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國 wrote:
強弓是英國的強弓手最...(恕刪)
愛國者三型在30公里高度做50G瞬間轉彎
愛國者2型在15公里高度做30G瞬間轉彎
天弓3型45公里高度做35G瞬間轉彎
如沒有輕型大氣層外動能攔截彈頭(LEAP)的技術, 直接撞擊是別想了, 所以若可用化學藥品去吃東風的外殼, 希望中科院可以找到打不準但可以解決的方法, 或是真打到台北市, 那就2枚在70公里先看看, 若不行再降低天弓3的攔截高度
ROC Paratroopers wrote: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1/9157927.shtml
中山科學研究院院長張冠群今天在立法院證實,2015年的科研計畫有「強弓」、「蜂眼」等高性能武器系統。
知情人士透露,強弓案即是目前天弓三型反飛彈系統的的增程型,可在中國大陸導彈進入大氣層時,予以攔截擊毀。蜂眼案則是最新型的3D偵搜雷達,可精準提供防禦系統。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今天邀請國防部、中科院報告103年度工作報告及104年度政策規劃,以及國產雲豹甲車從研發至今超過10年,遲未量產及成軍的成因與改進作為等。
cche1079 wrote:
說到一個重點, 彈道飛彈的拋物線攻擊路徑是固定的, 所以飛行路徑是可以事先預測(但還是需要長程雷達在SRBM飛彈剛發射爬升時 就進行偵測,好爭取時間 讓ATBM火控電腦計算彈道/落點), 之前看國軍在反飛彈方面的訊息, 就有提出在中共SRBM必經路徑上 事先計算ATBM攔截點.
...(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