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印度空軍超級 F-16 Block70

這種全三角翼的飛機 持續轉彎性能不佳
主要是高空高速性能較好
要不就不會有它的後輩~鴨翼構型了
不用太羨慕

不過 我們不就自家有Mirage 2000-5了嗎
PLAYER553386 wrote:
這種全三角翼的飛機...(恕刪)


鴨翼布局戰鬥機的機動性優於傳統布局戰鬥機?

在傳統布局F-18戰鬥機和鴨翼/三角翼X-31進行的機炮格鬥中
在不開矢量推力的情況下F-18贏了X-31 (12/18)次

鴨翼並非格鬥勝利的保證,良好傳統戰鬥機仍可發揮出優於鴨翼戰鬥機的整體機動性

鴨翼布局的缺點
鴨翼戰鬥機的(垂尾面積與高度)都超過傳統戰鬥機,還須在機腹加裝(腹鰭)
所以高聳的垂尾.增加結構重量.阻力.雷達反射截面積


殲-10因高速性能需求,採用可變幾何進氣道,結構加強梁也增大了RCS值
殲-10B修改進氣道來降低RCS值,但DSI進氣道的壓縮效率影響高速性能

殲-10戰鬥機基於戰區制空與國土防空任務理念設計

鴨翼-三角翼氣動布局的超音速阻力低
(高推重比發動機)補充轉彎損失的能量
就能獲得良好的超音速巡航能力與機動性
及低速瞬間轉彎能力

所以F-16/70如果裝了F110-GE-129.擁有32500磅(144kN)引擎,在機動性上應該會更好
這不就是沒有鴨翼的殲10,美國山寨一台來誆印度用的嗎?
這個討論版的版眾都太年輕了還好現在有維基 當年F-16XL跟F-15E的龍爭虎鬥可能沒有見識到

所謂BLK70就是拿1981年的計畫來做些更新 風險低 科技較保守 但性能因為有更新不會太差

沒看到飛機下面掛得滿滿的跟聖誕樹一樣 還有整片機翼都是"濕的"還帶適型油箱可裝多少油

只差把機身主結構都複合材料化再加上一個當年不存在的大推力發動機與新的陣列雷達

從新德里飛到北京再回來應該都是輕而易舉 其實三角翼的構型一直都沒有退去流行這要看使用的時機

有人說下一代取代F-22或F-18E/F的新戰機的構型可能就是取材當年的YF-23的外型

不要低估以往工程師的能力有時候是因為配套不到或是過於先進才輸競爭 等到水到渠成定能大放異彩

B-2不也是一個復古的飛機變成致命武器的範例嗎?
lordkon wrote:
鴨翼布局的缺點
鴨翼戰鬥機的(垂尾面積與高度)都超過傳統戰鬥機,還須在機腹加裝(腹鰭)...(恕刪)

F-16也是有加裝(腹鰭),但是它的位置是在主翼與水平尾翼中間下方機腹,主要作用我不清楚,應該是跟機身穩定有關吧。


至於J20的(腹鰭),它的位置是引擎噴嘴兩側,J20並無水平尾翼,所以腹鰭作用除了機身穩定外,更重要的是有‘’遮蔽噴嘴熱源‘’的作用,功能近似F-22。


F-22雖然無前鴨翼設計,但是比J20多了後面那兩片超大水平尾翼,把F-22頭尾反過來,以及從上下方來看 看F-22 ,不就如同J20的鴨翼一般嗎。


再說J20採用了現今隱身技術更先進的DSI進氣道設計,F-22採用的是“開發當時” 較先進斜切二元進氣道技術,DSI進氣技術是優於斜切二元進氣道,所以隱身技術來說各有優缺點。
ykd521 wrote:DSI進氣技術是優於斜切二元進氣道,所以隱身技術來說各有優缺點。
(...(恕刪)


設計上會有取捨,F22採用DSI的話,超巡速度可能會降低,DSI少了點升力增加了阻力。

敗給YF22的YF23,就是用無鼓DSI,然而它敗北了,美帝空軍總和各項需求,還是選擇了YF22。

設計是一個取捨的過程。

至於J20下面那兩片,作用是補嘗匿蹤性有所不足,一開始並沒有這兩片,跟F22深思熟慮,搭配向量噴氣的設計,無法同比。
joshpls wrote:
至於J20下面那兩片,作用是補嘗匿蹤性有所不足

下垂直尾翼(腹鰭)只會增加雷達反射波
對匿蹤性不補反減

下垂直尾翼的存在是為了彌補戰機在高速高攻角時
上垂直尾翼因為被機體擋住了氣流 而失去或減少穩定機身的功能

那為什麼美帝的F-22可以不用下垂直尾翼?
這要問美帝

T-50也沒有
lordkon wrote:
鴨翼布局戰鬥機的機...(恕刪)

Rafale:F/A-18手下敗將 有多遠閃多遠去好嗎?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