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er1000 wrote:
還沒服役的T50比...(恕刪)
除了性能外,俄羅斯戰機的單價就是個優勢,美國的F22比俄羅斯T50貴了3倍的價格,美國經濟再怎麼厲害,時間久了也很難搞吧
而且美國停產的事情也搬不上臺面,之所以停產就是因為造假昂貴,而且還常出問題
而且它還不是一次性燒錢,它的維護更是一個無底洞。比如說飛行保養,F-22每飛行1小時就要接受30小時的保養,使得其每小時飛行成本高達4萬多美元。而價值數百萬美元的座艙蓋,也必須每18個月更換一次。
F-22作為美軍王牌,事故頻發,總飛行時間不到10萬小時即墜毀4架,最昂貴的飛機反而是美軍故障率最高的飛機。
2008年,因為F-22隱形塗料質量不過關,一小片塗料捲入發動機,造成重大飛行事故。後來空軍司令部又發現F-22的氧氣供應系統存在缺陷,很可能導致了2009年和2010年的墜機死亡事故。為此,美軍只得將F-22常規飛行高度限制在7600米(而設計的使用最大高度為18000米)。
至2011年,F-22終因造價昂貴被美國政府宣布停產。此時該項目總耗資已達650億美元。而2013年的“升級項目”則往這個無底洞裡面又填充了69億美元。
F-35這個項目,原本是在美軍接受F-22教訓的情況下設立的,準備造一款低成本的通用四代機,原計劃單價僅3000萬美元左右。為了控製成本,甚至不惜弱化其速度性能。結果由於設計複雜加上通貨膨脹,F-35的單價一路飆升,到2012年已接近2億美元。高昂的價格讓許多原本準備幻想“價廉物美”的盟國紛紛欲退訂或者削減購買量,而訂購數減少又進一步使得單價提升,陷入惡性循環。
再者,美國戰機單價這麼貴,未來100年萬一哪一天美國有重大經濟危機的時候,F22這些昂貴的戰鬥機豈不是都要撤掉好幾成?除非美國未來都能一直保持當世界的霸主,並且保證不會發生重大的經濟危機...
而且我看美國研發的方向雖然先進,但都是以昂貴的單價為主進行....
等T50在2016年成軍後,加上俄羅斯對這方面比較稍微開放一點,外銷市場會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