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台灣F16飛行員寫的 - 空用武器介紹--IR飛彈

孫浩彧 wrote:
現在的飛彈有紅外線影像+電子反制+龐大的計算能力,當然很難閃掉..(恕刪)


有時在想,那不就被鎖定後有超過80%機會被擊落?

看老電影時,演習時被鎖定等於被擊落,但沒看到演練如何躲閃飛彈這一段訓練

而近20年的戰爭不知空對空飛彈命中率如何?

畢竟現代飛彈應視做有人工智慧的一次性無人機,以前的干擾方式要能失效才對

花大錢設計高機動無匿蹤戰機應該是本益比低的,畢竟人的抗G力不如高機動飛彈

如果像非洲這樣的國家用破舊的米格21掛的是R73(AA-11)飛彈,在區域衝突中應該能驗證這樣的想法

當年開的是戰機、現在開的是飛行武器系統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現在飛機也有反飛彈武器的設計了

美空軍正式宣布研發雷射防禦武器 將配備所有戰術飛機

hx135cb750 wrote:
有時在想,那不就被鎖定後有超過80%機會被擊落?...(恕刪)

2000年後,俄式戰機被美式飛彈鎖定,擊落率大概超過 50%

反過來說,美式戰機被俄式飛彈鎖定,擊落率大概很低

畢竟飛機大,電子設備也多,有一定的反制能力。。。

跟飛行員的訓練與能力也有關。。。
這棟樓有好文章 好回文

我回想起以前F104G飛行前檢查時若有掛彈
咱還要拿手電筒在響尾蛇飛彈前晃啊晃的歲月

以前飛機閃得了飛彈
會不會是飛彈速度太快
受到物理慣性的限制
當飛機在適當的時機點進行閃避後飛彈只能往前衝徒呼負負而失去目標?




天天吃阿鈣 wrote:
這棟樓有好文章 好..我回想起以前F104G飛行前檢查時若有掛彈
咱還要拿手電筒在響尾蛇飛彈前晃啊晃的歲月

以前飛機閃得了飛彈
會不會是飛彈速度太快
受到物理慣性的限制
當飛機在適當的時機點進行閃避後飛彈只能往前衝徒呼負負而失去目標?.(恕刪)


剛好有飛行員,太好了,其實武器的開發商和使用者溝通是很重要的

就我的認知,飛彈就是一次性的用彈頭催毀敵人的無人戰機

以短程飛彈來說,響尾蛇的演進說明了發展的方向

早期飛彈並沒有微電腦那類的控制單元,只是憑著硬體電路動作

而且彈體也沒有像現在高階的飛彈能做出高G動作

現在不僅是彈體上有 像R77飛彈那類的向量噴嘴
AIM9X向量噴嘴
處理動
做上要做到一定的控制演算法也不是難事了,加上資料鍊的控制,對於後方的敵人,發射飛彈後,飛彈收到資料後,回頭

,再透過本身的尋標頭攻擊在後方的敵人

這樣也不需要在敵人飛機的後方才能發射飛彈了

可以想像一下,當您開F104G的時候,配的飛彈不需跟在敵人後方就能發射的話,對您真的處於空戰中的任務是否有很大的幫助?

簡言之,有點像主管和下屬,沒有下屬時要親自去做事,有不聰明的下屬就要替他設想做法,有聰明的下屬就能給任務後面由下屬去思考完成

====================
有好的飛彈系統,個人認為不需要再開發新的發動機和飛機,除非新的發動機和飛機是以減少訓練支出為目的而開發

目前印象中做為超音速載具的話,台灣有的飛機來說F5E系列應該是操做成本最低的,如果F16航電塞的下F5E的話,訓練成本應該較用F16訓練低才對,而F5E上面用的J85噴射引擎,當初是飛彈用的具有高推重比引擎,目前引擎還用在民航飛機上,不知台灣是否能自製?

以上的認知有錯的話煩請各位先進告知,謝謝

孫浩彧 wrote:
2000年後,俄式戰機被美式飛彈鎖定,擊落率大概超過 50%

反過來說,美式戰機被俄式飛彈鎖定,擊落率大概很低

畢竟飛機大,電子設備也多,有一定的反制能力。。。

跟飛行員的訓練與能力也有關。。。.(恕刪)


不知這類戰鬥中用的是否是較現代高機動力飛彈?

AIM-9X,AA-11一類的不知擊落率如何?
特別提到是飛行員寫的
還以為能看到詳解射擊包線與相關的戰術選擇.
結果果然還是很保密防諜的資訊程度...

孫浩彧 wrote:
現在的飛彈有紅外線...(恕刪)

若是指GAR-8初出場那次
那時代沒人見過AAM好嗎?被擊落的人連自己是被什麼擊中都不知道.

天天吃阿鈣 wrote:
這棟樓有好文章 好...(恕刪)

飛彈要命中其實就是一個要點---飛彈自己能不能跟的上對方的動作.
由於飛彈的火箭引擎多半只燃燒幾秒完成加速,接下來就要依賴這逐漸減少的速度與高度攔截目標
而這邊就會有個難點,怎樣的距離發射才是最適宜的?(不可逃逸區)
早期飛行員在瞬息萬變的空戰中很難快速知道這點,因此就只能靠經驗來打這些高價火箭彈(?)
而隨著知識與科技進步
飛彈的最佳射擊方式與範圍可以系統性的教授給飛行員
而機載射控系統也開始能提供各種資訊讓飛行員決定最佳發射時機

最早F-86射擊AIM-9B時只能聽響尾蛇小調,是不是在良好射擊區內得自己評估.
初版Mig-21射擊AA-2時更慘,只有鎖定跟進入射程兩個小燈號,剩下自己猜.
早期Mig-29時代發射前至少知道有沒有在射擊角度與射程內,但發射後多久會擊中要自己讀秒.
至於現代的就舒適多了
HUD上最大射擊距離最小射擊距離不可逃逸區全都列出來
發射後自動開始命中前倒數讀秒讓你知道多久時間後目標若還在就是飛彈失手了

至於飛彈科技也進步了
火箭馬達的進步推力更大射程更遠,速度快代表不可逃逸區更大.
新的飛行路線演算減少飛彈不斷轉向的次數以免過多耗損速度.
新的彈體設計減輕重量與阻力,固態電子科技大大地避免電路因高溫震動故障.
彈頭從以前的碰炸加高爆彈頭,直到最新的雷射近炸引信搭連續桿破片彈頭
各種新的尋標頭科技讓飛彈很難被干擾或誘開.
這些都讓飛彈變得越來越難對付.
別問我的名字,我只是個舊時代的幻影.
hx135cb750 wrote:
F-5E上面用的J85噴射引擎,當初是飛彈用的具有高推重比引擎,目前引擎還用在民航飛機上,不知台灣是否能自製?...(恕刪)

呃...都有IDF用的TFE-1024為何要用J85
推力
油耗
知識產權
自制能力
TFE-1024都遠勝J85這老物啊...
J85是渦輪噴射引擎,TFE-1024是渦輪風扇噴射引擎
後者油耗低很多,現在民航機上渦輪噴射引擎應該快絕跡了.

F-5E的操作成本低是因為上面什麼現代科技也沒有啊!
而沒這些設備根本無法訓練現代空戰需要的技能,當你把航電塞到跟F-16差不多時他也一樣不會便宜.

您要用F-5E構型再回去當教練機原廠諾斯洛普有在做了
準備參加美國的T-X教練機競標(要換掉老到不行的T-38)
N400NT

不過相對於其他幾家,它的賣點不是很突出就是(感覺不會得標的意思)
順帶一提的他用的動力是F404渦輪風扇噴射引擎,但沒後燃器,連帶的無法超音速
別問我的名字,我只是個舊時代的幻影.
這篇專業,作個記號~

有聽過俄製戰機要發射飛彈前,竟要開啟11道開關,才能發射導彈~

光是完成發射動作,敵方的飛彈大概都先砸過來了~

ASRAAM wrote:
飛彈的最佳射擊方式與範圍可以系統性的教授給飛行員
而機載射控系統也開始能提供各種資訊讓飛行員決定最佳發射時機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