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越南在1979年打敗中國?

建国以后打的都是小規模戰爭,也不止越南戰爭
中印戰爭,中方算是勢如破竹吧,後來也撤回去了,對越作戰也是,這類戰爭算是懲戒戰爭。
戰爭之前並沒有想過佔什麼地方,只是讓他們別再把手伸太長

基本上共產黨建國後打過的大戰只能說韓戰勉強算上。而結果就是雙方談合。

中蘇,中印,中越之間的邊境反擊戰以中蘇在珍寶島爆發沖突最為緊張,差點蘇聯就要對老共丟核彈了!幸好美國從中調節(奇怪)蘇聯才不敢亂來。

而對越,印反擊戰算是小型軍事沖突,並不算是什麽大規模沖突,最後也知道是老共小勝。

不過中共也算有膽了,在那種沒錢沒裝備的情況下都敢開打!雖說是以血和肉換來的!
我只知道任何戰爭一定有它的目的(戰略)。

達到目的(戰略)的那一方算贏。

至於中間過程(戰術)怎麼玩不重要。

你可以戰術失敗,但是戰略要成功。

老共在這二場戰爭中酸是勝利者...
白天醫人晚上醫車,真愜意的生活啊。

狼0226 wrote:
韓戰確是聯軍被中共逼...(恕刪)


美國是被自己國內的嬉皮族反戰運動給推翻不得不撤軍的,就是賈伯斯當嬉皮的那個年代.
Gogigue wrote:
狼0226 wrote:
韓戰確是聯軍被中共逼...(恕刪)
美國是被自己國內的嬉皮族反戰運動給推翻不得不撤軍的,就是賈伯斯當嬉皮的那個年代.


妳是不是把越戰與韓戰時間搞混了?
oxxx wrote:
7月到了 要亂講話...(恕刪)

妳不會又想說越南領土是中國歷史上不可分割的領土吧
我覺得中國人一些思想上很謬誤
只要歷史上佔領過就是中國國土
完全不在乎人家不想給中國佔領
換個方式說如果蒙古國說中國人竊佔他們領土
中國人會把領土還給蒙古國嗎
誇造敵方傷亡數字, 每國都會, 包括美國在內.
在史瓦茲科夫將軍傳裡, 有一個很傳神的例子:
(詳細記不太清楚, 有錯請見諒)
在入侵格瑞那達一戰裡, 一個部隊並未上戰場,
卻回報打死數百敵人.
史瓦茲科夫一問, 才知道是支援直升機打的.

問題是: 直升機在空中, 怎麼算人數呢?

虛報戰果的理由很簡單: 因為牽涉軍功.
實際上也不可能算清楚敵方死亡人數,
戰場一片混亂, 誰還會在腦子裡清楚計數,
就算有計數, 一槍打出去, 對方倒下,
自己和鄰兵可能都會以為自己打的,
結果, 敵軍死亡數量 double 甚至更多.
打完戰, 誰又那麼勤快地去清點敵方屍體,
能夠幫忙挖個大坑堆屍就不錯了.
要是還在對峙中, 更不可能驗證.
官式文章一來, 隨便填個數字, 反正也沒人會來檢驗.

但是己方死亡數字不一樣,
別說保險什麼的, 牽涉到建制的問題,
你少了兵, 不補能繼續打下去嗎?
反正 "打死的敵人" 已經比這個多更多了.

所以, 知道數字要看那裡了吧!

至於輸贏確實不能看人數,
但這場是一個徒傷人命, 沒有贏家, 無謂的戰爭,
根本沒達到懲越的目的, 因為越南變本加厲.
最多只爽到某些人的心情(例如這裡眾多喜歡喊打喊殺的軍迷們).
長期而言, 嚴重破壞兩國的關係,
仇恨越結越深, 以致於難以回復.
1979年的中越戰爭,其實是鄧小平政治上的奇招!

當時正好要整肅四人幫,並準備修正鎖國路線,轉向改革開放政策。

改革開放,面對中共自己內部的阻力是非長巨大的,發動對越戰爭,可充分挫挫解放軍的銳氣,以免解放軍高層勢力阻礙改革的政策。

從1979年的[對越自衛還擊戰]到1980年代的[兩山輪戰]時期,鄧小平一方面讓解放軍[有事在做,無法分心],一方面大裁軍,成功的讓[解放軍為經濟讓路],現在中共的經濟成果,就是那時奠下的成果。

而越南,在越共統一越南後,大玩[遠交近攻]政策,一方面跟蘇聯越來越親密,另一方面,越南又介入柬埔寨及寮國,大有打造新印度支那聯邦的味道。這反倒給在越戰中支持越共的中共,形成南北壓迫的情況。鄧小平不想坐以待斃,再加上中共與美國關係剛剛建立,這戰多少也有給美國獻獻殷勤的味道。

以戰略目的而言,此戰是中國大勝,幾乎所有的戰略目標都達成;越南此戰後白白錯失十年的黃金發展期,又無力組織新印度支那聯邦,再加上選錯大哥,後來前蘇聯這個靠山又垮台了,損失非常巨大呀~


evil_dick2 wrote:
1979年的中越戰...(恕刪)


讚!
論點高呀
單純看戰爭
不如研究後面的謀略。
現在的國際衝突
東海、南海爭議
中東戰爭國與國的角力
無處不是謀略運用
讓人眼花撩亂。
Gogigue wrote:
美國是被自己國內的嬉...(恕刪)


朝鲜战争结束时,乔布斯还在他老爸体内呈蝌蚪状,你给我说说他什么跳出来反对?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