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台灣福衛五號CMOS光學酬載 全球首創百分百MIT

看这个报导,觉得重点不是在cmos senser,
而是整个遥测光学机电模组。
困难的说45CM 镜头,作业环境温差有几百度。这么精密,又要抗25g, 如果光学模组解决了,
cmos 以现有的技术去生产,筛选,反而觉得技术问题不是很大。50年前左右,canon AE-1
就已经用cmos senser.

umts wrote:
當然不是. 良好設...(恕刪)


謝謝
這比較接近我之前得到的資訊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sking17 wrote:
看这个报导,觉得重...(恕刪)


如果遙測衛星所使用的是CCD (電荷耦合元件)感測器, 被先進國家列為出口管制品. 你覺得它是垃圾的機率有多大?

CMOS輸出的是被轉換過的數位訊號, 0就是0, 1就是1, 沒機會在放大處理.
CCD輸出的是電荷, 透過類似雪崩二極體的方式放大(電荷數量)訊號, 再轉成數位訊號, 所以訊雜比可以再提高.

民用級的CCD因為推送pixel內的電荷, 需要較高電壓, 耗電高和溫度引起更多雜訊, 所以讓它的訊雜比降格到接近CMOS的水準, 加上推送電荷的效率差, 不適合高速連拍, 讓它不受相機的歡迎. 千萬不要憑感覺來看待科學.

另外, 不良的感測器是會降低影像的對比, 就像在陰暗的環境, 即使眼睛視網膜的解析度很高, 眼睛看的影像仍是灰灰糊糊的只剩輪廓, 所以不只有鏡片組會影響解析度.
umts wrote:
當然不是. 良好設...(恕刪)


福衛二號彩色影像解析度8m
福衛五號彩色影像解析度4m

CMOS有比較差嗎?有比較差嗎?有比較差嗎?
50年前左右,canon AE-1 就已经用cmos senser.


奇怪
我三十幾年前用的 Canon AE-1 怎麼還得裝底片?

umts wrote:
民用級的CCD因為推送pixel內的電荷, 需要較高電壓, 耗電高和溫度引起更多雜訊, 所以讓它的訊雜比降格到接近CMOS的水準, 加上推送電荷的效率差, 不適合高速連拍, 讓它不受相機的歡迎. 千萬不要憑感覺來看待科學.(恕刪)


說CCD不受相機的歡迎似乎有點過頭了,畢竟在2009年時全球數位相機CMOS搭載率仍不到5%,直到2013年CMOS的搭載率才超過CCD,這固然有技術上的因素也有市場的影響,身邊就有好幾個玩拍照的朋友比較偏好CCD鏡頭,但也確實CCD不適合高速連拍。
如果能自主發射這才是關鍵能力

下一步就是蕃薯衛星在九棚自己發射,若能成功再送大顆的上去
Mike H wrote: 奇怪 我三十幾年前用的 Canon...(恕刪)

可能没有讲清楚,
这边说的cmos senser 是测光用的senser
民国64年左右台湾德州仪器就替AE-1 及 拍立得做控制模组基板,
感光的senser (测光圈)小小的应该小于0.5cm✘0.5cm就是用CMOS
还有测试机台的cmos senser 大概有10元硬币那么大
当时一个大概要1000美元(当时汇率好像是40:1)那时候薪资大约4000新台币
伟士牌50CC摩托车大约在30000台币以下。

1980年买了一部AE-1 大约300美元 标准镜头。底片谋杀了一百卷有吧。
台灣自主開發太空火箭的研發案好幾年前就被老馬給喊停了.
當時的訊息都報導 中科院都已經完成直徑一公尺的第一級火箭製造,準備地面試車了, 可惜後續經費卻被政府給刪掉了...


jimi74 wrote:
如果能自主發射這才是...(恕刪)
cche1079 wrote:
台灣自主開發太空火...(恕刪)


那探空十號這類型的只能是算科學研究嗎,不知道有無能力送微衛星上軌道

當時刪經費的想法應該是認為燒錢吧,看看美國跟日本的研究之路
爆了多少台火箭,花了鉅額的經費才成功,所以應該是想給別人發射才省
但是這樣永遠不會學到東西,而別人辛苦學會的也不可能告訴你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