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wing wrote:
個人覺得不把對手放在眼裡是我們自己.
以手機來看,早年對岸質與量都輸我們
...(恕刪)
哈哈 !
這就像幾年前一些有識之士提醒對岸的手機 空拍機 影音產品質量愈來愈好 , 要大家留意
這趨勢時 , 那時也是一堆人跳出來嘲笑對岸的呀 !
現在版上的殲20還有FWS10引擎這些討論 , 也不過是在重演這些歷史罷了 ....
唉 ~~
cche1079 wrote:
Try & Error 是RD必經的一環,
但是中國發動機產業, 砸大錢燒了幾年十年 卻還是扶不起的阿斗/爛泥上不了牆情況 ,內情恐怕不是這樣簡單的
反過來說舉目望去, 全球跟台灣一樣規模/人口的小國,幾乎沒有一個會願意浪費小國有限資源 在發動機研發
這種需要大量資金+大量市場需求的為基礎的研發工作, 這種本來就是大國才有本錢玩的~
平常一堆人支持立院砍國防預算的,卻又反過來譏笑台灣沒預算作研發的,不知是怎樣的心態?!!
cche1079 wrote:
無筆戰意味
但是小弟在中蕊/TSMC的Fab內, 所看到的 中台兩家業者清一色都是使用外國大廠AMAT/LAM的機台, 來生產wafer
但是光就 semi process技術上 (即使中蕊使用同一家廠牌的機台/也從TSMC挖腳過不少人)
中蕊至今依舊看不到TSMC的尾車燈
明明製造所需設備/資金,中國都弄到手了,也有廣大的中國內需市場當後盾(小國台灣則是死在內需量不足,得靠外銷)
而且是有前車之鑑可供參考,免走冤枉路的情況下(當初歐美的發動機設計 很多都跨世紀的首創,全部都得自己摸索,失敗血本無歸的教訓也不少)
而且也有了大量蘇聯授權生產的發動機製造經驗 但中國遲遲就是交不出像樣的成績單
背後的因素 值得大家反省/思考~
Dwing wrote:
個人覺得不把對手放...(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