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0609 wrote:問題的關鍵就在這了!...(恕刪) 如果老共的垂直起降價高到F35B當然他們不會花這種錢但J18如果是便宜很多性能沒那麼好的接近美國上代AV-8B配上噸位價錢比航母少很多的兩棲攻擊艦是不是有可能呢畢竟老共不需要像美國一樣全球制覇
leomk2008 wrote:如果老共的垂直起降 ...(恕刪) 如果打算仿效J-31以外銷作為救命稻草,可能會遇到下面的問題:1.目前使用AV-8B的國家幾乎清一色都用歐/美的後勤體系,要為了區區十餘架戰機花大錢重新弄出一條中/俄的後勤線,整體成本換算下來恐怕不會比用F-35B便宜,這還沒算進這些國家大多數會採購F-35A,很多零件可以與空軍後勤通用.唯一有俄式後勤體系的只有印度,不過身為中國的死對頭,印度採購中國戰機的可能性比中樂透還低.2.由於中國本身不太可能採購,這勢必引起潛在客戶的高度疑慮,而且採購數量少意味著單價的提高,就算有膽大的凱子客戶願意買,價格方面能低到多少其實大有疑問,畢竟是全新的戰機,研發費用必然相當驚人.3.審慎觀察國際局勢,除了美國之外,其他有可能採購垂直起降戰機的潛在客戶,目前幾乎都沒有遠洋作戰的需求,反而幾乎都受到嚴重程度不一的經濟債務問題,也就是說就算沒辦法繼續佈署垂直起降戰機也不是不行,頂多就面子上不太好看而已,省下來的軍費多少還能緩解這些逼死人的債務,所以採購需求並不強烈,再考慮到上述後勤與單價的問題,我推斷也許他們更願意等待F-35.......
rrcorp wrote:但俄國可沒有能垂直起...(恕刪) 1.洛馬向俄羅斯購買YAK-141升力布局技術的所有相關資料,包含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尾部發動機的彎管結構.然後再以美國獨步全球的工業實力,將機體中段的發動機改為升力扇,其結果就是現在的F-35B.2.蘇聯解體之後中國對YAK-141出現了極大的興趣,所以從那時開始就一直謠傳中國將會山寨垂直起降戰機,十餘年之後這個謎團才有所解答,中國高度關注的其實是YAK-141的R-79-300發動機,該發動機技術在中國的某研究院被摸透,並且結合中方偷搶拐騙買來的其他新銳科技之後,被公開定型為WS-15,預計在未來將會是其主力戰機J-20的發動機.
jasonwu709 wrote:有疑問?j20非垂直...(恕刪) 不知道jasonwu709大注意到沒有,F-35B的發動機與F-35A/C是一樣的,與AV-8B只能使用專用的飛馬(F402-RR-406)發動機不同,YAK-141/F-35是用常規發動機完成垂直起降,請參考下圖:紅圈畫出來的地方就是R-79-300發動機,這個部分的與常規戰機不同的就是洛馬想要的彎管結構,前面藍圈則是RD-41發動機,F-35B在這個部分換成昇舉風扇,所以R-79-300發動機並不是只能用於垂直起降,去除彎管結構之後,俄羅斯如果想使用在別的型號的戰機也是可行的.
Yak-141是曇花一現的怪胎,中國未必想用那種巡航時有發動機閒置的構型,更別說技術上也不一定學得來。另外WS-15不是仿R-79的,你這奇葩的訊息從何而來?中國只會造騙騙人的殼,從他們持續進口關鍵部品就知道狀況了。要能不求人,大概再等十年吧!垂直起降一說,就跟他們在不知名鐵皮屋變出龍蕊一樣可笑。什麼吃透,自主創新,天啊...看到那麼多台灣人受誤導,實在很揪心
rrcorp wrote:Yak-141是曇花...(恕刪) 1.F-35B的昇舉風扇在飛行時也是閒置的呆重,這是垂直起降戰機的宿命,目前還沒有任何科技可以避過.2.這些消息來自於漢和之類軍事雜誌與大量的新聞報導,不敢說絕對正確但至少有所本.當然閣下如果掌握明確的事證可以推翻這些論點,也非常期待能夠貼出來與大家分享,教學相長對大家都有利.3.至於閣下對於蘇聯在上世紀60年代就有垂直起降機的基本常識一無所知來看,rrcorp wrote:但俄國可沒有能垂直起降的發動機,中國也買不到,本樓純屬偽命題! 閣下堪稱聰明睿智博學多聞,真是台灣不出世的經典奇葩,敝人與之相比確實差距甚大,佩服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