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潛艦難的是整合
光是輪機、電池、導航、射控、瞄跡、武器及聲納的技術如果沒有~那就要向外國買~而且最好都一次都買到位再作整體設計評估
因為裝備的規格也影響到艦身的設計及用電量的消耗,傳統動力潛艦對空間及電力的要求都是很嚴苛的~
如果一個裝備斷貨要換裝備,而替代的裝備體積會重量有差太大,那可能就不能使用或要修改設計,而
一個修改可能整個電力系統及配重全都要改
所以台灣真的需要潛艦只有三條路:
1. 跟日本及西方列強一樣,自己發展技術,然後維持產業不中斷的方式每隔一段時間就造一條~~但有要燒光等同台積電好幾年營業額的勇氣及心理準備
2. 跟韓國、巴基斯坦、印尼、馬來西亞一樣,買人家完整的設計授權製造(順便建立自己的經驗)
3. 跟新加坡一樣,直接花錢買潛艦,然後建立維修保養的能力,然後確定以後可以買到新的船
否則~自行研發建造潛艦的經費絕對比蓋晶圓及面板廠的費用高
前一陣子老共的潛艇躲在美國第七艦隊的必經之路上埋伏 等到美國空母都過了 才浮出水面 美國人都嚇死了 之後才開始往西太平洋佈署
今天不做 明天就會後悔
就算今天人家賣你潛艇 結果不賣後勤 最後的下場 大家都看的到
德國潛艇的失敗在於 大量的反潛機彌補了保護船團的不足 在大西洋巡邏範圍增加 德國人沒地方躲
反潛機我們才該買 但是美國人也不想讓你知道他在哪裡 以免洩漏軍機給老共
John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