彈要機動化 能盡力把這個大隊的飛彈都射光...
海上艦隊也要以自身安全為前提 確認有機可趁就上去把飛彈打光...

真要搞反登陸 那是"行有餘力"的事 台灣不會去做神風式自殺...
打敗了大不了自沉就好... 像過去大和號自殺出擊這種事 台灣是不會做的...
能做反登陸的 就是那船上6吋艦砲...
如果能讓台灣安全使用這些艦砲對地轟擊 那也不是很需要了....



對岸海軍主力在戰時會遠離台海,執行破交任務,兼威嚇鄰國別妄動.

國軍艦隊就算要出擊,也該是破交或反破交吧.
台灣紀德級為首的艦隊應該去東海另闢戰場打上海
JH_Shou wrote:
我的想法 2~4艘基隆級 組織兩個艦群 各搭配2~4艘成功級或是康定級(希望到時海劍二已經成功整合上去)
剩下艦隻在台灣東海岸進行反潛及擔任預備隊... 替換打完反艦彈的艦隻......(恕刪)


我也認為會把所有能出港的軍艦都集中到蘇澳與花蓮東方,編成兩個艦隊,但是最重要的是補給艦能否載滿油彈出港,至少要載滿油料!
因為我方只有兩艘遠洋補給艦,否則應該編成三個艦隊!!

若是兩個艦隊的話,一個躲在沖繩附近海面的公海上,另一個跑去呂宋東方海面的公海上漫遊!!如果有三個艦隊,就派一個去關島,補充油料順便補沖彈藥!!

順道一提,因為台灣還有幾艘兩棲運輸艦,但是要裝運部隊必定會延遲出港,只能希望不會被提前做掉,可以晚一點加入艦隊!!


JH_Shou wrote:
老實講 任一艘巡防艦 有效對地對海火力就是那4~8枚反艦飛彈罷了...
而這類飛彈 甚至包括必要時可以對海的標準飛彈...
事實上都不是什麼高爆破壞性的火力 把飛彈打光 能造成的傷害..
恐怕沒有兩輛LT2000 80枚火箭丟過去的破壞力...
海軍的"本行"就是制海/制空 它的目標就是"敵人的載台" 包括飛機 船艦(登陸艦艇也算)
這點你看這些艦隻配備的武器就知道了...
它並沒有大範圍破壞性武器可使用 所以 拿這些船隻去跟敵人在登陸場海岸線一帶硬拼..
是最沒CP值的選擇... 而且對自身有太大易毀性..
所以主力絕對不會這樣運用 就算要擔任警戒 台灣會動用的船隻大概也是2~4艘而已..
而且很明顯的 這些船隻會面臨很高的被攻擊威脅...
照我的看法 台灣只要能把所有防空及反艦飛彈 或至少大部份 照計畫想定向中國部隊丟出去..
我們就已經達到合理的戰爭目的 我們很難去計較一枚飛彈打出去 究竟要打船團船隻 還是要打052C? 054C?
要打J-10 還是Su-30? 打到什麼不要緊 最怕是連飛彈都沒打出去 自己就被消滅了...
中國可以動用的數量及火力優勢 如果正確合理的佈署 很可能讓台灣連把飛彈打出一半的時間都沒有!
打中就是對的 沒把飛彈打光 卻自己先沉掉 那就是失敗的.. 所以我一直強調...
這些珍貴的艦隻 必須先以自身安全第一優先 否則 以中國的優勢兵力 台灣硬拼正面對上的結果...
可能連把飛彈打完這個"基本成績"都做不到...
其實 算算台灣自身的反艦飛彈 如果我們把千餘顆飛彈都正確射出去...
以2~3成的一般級命中率 中國要癱瘓 沉掉多少船隻? 這仗連美國都打不下去...
所以陸基飛彈要機動化 能盡力把這個大隊的飛彈都射光...
海上艦隊也要以自身安全為前提 確認有機可趁就上去把飛彈打光...
真要搞反登陸 那是"行有餘力"的事 台灣不會去做神風式自殺...
打敗了大不了自沉就好... 像過去大和號自殺出擊這種事 台灣是不會做的...
能做反登陸的 就是那船上6吋艦砲...
如果能讓台灣安全使用這些艦砲對地轟擊 那也不是很需要了....


說的沒錯,那些大型艦應是用來對付(防衛)南北海域來襲的敵方目標.

台灣海峽不大,反登陸本來就應交給陸基飛彈系統,武裝直升機,及小型飛彈快艇/防衛艦

但是我覺得紀德其中的一個艦隊
應該有空間可以利用澎湖群島作掩護
提供支援台海與澎湖的武力

不知道各位大大覺得如何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