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lin wrote:照漢翔董事長的說法...(恕刪) 「希望10年內讓載人太空船登陸月球,1969年阿姆斯壯登陸月球後,開啟了美國60年來獨霸一方的歷史。」==>這個觀點有點倒因為果,美國能在10年之內搞定登月計劃,是因為本身就有強大的工業能量可生產所需一切,並不是因為有登月計劃,才從頭開始研製火箭所需零件...
kikikat wrote:訂單結束後,可以改製造適合第三世界國家需要的便宜戰機啊賣給菲律賓或其他買不起主力戰機的國家,一方面繼續研發一方面避免人才流失,又可賺外匯 有夢最美,希望有一日台灣真能夠實現外銷的夢,不要只是空口白話。
向北望,日本不惜代價,國機國造了f2; 韓國爭取了組裝自己的f16,造了一架教練機。向西望,中國大陸 不管有沒有經過俄羅斯同意,組裝了多少架su27,自己研發了多少架戰機?有點能力的國家,都想盡辦法"國機國造",為何大家都這樣做? 大家都是老軍事迷了,其中原因應該不需要贅述。我想,國機國造應該是妨礙到了軍方某些高層的利益,以及國際軍火商與國際軍火掮客的利益。最後就是不同黨派的政治利益了。國機國造是一整個國家的戰略問題,在戰略問題下,空軍再有其他問題都應該是雞毛問題了。
跟各位澄清幾個定義 所謂國機國造包含授權生產 例如:F-5E/F 甚至韓國貨只要是漢翔組裝的都算AT-3/IDF才叫做國研國造 可能要注意一下用語 國機國造是政策也是各方的神主牌但國研國造非也看來外來品牌派已經在反撲 後面還有戲可以看 使用單位非省油的燈 也不用酸甚麼人免得裡外不是人之前已經有人講得很清楚了 兩種機型的不同需求合而為一 其實任何一個選擇都有其優缺點各方都有自己的想法也想辦法製造輿論壓力與助力 這齣戲還要再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