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美國人為何不愛鴨翼?(深度文)

我也認同前一篇大大所說

匿蹤要求比性能要求重要,前翼結構要做成匿蹤有相當大的困難,所以前翼被美國的戰機開發商放棄!!

歐洲雙風的設計大約都在70年代末期開始, 近40年前當時匿蹤戰機的概念根本還沒像現在普及,也沒有啥已服役匿蹤戰機可供參考

相較於2011才推出的J20原型機,90年代末至21世紀初 十多年來已是匿蹤戰機當道, 還有一堆前輩設計可供參考的情況

歐洲雙風跟J20設計時的環境時空 差異可大了~

最重要一點, 使用鴨翼的歐洲雙風 兩者從來就不是具備匿蹤能力的戰機,

即使是曾經使用鴨翼於Su-30的俄國,

在自家號稱正牌的"新世代匿蹤戰機"T50上面, 一樣是放棄鴨翼設計

全球就只有中共的J20使用鴨翼, 還能一面自稱匿蹤的........


ykd521 wrote:
歐洲戰機有鴨翼樓主不去批評討論,反而專門針對對岸的J20,J10的鴨翼大肆批評,
還要反問來到台灣網站的中國網民, 三不五時就要牽扯到鄰國台灣的軍事武器上幹啥咧?!!

台灣可有在中國開18大時 發射飛彈到渤海??!

對台灣網民而言, 中國就是唯一多次昭告天下 要武力侵略台灣的國家(TG也曾多次身體力行試圖發起侵略,只是每次都被打臉收場)

台灣人當然要把敵對國的武器缺點好好的逐一審視啊~

作為要入侵台灣的中國網民,不用這機會好好審視自家武器的弊病, 難不成要繼續當鴕鳥?

ykd521 wrote:
歐洲戰機有鴨翼樓主不去批評討論,反而專門針對對岸的J20,J10的鴨翼大肆批評,對岸那麼喜愛鴨翼就讓他們去大搞特搞就好了
老美現在都玩網路遊戲了除了組隊還聯軍,而且除了打手還有一堆小號低等的眼線到處擺,不然就是開掛用無限遠等等的。然後在用線上社群系統哭么哭爸的分享敵人、怪物等等的所在。等發現敵人時不用近戰系的去打都用逺攻的射手、巫師或是能隱形的刺客還是什麼鬼的一起遠遠的狂K或是隱身過去偷打。所以要求的是遠距的投射能力、快速找怪、快速落人、隱身技能快速CD等等的賤招,所以近戰系那種要求高迴避值、高防禦值還是瞬殺率等等的不是老美在堆疊裝備還是點技能時的重點。

就沒想跟你近戰了衝迴避能力幹嘛?
waffe wrote:
老美現在都玩網路遊.就沒想跟你近戰了衝迴避能力幹嘛?..(恕刪)


感覺有點像二戰的戰鬥機兩種戰鬥思維,歐美系的一擊脫離法和日系的纏鬥法

不知這樣的比喻是否正確?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0914000989-260309
有前翼的隱形戰機要對抗沒有前翼的j31笑死人了
hx135cb750 wrote:
感覺有點像二戰的戰...(恕刪)



不...

一個是永不犯錯的背後靈(可長時高G無人機)

一個是會犯錯沒擋頭(有人機有限的幾秒鐘,加上長時高G會解體的風險)
「独裁者は出現させる側により多くの責任がある。積極的に支持しなくても、黙って見ていれば同罪だ……」

hx135cb750 wrote:
感覺有點像二戰的戰...(恕刪)


不+1


現在都是飛彈了
哪來這兩種說法

一擊脫離法和日系的纏鬥法
這是以前沒辦法秒對方的說法
住在台北的台中人 wrote:
美國既然已經有向量噴嘴來增加機動性當然就不用這個設計...(恕刪)


因為J20機體過長,即便有了向量噴嘴沒有了前翼還是無法滿足操控需求 。



中國工程師也不是笨蛋,能用向量噴嘴解決操控問題的話,何必還多了個前翼來破壞其主要訴求,也就是匿蹤的性能 。

相信大家一直在討論的前翼問題,我相信這是一個連開發設計的中國工程師們也都傷腦筋的問題,因為這很有可能是一開始就是要滿足中國軍方要求的武器酬載量而不得不把機身設計的比較長,因為這樣,所以到最後衍伸出前翼設計來補償操控性能這樣的解決方案出來 。

因為出錢的軍方是老大啊 !


住在台北的台中人 wrote:
所謂鴨翼(或是叫前...(恕刪)

社會觀察家 wrote:
美方各廠鴨翼構型機...(恕刪)



美國戰機設計當然有美國自己風格 , 就像美國汽車設計風格與歐洲 中國不一樣是相同

道理 ~

當然 孰優孰劣這就很難說啦 ....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