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國軍量產︰雄三飛彈「發射車」,機動力大增

已台灣拉法葉做比喻
號稱反射面積為500頓漁船
這次打沉的漁船應該小於50頓
如果拿雄三打拉法葉妳覺得打的沉嗎
打不打得沉不知道,但打得中的機率是挺高的...

以一擋百萬眾一心 wrote:
已台灣拉法葉做比喻號...(恕刪)
透過這次誤射

雄三顯示出

1.低空掠海攻擊目標能力 漁筏駕駛室高度大約3m左右上下(國內軍事雜誌分析 這次攻擊疑似是 雄三在末端爬高俯衝攻擊的模式)
2.對超小型海上目標 雄三seeker主動搜索攻擊的能耐

要看雄三的攻擊威力, 中科院之前有公布 雄三擊靶的鏡頭(無彈藥的彈頭), 自己google一下就有~

xiangnansu wrote:
剛剛好在導彈的飛行路徑上、閉著眼睛打中的?...(恕刪)


高度大約3m左右,閉著眼睛打中的???
那就十分可怕了
表示雄三飛行高度就3-5M左右超音速飛行
以打造終極 Skyline GT-R 為目標的職人 http://roadflight.pixnet.net/blog
國人不要過度神話飛彈
飛彈沒有搜尋敵蹤的能力

必須先經由雷達告知飛彈 敵艦位置
飛彈在靠近目標以後才有能力鎖定

也就是說 必須先確保雷達系統的完整
所以雷達裝載艦上 隱蔽性高 不會先被摧毀

而且敵方匿蹤戰艦 也不說飛彈主動偵測的到

保的住雷達系統飛彈才會有用處

車載無非是想機動隱蔽 但是雷達系統不能輕量化車載

我想阿共仔沒在怕 只是不想說穿
xiangnansu wrote:
我的意思是飛的高才看的遠。

如果全程都用低空掠海飛行、那要如何在茫茫大海中發現一艘小漁船呢?

所以結論就是瞎貓碰到短命鬼。


那是舊思維。
以前確實要發射前先鎖定"要打的目標"(可能距離很遠),
然後把飛彈朝向"要打的目標"射出去,
這一樣一來,
要不是發射載具要有長距離的偵測能力,
就是飛彈本身具備長距離偵測能力
(內置長距離雷達鎖定目標,還要飛的高才看得遠),
而且因為長距離關係,
如果敵艦有匿蹤的話命中率又會大打折扣,
搞不好長距離還偵測不到

現在較新的思維,
如這次雄三,
是先設定"目標區域"(假設距離很遠),
然後射飛彈往"目標區域"去,
雄三一開始只是單純的依照類似GPS導引飛過去
(此時飛高飛低不是重點,能飛到指定區域即可),
等到雄三到了"目標區域",
才開啟尋標器找目標,
因為"目標區域"通常只是一個小範圍,
所以雄三的尋標器不需要用到什麼大雷達偵測,
只需要短距離偵測能力即可,
而且也因為範圍小且近,
所以即使該目標區域的船艦有匿蹤能力也很難閃過近距離偵測

短命鬼....也許吧! 阿彌陀佛!
瞎貓?
也許不是視力超級好,但最起碼夠用!

阿 丹 wrote:
國人不要過度神話飛彈
飛彈沒有搜尋敵蹤的能力
必須先經由雷達告知飛彈 敵艦位置


先去了解一下反艦飛彈運作模式在來說吧!

阿 丹 wrote:
國人不要過度神話飛...(恕刪)


你的知識 至少落後了20年

台灣當年開發的天劍二型飛彈
就已經 有主動雷達導引功能

早就不需要靠
飛機上的雷達 或地面上雷達導引飛彈



rsteapwos wrote:
你的知識 至少落後了...(恕刪)




沒事飛彈放出去自己找目標嗎?

先去了解一下反艦飛彈運作模式在來說吧!
阿 丹 wrote:
國人不要過度神話飛彈
飛彈沒有搜尋敵蹤的能力
必須先經由雷達告知飛彈 敵艦位置
飛彈在靠近目標以後才有能力鎖定
也就是說 必須先確保雷達系統的完整
所以雷達裝載艦上 隱蔽性高 不會先被摧毀
而且敵方匿蹤戰艦 也不說飛彈主動偵測的到
保的住雷達系統飛彈才會有用處
車載無非是想機動隱蔽 但是雷達系統不能輕量化車載
我想阿共仔沒在怕 只是不想說穿


你不曉得海軍有一種玩意叫大成系統吧?

還在用獨立的艦載雷達鎖敵?什麼時代了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