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愛三與弓三的部署的後續發展與戰略考量


cche1079 wrote:
小弟的觀點不太一樣...(恕刪)


我覺得以這種價格,光用來打飛機也很划算!!

根據中科院的說法,他們希望用近炸引信的方式去攔截導彈,這樣的攔截方式也不能說他不對或是攔不到,主要是靠破片形成的密度,基本上天弓三上的雷達對敵對導彈的偵測能力並未對外發布,試射的情況也沒有公布,我們無從得知它的真實攔截能力! 軍方說可以攔截,我們就暫時相信,看看未來是否有更多的資訊透露出來讓我們能確認這個功能!!

我先假設一個狀況,如果弓三只能打飛機,把射高再繼續加到70公里的目的是甚麼?基本上已經沒有任何戰機飛再25公里以上了! 應該是中科院已經在目前40公里射高的彈種上完成反導彈試射,才進一步將射高加到70公里! 再說中科院還對外宣稱,愛三的反導彈道推算還運用到中科院所提供的更優化的計算方式! 我相信它們在反導彈上已經具備這種能力!!
小弟推測中科院設計以近炸引信 來摧毀來襲SRBM的導引段,使其失去導引的準頭/錯失目標

(但後續彈體墜落還是會造成平民傷亡,相較下愛三的Hit to kill硬殺SRBM,直接在空中把SRBM打成小碎塊,相對造成的地面傷害較小,而且愛三攔截SRBM目標的range應該比弓三還大上不少)

半主動的愛二都能攔截SRBM了,具備主動導引雷達的弓三沒道理不能攔SRBM,只是攔截成功率的差異而以~

小弟當時看到的訊息是,弓三飛彈彈頭的主動導引雷達疑似使用國產AESA技術,
(這段訊息很耐人尋味,小弟手邊找不到當時看到的message來源,只記得這篇訊息有在軍武板引起論戰!!)

Charlie2020 wrote:
根據中科院的說法,他們希望用近炸引信的方式去攔截導彈,這樣的攔截方式也不能說他不對或是攔不到


延長弓三射程,或許有其必要性(發展國產的THAAD,價格應該比貴松松的米國THAAD還便宜些,就類似海軍計畫未來以海天弓 來取代現有標準導彈的研發)

但小弟不負責任的推測,搞不好弓三增程的研發,其實只是掩護國軍對MRBM持續開發/精進的煙幕彈而已.....
cche1079 wrote:
而且愛三攔截SRBM目標的range應該比弓三還大上不少
弓三增程的研發,其實只是掩護國軍對MRBM持續開發/精進的煙幕彈而已.....
(恕刪)


事實上弓三的攔截距離比愛三大兩倍左右!! 因為射高與雷達能力都比較好!

所有的防空飛彈的推進系統,都可以轉變成彈道飛彈的推進器! 對國防部與政府高層而言,擁有更好的攔截導彈系統比擁有中程彈道飛彈更重要! 這種投資是一石二鳥,所以當然是要做! 在這種思維之下,增加弓三的射高與射程當然是必要的選擇,否則怎麼會去開發一個1000公里距離的防空雷達系統!! 順道說一下,這套雷達系統應該是比對岸055上裝的H/LJG-346B型有源相控陣雷達更夠力才對!

如果將來會有台灣自己的神盾艦,我覺得是不是要考慮把這個裝上去?
弓三的機動雷達搜索範圍應該沒達到1000公里,而是如長白雷達同樣般的4百多公里,下有簡報節錄照片,請參考看看,謝謝。





好的相機並不會讓初學者變成一位攝影家, 但好的相機卻可以將其心所願者化為實現! ~~~ 因為我是永遠的菜鳥 !

Charlie2020 wrote:事實上弓三的攔截距離比愛三大兩倍左右!! 因為射高與雷達能力都比較好!
...(恕刪)

傳統防空飛彈極限都30多公里而已
因為高空空氣稀薄用彈翼難以控制
愛三至少有向量噴嘴
弓三靠四片彈翼要攔兩倍高度?
光是飛的到但是有能力控制?
鼎 鑊 甘 如 飴 求 之 不 可 得

Gugugu wrote:
傳統防空飛彈極限都30...(恕刪)


你要再去看看弓三的資料! 漏了很多好東西你沒看到!
中科院的固體火箭可動噴嘴推力向量控制系統, 會用在天弓三增程彈嗎?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37&t=4246342#54188504
Gugugu wrote:



愛三至少有向量噴嘴
弓三靠四片彈翼要攔兩倍高度?


C大指的是仍在研發中的弓三增程型,預計會整合中科院的向量噴嘴技術~

本討論會不會全遭瓦解???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recommend/20170509/1114914

2017年05月09日17:25
飛指部前指揮官疑遭中共吸收 飛彈機密資料恐外洩

國防部飛彈指揮部前指揮官、現任陸軍馬祖防衛指揮部 少將副指揮官 謝嘉康,因多次疑似以旅遊名義出國至第三地接觸不明的中國籍人士及招待,遭國防部反諜系統盯上,今天在法務部調查局的會同下,前往謝嘉康位於屏東住家中進行搜索,隨即帶往法務部調查局高雄市調處實施偵訊。

由於謝曾任 飛指部指揮官 一職,如果謝涉及遭中國所吸收,我國所有防空飛彈及可攻擊中國的地對地飛彈的機密資料恐將外洩。

由於 謝嘉康 曾擔任國防部參謀本部 飛彈指揮部指揮官 一職,飛指部所屬的包括 愛國者三型、天弓三型 等飛彈機密都非常了解;甚至連從未曝光的 雄二E 型巡弋飛彈及可攻擊上海、北京等重要位置的 地對地飛彈 都是由他所掌控,因此謝嘉康如果成為共諜,等於是我 飛彈陣地 及 重要飛彈機敏內容 均已讓中國解放軍所掌握。

oliver wrote:
弓三的機動雷達搜索...(恕刪)


我也COPY一段WIKI上的文字
天弓三型進入正式系統開發代號「層系計畫」,則是在2000-2007年編列190億新台幣研發經費,因此在2001年陳水扁總統執政白皮書內便提出此開發方向,後來與雄風三型、雄二E型共稱「新三彈」[4];早期國外媒體推測與弓三配套的搜索系統為代號「長山」的新型雷達,可搜索1千公里距離的目標[5],不過後來中科院展示的模型或是被拍到的實體照片則較為類似愛國者飛彈系統的AN/MPQ-53機動相位雷達車,目前外界稱之為「機動型中程三維相列射控雷達」,正式編號不明,軍事雜誌媒體則透露機動相位陣列雷達的導引目標能力遠弱於長白雷達,僅能接戰9個目標。

我的看法是這個"軍事雜誌媒體則透露機動相位陣列雷達的導引目標能力遠弱於長白雷達,僅能接戰9個目標",指的東西應該是現在的鋒眼雷達車,根本不是天弓三用的雷達。
中科院30多年前可以搞出長白雷達的信號分析器!現在還搞一個比長白更遜的東西! 如果是這樣我認為中科院應該混不下去了!

美軍賣給台灣的AN/FPS 117,搜索高度都可以到30公里高! 可是現在量產的弓三可以打到40公里高,要能搜索與導引的雷達必須在性能上都應該比長白雷達要好很多才能提早鎖定太空中俯衝直下的彈道導彈! 這是合理的推論!

AN/SPY-1雷達的對空搜索距離是500公里,可是對超高空的搜索距離是超過1500公里,當然當它在做反導彈任務時,是無法兼顧防空任務的! 這個限制有很多網友都不清楚!
我認為這個中科院不願意公布細節的新雷達,在對空的搜索能力應該要達到450公里以上,對超高空也應該會在1200-1500公里的範圍,否則怎麼執行反導彈任務,它最少也要到達SPS-48D(基隆艦上的3D雷達)的能力,將來台灣的神盾艦應該就是安裝這個雷達! 如果沒有能力做到比SPS-48D還好的性能,號稱的國艦國造將何以取代基隆艦!

你認為呢?

莊孝爺 wrote:
本討論會不會全遭瓦...(恕刪)


最多是飛彈與雷達的性能資料外洩,這種軍官熟悉的是戰術操作與部署,作戰系統的操作與反應,我方最怕的是洩漏作戰系統的反應時間與雷達的操作限制資料! 其他關於雷達的頻段跳頻等等技術細節,這些人並不知道,飛彈的操作限制與部署方式也會是機密可是沒有特別重要! 如果對岸知道我方作戰系統的反應時間,就可以規劃SEAD攻擊的方式! 對我雷達陣地非常不利!
  • 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