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聯網作戰的重要與國軍的匿蹤戰機

基本上俄系航電是把飛行員當白痴,射控電腦叫你做啥你就做啥,叫你哪個航向就飛哪個航向,叫你按發射鈕就按發射鈕,對於目標方位、航向、高度、速度之類資訊並不會完整地告訴你,所以也許對方早就對你打完飛彈準備落跑了,但是射控電腦為了支援AA-10C之類的SARH還是會讓你繼續直直往前飛,

該死的俄系RWR又沒有完全跟射控雷達軟體做整合,直到你飛機被命中你才知會知道這過程中到底發生了啥事...

個人想法是絕對不要想去碰俄系航電,不然光罵髒話是不夠的...

俄系航電沒有和地面導航系統一起配根本沒法用,那些資料一般得靠地面管制官用無線電通知駕駛

所以其實傳統俄系飛行員在天上的SA是很低的,

幾乎沒辦法在缺乏地面指管的狀態下單獨作戰,也因此他們的訓練模式跟美系是完全相反的,俄系飛行員只負責執行地面管制官的攔截命令,並在鎖定後按照射控雷達提供的航向持續飛行直到管制官重新指派目標。如果台灣引進這套鬼玩意兒,整體空軍戰力大概立刻下降一半以上吧…

========================================================

以上是節錄自某版的資訊(有點久,忘了實際資料出處, 應該不是01)




Charlie2020 wrote:
台灣的長程防空系統...(恕刪)





天網應該是早進博物館的東西,強網的退役最早好像是MDC有軍職的板友透漏

近期的國內雜誌(忘了是全防還是亞太)也有刊載強網退役的訊息,所以小弟確認這訊息不是誤傳的

但是新的系統名稱真的記不起來

畢竟強網還是使用90年代初的舊技術,這幾十年OS由95年的windows 9 5一路晉升到Windows 10,

電腦軟體運算+微電子技術的發展實在是遠超越想像

連SAM的導引 seeker加入大量IC微電腦 跟搭配高速電腦計算後
都能直接導引SAM硬殺SRBM了,

空軍會想要以新式科技來取代90年代的強網也是情有可原

(畢竟中共戰機現在越界/出海的次數大增,空軍也需要更強大的戰管系統)~

oxxx wrote:
該放博物館的也是天網.. 強網用到現在 剛20年而已..
陳小春2525 wrote:
偵測距離500公里...(恕刪)


因為打掉這些雷達對指管通情的影響太大,效果太好所以是台灣空軍不計代價要做的事,也是巡弋飛彈(如果有地對地飛彈)前幾個要幹掉的目標!

對岸的網工大概還不清楚它們的空軍還有這個罩門! 就算有對岸J20匿蹤戰機終於服役,不見得在戰略上就有優勢,只要UHF雷達看的到J20!! 反之,台灣空軍的實力與過去經常飛入大陸的習慣與訓練方式可以在戰時真正表現出來! 如果有這套聯網系統的話就更厲害了! J20飛來,UHF雷達抓到打概位置(可能誤差1000-1500公尺),將預估攔截位置輸入弓二或弓三飛彈讓飛彈飛到40000公尺高從它的右上方或左上方甚至可以繞道後方去就可以鎖定它,打掉這些所謂的匿蹤戰機!!雖然IDF雷達並不強如果可以接收其他雷達的資訊,那就厲害了! 可以導引IDF戰機飛到他的側面用天劍二攻擊他們!!

cche1079 wrote:
如果台灣引進這套鬼玩意兒,整體空軍戰力大概立刻下降一半以上吧…...(恕刪)


這種玩笑可別開! 誤會可就大了!! 哈哈哈!!

Charlie2020 wrote:
因為打掉這些雷達對...(恕刪)

老共好像還有在發展一種平流層飛艇
http://140.119.184.164/print/P_324.php

我們是否也應該買幾個雷達飛艇?
多说一点就全露馅了。地面的战管雷达是用来指示目标不是拿来导航的.....再来,战机导航和地面雷达也没有关系,那是靠GPS和北斗来完成的。
Charlie2020 wrote:
台灣的長程防空系統...(恕刪)
你认为开战以后台湾战机还有机会出岛吗?
Charlie2020 wrote:
因為打掉這些雷達對...(恕刪)

magellan wrote:
你认为开战以后台湾...(恕刪)


你覺得呢?很多軍事戰略上的東西,不是檯面上看的到的就算,更多是看不到的!


Charlie2020 wrote:
台灣空軍的實力與過去經常飛入大陸的習慣...(恕刪)


此一時也彼一時也,飛入大陸這已經是過去式了.....
Charlie大,你講的這個就是f35上強調的信息融合,聯網作戰,但這不是搞個通信協定大家都連網就能搞定的事,請注意"聯"跟"連"的差別。
問題在於空間定位,多感測器對同一目標的空間資訊是有差異的,那要聽誰的?所以聯網最難的是訊息融合。能融合了,定位一樣是大問題,感測器對目標的定位資料傳到飛彈的導航段所解算出來的真實空間位置也會有誤差,而且還不小,因為這是感測器誤差加上導航段誤差累加造成的。
看f35難產就知道這技術有多難了,美國不可能賣的,靠中科院嗎?慢慢想吧!

自由工作者 wrote:
Charlie大,...(恕刪)


我是這麼想的! 我門公司最近做的商品就是Sensor+通訊模組的整合,資訊還需要分享給多個Device. 我知道它做起來很難,更讓我覺得這個東西的重要,可是它卻是台灣可以不依靠外人去做的一個項目,比較困難的地方是整合美式雷達的資訊,如果美國不願意提供communication protocol 就需要去解讀雷達的輸出資料/訊號才能拿來整合,這個輸出資料通常是輸出給LINK16或是其他的飛彈指揮系統,這些雷達的資訊輸出通常不需要將資訊加密,美式裝備與美式裝備間的資料通訊如果不是用無線網路,並沒有加密的需要,所以並沒有那麼困難!

資訊融合確實是一件很麻煩的事,但是不能算是不可行的事,最大的問題是目標的可信度分析,這個東西就需要把許多過去經驗拿來一件一件分析,把誤判經驗建立參考資料庫,實際運作還要很多年的演習去修正系統的誤差與誤判,美軍怎這條路也是要經過這個步驟,沒辦法一步登天,可是這種東西一旦建立就是一個非常強的武器,比匿蹤戰機本身還重要!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