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shiyoyo wrote:同時要擔任部訓機這點就可以看出是誰出線了 如果空軍不要求部訓機功能,M346 希望很大.但要求部訓機,卡在歐盟不輸出戰鬥攻擊機種.我也是認為是T-50 得標機率變很高了.只要是在台組裝,立法委員就不敢反對了.
jrta1597 wrote:只要是在台組裝,立法委員就不敢反對了....(恕刪) 洛馬給台灣人工作機會,立委為何要反對?沒工作那些人不就餓死了?難道洛馬沒用台灣人就沒辦法跟南韓研發出T-50?而南韓在洛馬的技術協助下會需要到台灣來挖角造教練機?
陳小春2525 wrote:洛馬給台灣人工作機...(恕刪) 問林郁方委員吧. 他很會擋,當年潛艦預算也是他力擋.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1178092/print有本事盡量擋,人在做,天在看,不要擋到最後惡果,反饋到自己人身上.優先改善工作環境與裝備是國軍應該做的事.
陳小春2525 wrote:洛馬給台灣人工作機會,立委為何要反對?沒工作那些人不就餓死了? 不管是誰得標漢翔都會分到工作,所以不要看到"反對"就亂想。T-50的問題就是訓練成本太高,真要T-50還不如搞AT-5。對於像小菲菲這樣養不起F-16的國家,T-50可當教練機與輕型戰鬥/攻擊機是合適的;但是對於台灣,M346才是合理的選擇。jrta1597 wrote:問林郁方委員吧. 他很會擋,當年潛艦預算也是他力擋 潛艦的問題根本就在於美國已經不再製造柴電潛艦,當年擋是因為又要交設計費、又要交實驗費還不保證有AIP及沒問題,要是我當立委我也要擋。打個比喻,你買車去車商哪,車商只賣3.0以上豪華車,但你因為要1.2的油耗又要車商的品牌;車商說沒問題,我幫你造一台專屬你的車,但是你要先交設計研發費,再來交開模費等相關費用幫你打造一台實驗車,上車前還要交測試費與驗車費,全都搞好了車商就把車給你但是交車後沒保固也不保證有1.2同級車的油耗。是你你買嗎?原本潛艦老美是打算取得歐洲授權美國OEM製造賣給台灣,但是歐洲不肯,美國就算肯賣攻擊型核潛艦,一來台灣養不起、二來台海環境也不適合、三來還有核廢料的問題。
IDF飛控原本就是美國Lear Astronics公司的產品,翔升氣動不變但是升級了BAE的新電腦,所以飛控勢必得配合新的函數庫重新compile才能跑 硬體從 16-bit 升級到 32-bit軟體不改寫 光是重新編譯 不能充分利用升級後的計算能力沒記錯的話以前有條新聞說原版是 Ada換電腦時用 C 重寫
Mike H wrote:硬體從 16-bit...(恕刪) 如果沒記錯的話 未升級前 武器發射或投擲後 飛控電腦無法自動平衡機身升級後可以自動平衡除此之外 還有一些操控方面的改善如果經費購的話真的可以和美國廠商合作看怎樣進一步改善相關飛控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