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二次大戰的電影怎麼都沒有德軍打贏的?


Morkel wrote:
那是希特勒個人決策的問題

跟德國軍方不濟沒關係

有一本書叫做「失去的勝利」,內容是德軍將領反省二戰中所做的決策失誤,
個人覺得如果不是希特勒扯後腿,而是尊重專業意見的話,
該打就打該退就退,保存精銳實力,德軍也不會敗的那麼慘,
希特勒為什麼就不學學英國人在敦克爾克夾著尾巴溜走的權變,
而是一昧的命令部隊死守,到最後有生戰力被全殲,而他還死不承認才糟糕,
難怪戰爭後期有人想辦法要暗殺他可惜沒有成功。

PSIR wrote:
有一本書叫做「失去的...(恕刪)


那本書是馮。曼斯坦元帥的回憶錄
台灣由星光出版社出版,分上下兩冊
美軍特戰部隊始祖-OSS戰略局特戰部隊,在歐戰戰場上未面臨德軍空降獵兵,和與英國SAS併肩作戰前,自認為是戰力最強的特戰部隊!被德軍空降獵兵打爆而且追擊差點全軍覆滅時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I come from the Republic of China,ROC Army AirBorne Paratroops 忠義驃悍 勇猛頑強

a750828 wrote:
美軍特戰部隊始祖-O...(恕刪)


特戰部隊的意思是進行非常規任務的部隊
或許個別士兵的戰技很強,但在常規作戰時未必能佔到多少優勢
德國傘兵當然是相當傳奇的精銳部隊
但在1944年市場花園戰役與馬斯河突出部之役時
德軍傘兵部隊還是被盟軍擊敗,儘管傘兵們表現得十分英勇
CCRen wrote:
或許個別士兵的戰技很強,但在常規作戰時未必能佔到多少優勢

久經戰陣的老鬼,不是初上戰場的小鬼可以比擬的!

引用wiki市場花園行動片段
現存僅剩3000個傘兵閒投散置在德國境內,此時都接到徵召令彷彿是德國已經開始動用的第一支後備部隊。[7]當他們抵達到阿爾伯特運河,是條 接近荷蘭國界的比利時運河,這裡正是盟軍想速佔柏林需經過的最快捷徑,可是當3,000位德國傘兵空降在此佈防時,他們都慌了:莫德爾元帥說:「新德國防線」,可是他們看到竟是空無一人、物!連個最基本的壕溝與防禦工事通通沒有,3,000位德國傘兵像發瘋似的沿著運河南岸日夜趕構建防禦工事,他們還不得不揹負破壞大橋古蹟的指控炸掉數條通往首都柏林的橋好阻滯盟軍攻勢,構工作戰辛苦還包括:堤防天然向北傾斜,在戰後克特·司徒登寫回憶錄感念當時傘兵弟兄的愛國表現及毅力效率及準確驚人。

兩個武裝親衛隊坦克師此時戰力虛弱,加起來兵力竟不足7,000人,勉強接近1個師兵力,他們接收自諾曼地登陸敗退下來的坦克,在即將面臨的戰鬥,武裝親衛隊第9坦克師甚至沒有坦克,且此師在Dieren地區的炮兵群竟沒有火炮;至於駐守在聚特芬與雷登市的武裝親衛隊第19及20裝甲擲彈兵團也沒有坦克;即便如此,上述武裝親衛隊部隊在偶爾聚集在阿納姆市郊,竟意謂他們還有3000名德軍傘兵助戰下,他們將以少數堪用的坦克、履帶裝甲車與衝鋒槍一起對英軍傘兵作戰。


引用wiki突出部行動片段
12月16日午夜剛過不久,112架Ju 52運輸機載著1,300名德國傘兵在一場強大雪暴中起飛,強風和視線不良導致許多飛機飛離航線,也使傘兵甚至最遠被投在離預定空投區12公里遠的地方。僅有小部分的部隊降落在靠近預定空投區的地方,即使是飛機距離預定空投區相對較近的傘兵也很多被強風吹離目標並使他們降落困難很多。

至中午時分終於有約300名傘兵集結,但若要對抗盟軍此軍力仍然太小太弱。馮·德·海德中校放棄了原定奪取路口的計畫,改下令他的部隊用類似游擊戰的方式騷擾附近盟軍。因為跳傘分佈範圍很廣,阿登各處皆通報有德國傘兵降落,這使盟軍相信德軍進行了師級的空投,結果造成很大混亂並使他們將部隊部署在後方而不是送往前線對抗德軍主力。

I come from the Republic of China,ROC Army AirBorne Paratroops 忠義驃悍 勇猛頑強

a750828 wrote:
久經戰陣的老鬼,不是...(恕刪)


的確如此
不過市場花園作戰,司徒登的第一傘兵軍團還是被英國30軍突破了
而打敗紅魔師,挫敗何洛克斯前進的,還是霍恩福斯坦師與佛洛茲堡師的黨衛軍裝甲兵

傘兵的功能就是空降突擊,如果將之視為精銳輕步兵投入在常規作戰中,其實是很可惜的,戰場上砲火不長眼,這些投入巨大資源訓練出來的精銳部隊跟那些普通兵卒一樣都會很快的被損耗掉
最近看了一部德語電影,有人用特殊磁場把納粹變成不死軍隊了,真有創意。

美國為什麼不拍一部 1940 年納粹橫掃法國直到英吉利海峽的電影?

那個時候德國裝甲師的推進速度直到 1991 年波灣戰爭時才被美軍打破。

PSIR wrote:
有一本書叫做「失去的...(恕刪)


因為撤退有違希特勒「亞利安人最強」的極右思想
德國傘兵一直都挺猛的,但是個人覺得最威的是在義大利聖卡西諾戰役中的德國傘兵,以少勝多拖延了數十倍的盟軍進攻,直到最後都打得很漂亮!
再燒下去,遲早換別人燒給我了>_<
所謂:成者為王,敗者為寇~
哪有拍盜寇者先前的幾次小成功的道理!
若是當時戰爭的結果相反,我想也是會有類似的吧?!
seize the day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