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tsai wrote:去年射擊連續失效的麻...(恕刪) 台灣的F-16自從7~8年前開始,執行空中戰鬥巡弋任務時帶的老早就不是AIM-7M,而是與老美同級的AIM-120C.....很多人說老美不賣好東西給台灣,但就空對空飛彈而言,台灣是東亞第一個獲得AIM-120C的用戶,未來也能獲得AIM-9X,AIM-7M是老美1990年代初期售台的,當時這也的確是美國海空軍得主力中程彈種...而AIM-7F自引進已過了快30年,擔負的也只是機場防空,你還要求什麼?
很好玩嗎? wrote:其實只要知道這些飛彈...(恕刪) 你寫這兩項不就是一種檢討報告?各類型的軍演,很重要的一個概念就是『驗證』,來證明我們事前的「紙上談兵」在「實兵操演」的時候能達成多少比率的目標。打飛彈的機會是很寶貴的,相信一定有很多單位針對當時天候、環境、訓練、、、、等等蒐集資料(數據越多越好),研討出一種適合我們操作的依據,這種經驗值才是我們要的,將來真要實戰至少心理有個底!最重要是體認『失敗是學習的動力』!多年前老共在對su-27戰機實施進階訓練時也發生了好幾次意外,當時還有些媒體用訕笑的語氣在報導這件事,其實內行的都知道「他們在進步」!
很好玩嗎? wrote:2.懈樹飛彈就把它想成陸基版的響尾蛇飛彈,屬於追熱飛彈。之所以會發生飛到其它地方是因為在第一枚命中目標之後,第二枚失去原本追蹤的目標,接著轉向追蹤其它高熱目標,比如說漁船、汽車、鐵皮屋之類的...,像是戰機用來躲避紅外線追蹤的熱燄彈就是依照追熱飛彈這個特性而設計的。...(恕刪) 中肯~ 只是台灣MIM-72飛彈的正名是"檞"樹喔~ "木解"小弟服役時累計看過十幾枚檞樹&復仇者打靶...只有兩次脫靶沒命中,一次是因為人員操作疏失導致IR裝備失效,一次是發射手太緊張操作程序搞錯導致靶彈飛走了才把飛彈打出去...另外聽說的一次是天氣太惡劣,不過我不在場不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