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nger823 wrote:研發改良IDF的延伸...(恕刪) 但idf的新版勢必要有意義至少"idf2"要能像前輩一樣在將來20年都是有效戰力沒有先進軍火商合作恐怕非常困難這也不見得是錢的問題就是了我覺得新的idf至少要有優質的超視距作戰能力+先進資料鏈+aim 9x與頭盔瞄準器這類近戰武器+有限的匿蹤能力(沒辦法小飛機勢必難做匿蹤)還有最重要的短場起降
除非老美不再軍售台灣,否則台灣自製戰機也不是很好的選擇~一來,台灣戰機市場小,除非自製戰機可以外銷,否則投入大量的資源從研發到驗證乃至於最後的量產,時間長之外,只為了百來架規模的需求量,投入的資本根本不划算。二來,做完空軍需求的數量後生產線就要關閉了,造成投資浪費。這些金額也許不到1/3就可以用買來的去滿足空軍戰力的需求,再者,自製戰機也沒有機會實戰驗證,也是很大的疑慮!自製最大的附加價值是建立自己的國防自製能量,但如果透過軍售的方式,以爭取後續工業互惠來建立自己的國防技術能量,也是能補足。為了喝杯牛奶去養一頭牛甚至建立自己的牧場,是荒謬的!!當年自製IDF是受限於老美剛與老共建交,除非現在到未來,老美正式表態不再軍售台灣,否則台灣自製大型軍工是不智的選擇!除非,台灣自製的軍火可以外銷,透過外銷來賺回原來投資的資源,不然,在無法外銷下,為了喝幾杯奶去搞一個牧場,真的說不過去~也不要再鞭凱子軍購,督促台灣軍購外再積極爭取在台建立工業互惠後續的後勤技術與能量才是焦點!這次若再購入F16,向老美爭取在台建立F16亞太維修中心,也是很好的方案!都是雙贏策略!
economic wrote:你說的這些,想改良的...(恕刪) 歐歐你誤會我的意思了我指的是Indigenous Defence Fighter這樣的哲學發展新款的小型用於空戰攔截的新機型就像是同樣的概念的"五代"或更可能的"四代半"吧
jeremylin wrote:F35目前絕對不是台...(恕刪) 波音的沉默大黃蜂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1.雙引擎,理論上失事率較單引擎戰機低了三分之一(這點對台灣很重要)2.雖然沒有S型進氣道,但是進氣道內有雷達波濾網一定程度的吸收雷達波3.優異的低速性能4.推力較超級大黃蜂提高20%,解決超級大黃蜂推重比不足的問題5.可選擇掛載匿蹤構型彈艙
所以才要利用歷年各項軍購機會,逐步向老美爭取一點一滴建立能力,在台灣逐步建立某機型例如F16的亞太維修中心也不是辦不到~目前台灣執政者對國防建立亞太維修中心並不積極,甚至連考慮也沒有,沒有心再怎麼容易的事也會做不到~ 這才是值得要鞭的重點而不是狂鞭凱子軍購~這完全是搞錯焦點!
economic wrote:第一我們沒有這方面的...(恕刪) 確實是沒有但跟波音或諾格之類合作也不是真的不可能(當然還是要老美點頭才是)小型戰機在搶攻其他小型國家應該還是有不錯的市場如果能用s70模式讓研發出來的機種由美國來外銷或許在商業上也能更好一些其實想了想剛剛提到那些插不多就是jas39ng嘛 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