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有關於台灣下一代MBT採購案的捷豹案

美國有為M1A1/A2坦克開發新型的LV-100-5燃氣渦輪引擎
台灣是海島地型跟那些大陸地型 美中俄印...不一樣 我們玩幾千台坦克大戰的機會很低
但我們的中華民國陸軍還是需要裝甲車輛來進行反登陸或是巷戰
不追求量而是精 300台M1A2 + 1000-1500雲豹甲車 加上11萬陸軍 還有後備軍
就算空優海優都沒了 難道要投降嘛?當然不是! 繼續頑強抵抗跟共軍打巷戰...

而且別忘了我們主戰車M60或勇虎都是30-50年的古董了 所以陸軍在阿怕契跟黑鷹之後...
下一步就應該考量M1A2 而且M1A2是可以跟阿帕契做一個戰術資料鏈整合的

豹2 別想了 德國肯定給中共面子 90%不會賣台灣 而且買歐洲武器還有個大缺點
只要它們不賣我們零件 妥善率更本不行 看看那可憐的幻-2000 買美國武器至少後勤還有零件用

結論 中華民國陸軍下一代坦克還是M1A2比較好
中華民國空軍跟海軍不管怎麼買新武器 到最後一定都是輸
給你4神盾 8潛艦 給你300台隱戰F-35 又怎樣 <<況且有沒有錢都是問題>>
中共解放軍以後有5大航母戰鬥群阿 它一樣有新式戰艦300+ 潛艦50+
蘇35 隱戰殲-20 肯定超過500+
台灣失去空優海優只是時間長短問題 弱一點也許3天就掰了 強一點也許撐1個月
或許美日會救 或許國際壓力會給中共...等


兩岸現在是不對稱戰爭 重點不是贏不贏的問題 而是決心問題
我不會去打你 但我有防禦能力 我打不贏你 但如果你打我 我也一定讓你損失慘重



回過頭來講到我國建軍 當然空>海>陸 這是一定的 空優海優很重要這也是正確的

空的方面 台灣買不到F-35 只好先強化現有的F-16 IDF 電戰跟武器設備
很多人會說現在去買F-16CD 我只能說意義不大 審預算到製造到成軍都2020以後了
到時候3代F-16更本不是4代隱戰殲-20 3.5代蘇-35的對手 我們應該把錢省下來等F-35才是對的
不用擔心它不賣 美國是很標準的會看兩岸平衡 看第一島鏈安全 然後決定對台軍售的國家
2020後當它發現兩岸空軍大失衡 第一島鏈有危險時自然買F-35的機會就來了


海的方面 這幾年正在大規模國艦國造計劃 光華飛彈快艇 迅海飛彈巡防艦 油彈補給艦...
買4艘派里級取代老舊的諾克斯級 拉法葉的防空也要強化...
神盾跟潛艇我看短時間還是買不到


陸的方面 就是30架阿帕契跟60架黑鷹... 修伊真的老了也40年跑不掉
也許之後是主戰車跟輪甲車 沒辦法誰叫台灣的主戰跟甲車都是40幾年的古董 強化是有必要的
而且我們買M1A2基本上應該會買美軍封存的 所以基本上是半買半送跟當年M60差不多










雲豹比較實用啦,至少平常還可當救災使用.
我是人,我反咳!

TripleNickel wrote:
海空優都沒有了,,,...(恕刪)


就算是強如美利堅共和國, 他們聯合各國的空軍在第一次波灣戰爭也不過只打掉1/3的地面目標, 大部分目標依舊是陸軍去掃的.
基隆TOM wrote:
台灣是海島地型跟那些大陸地型 美中俄印...不一樣 我們玩幾千台坦克大戰的機會很低
但我們的中華民國陸軍還是需要裝甲車輛來進行反登陸或是巷戰
不追求量而是精 300台M1A2 + 1000-1500雲豹甲車 加上11萬陸軍 還有後備軍
就算空優海優都沒了 難道要投降嘛?當然不是! 繼續頑強抵抗跟共軍打巷戰...

而且別忘了我們主戰車M60或勇虎都是30-50年的古董了 所以陸軍在阿怕契跟黑鷹之後...
下一步就應該考量M1A2 而且M1A2是可以跟阿帕契做一個戰術資料鏈整合的

豹2 別想了 德國肯定給中共面子 90%不會賣台灣 而且買歐洲武器還有個大缺點
只要它們不賣我們零件 妥善率更本不行 看看那可憐的幻-2000 買美國武器至少後勤還有零件用

結論 中華民國陸軍下一代坦克還是M1A2比較好


原則上這段同意您的見解
但M1這樣吃油且過於沉重的武器
台灣地形與戰術需求上是否合宜

基隆TOM wrote:
兩岸現在是不對稱戰爭 重點不是贏不贏的問題 而是決心問題
我不會去打你 但我有防禦能力 我打不贏你 但如果你打我 我也一定讓你損失慘重



基隆TOM wrote:
空的方面 台灣買不到F-35 只好先強化現有的F-16 IDF 電戰跟武器設備
很多人會說現在去買F-16CD 我只能說意義不大 審預算到製造到成軍都2020以後了
到時候3代F-16更本不是4代隱戰殲-20 3.5代蘇-35的對手 我們應該把錢省下來等F-35才是對的
不用擔心它不賣 美國是很標準的會看兩岸平衡 看第一島鏈安全 然後決定對台軍售的國家
2020後當它發現兩岸空軍大失衡 第一島鏈有危險時自然買F-35的機會就來了


F35就算了吧
先別說F35是炸彈卡車而非制空戰力的角色對台灣的戰術需求是否符合
日本第一批購買的42架就是取代F4J作為對地目標使用
光是可怕的單機售價不含武器後勤補保體系建立、備料等
可能台灣購入單價要花到2億鎂以上
日本第一批買的42架含協助後勤補保建立
不含武器、備料、升級費用就要100億鎂了
另外養護成本上
光是依照美國海軍評估每一飛行小時維護成本要6-8萬鎂
飛行維護比雖然沒有B2 1:60那麼誇張
但也因為匿蹤外加過多電子設備而高達1:25

台灣買得起幾架又養得起幾架
FA18E/F可能更符合台灣需求
如果真買不到
F16V升級案其實也已經不錯了



守法 一定要守法 公平 一定要公平

TripleNickel wrote:
沒有空優 陸軍再強也...(恕刪)

那畢竟是空軍的事情,沒注意到空軍在進行F-16跟IDF的性能提昇計畫嗎?
只有你會想到沒空優會有什麼問題嗎?
Daniel Blue wrote:
原則上這段同意您的見...(恕刪)

M1A1 57公噸重
在目前歐美的主流先進MBT中,只能算是重量普通而已
真正重量級的MBT至少都是60公噸起跳
當然啦 如果安倍晉三未來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則後如果願意提供十式坦克給台灣那又另當別論
雖然一部要價950萬美元,但是透過改進裝甲材質,裝甲防護能力應該可以達到M1A1的水準,而且最大重量只有48公噸

畢竟日本在陶瓷工藝方面的技術水準是很高的

hn1271n wrote:
M1A1 57公噸重...(恕刪)


拜託別再提武器出口三原則
那不是安倍可以決定的
有美國在
台灣只能跟老美買
有美國在
除非美國點頭
不然日本連一顆步槍彈都不能賣出日本

守法 一定要守法 公平 一定要公平
pcgamer wrote:
那畢竟是空軍的事情,...(恕刪)


小弟是針對基隆TOM大大 沒有海空優 還要靠戰車打到底的發言回話罷了...
(沒想到第二篇竟然被回收了... )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