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a wrote:應該是尋求更多的參數...(恕刪) 個人比較好奇的是,美蘇各國花了數十年累積下來的著艦技術.中共只花了幾年的時間就掌握了?連同甲板的指管通勤??....(發現甲板指揮人員的手勢和美軍有些類似?)難道之前網路上傳言,老共秘密挖了一批F14團隊的退役人員去.是真的?
hsm16800 wrote:個人比較好奇的是,美...(恕刪) 平台甲板都不同。。。著艦方式也不同。。。飛機設計也不同。。。攔截方式也不同。。。法國的戴高樂號。。。為了放美製預警機。。。甲板還修改加長。。。差點難產
長谷川J wrote:沒有掛彈喔??神風式...(恕刪) 現在應該還在收集數據...應該還沒到掛彈的階段....不過如果網路傳言是真的!!!我想日子不會太久!話說回來,少了蒸氣彈射設備.....好像真的會差很多!!!!
traon wrote:以J15這樣笨重在遼...(恕刪) 俄羅斯蘇-33測試,4噸燃油,六顆空空飛彈,95米起飛點起飛,滿載燃油,外掛6噸彈藥,飛機全重32噸,195米起飛點起飛,j--15跟蘇33同級,不存在滿載起降問題。
traon wrote:那為什麼俄羅斯放棄蘇-33.改較小型MiG-29K為艦載機(印度也選MiG-29K)? 俄羅斯新的戰術觀念評估,在庫涅茲佐夫號航艦上與其只配備18架的Su-33重型戰機,不如攜帶更多架的中型Mig-29K的整體戰力來的大。
traon wrote:那為什麼俄羅斯放棄蘇...(恕刪) 原因就在於印度先選了MiG-29K,Su-33的產線當時已經關閉且許多性能落後,重啟產線與改良性能的經費俄羅斯出不起,恰巧印度願意出錢改良與採購MIG-29,於是順水推舟俄國海航就一併買了,至於性能不足也就只好無視,貧賤部隊百事哀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