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mo333 wrote:另外,伊莉莎白平常巡航是用4台柴油主機要高速時才會用到燃氣輪機..(恕刪) 你還真說對 、只有降載。你貼的文章卻是人家問的說從冷機啟動。這是完全不一樣的,美國航母降載接市電,我還真不知道是誰供電給誰。航母從降載到升載短短的三四個小時,你的船要拖出舶岸,人員要上船,英國佬說的那些事情老美真的在意嗎?雖然我沒算過數量,但是猜測全球有一半的軍艦用的燃氣渦輪是LM-25000。老美想要用燃氣渦輪的話還會和你客氣?很顯然老美對舶岸出海這個時間很不介意,更何況還有一組備用機組。至於你說伊莉莎白是柴油主機為主?請問資料來源。你有看過所謂的艦用柴油主機嗎?那就是一般的來复式汽缸活塞主機,效率非常非常的低。做到極限大概也才20幾%效率而已。一邊是36%左右,一邊是20幾,相比差了快20%油耗。而且你這種說法是主次顛倒。伊莉莎白對外都是宣傳燃氣渦輪"電驅動"。請你再看看。
什么改水密舱之类毫无意义的话不用说那么多啊,挺没意思的,浪费版面和大家的时间,损害自己的形象。更恰当的类比我觉得应该是同为常规动力的小鹰级,肯尼迪号7800T船用燃油+6000T航空燃油+1800T武器弹药。它满排8万2,满编5480人,舰载机82架,可以对比辽宁号的数据来估算。不了解、不确定的事还是要多看书多学习,我也是。
損害形象??不是換個帳號就可以來了嗎?? 不需要形象吧??航空母艦需要快速啟動?? 這是甚麼意思??是要跟巡洋艦賽跑的意思是嗎??兩個噸位差好幾級, 航母需要一分鐘從 0 開到 30 節嗎??真的是雞蛋裡挑骨頭!!航母的接戰能力才是重要戰力與存活關鍵!!柴油航母擔心跑一跑沒油, 就要帶一兩艘油料補給艦隨身; 那個可是完全無武裝跟滿載爆炸性油料的補給船,如同那個被魚雷擊中的油輪一樣, 油料補給艦被攻擊爆炸, 那也是很可觀的!!油料補給艦被炸, 柴油航母不就只好回航, 免得回航都沒油, 只能在海上漂!!這樣不就把整個作戰戰術行為都打亂了??所以這是致命缺陷!!
天啟四騎士 wrote:什么改水密舱之类毫...肯尼迪号7800T船用燃油+6000T航空燃油+1800T武器弹药。它满排8万2,满编5480人(恕刪) 大哥,你真固執吔問題你舉的例子又打你臉人家比你大2萬噸空間,才有這麼大容量你大遼沒人家噸位,還要和人家有相同空間放油,放彈藥把01當笨蛋,還能唬爛下去?真的要吐血
john1801 wrote:大哥,你真固執吔問題...(恕刪) 总是“打脸、唬烂”之类的,好累啊。友好讨论而已,不必着急上火、上纲上线。看两者的尺寸对比,辽宁号人员少3500,舰载机只有一半左右,机库和人员舱差别应该挺大的。但归根结底,这版上应该也没谁有权限能看到结构图,缺少直接证据,所以说不清啊,单纯讨论而已。
nomo333 wrote:我貼給你看的那段英...(恕刪) 如果參考 marine propulsion 的wiki 內容後, 會有更清楚的理解.船用發動機組的選擇是多方考量的優化結果, mechanic performance, thermal performance, economic, fuel flexibility, storage safety,.... gas turbine 的整體效率高, 但對燃料的選擇彈性低, peak performance 的轉速高, 在啟動前需要一個小引擎來帶動; 相對的 diesel engine 在低速時的扭力大, 雖然整體效率沒有 gas turbine 高, 但燃料的選擇彈性高, 使用重油的經濟性高(thermal value/US$), 但因重油黏稠度高, 所以啟動前需先行預熱.RN Elizabeth 的發動機組採用 2 × Rolls-Royce Marine Trent MT30 36 MW (48,000 hp) gas turbine 和4 × Wärtsilä 38 marine diesel engines (4 × 16V38 11.6 MW or 15,600 hp) 所以應該是以 gas turbine 為主, 但在巡弋時考慮經濟性, 會使用 diesel engine.Combustion Engine vs Gas Turbine: Fuel Flexibility-----------------------------------------------------------------------------緊抓著遼寧號的油耗做文章有點像在打稻草人靶, 因為所有的參數在艦艇設計定型後就已經決定, 但系統性對抗要觀察的是相關的訓練,週邊配套艦艇是否跟上.此次遼寧號的西太演習, 是軍迷一個很好的觀察重點; 除了觀察遼寧號在中期改裝後的效率外, 更要觀察五萬噸級綜合補給艦901型呼倫號; 從時間點來看, 2012年遼寧號下水, 2017年901型1號艦下水, 最近2號艦下水, 顯見 PLAN 並沒有像外界所認為的忽視相關的艦隊油耗補給問題.
TW Energy wrote:美國航母降載接市電,我還真不知道是誰供電給誰。..(恕刪) 我對這段也頗為疑問尼米茲級航發電量6.4萬千瓦(不計柴油發電機)福特級更是20萬千瓦以較普遍的尼米茲級來說就算進港艦上部分設備停機,總也還要消耗個至少3萬千瓦這個電量要從港灣設施傳送到船艦,少說也是高壓電塔等級的纜線這不是家用插頭,隨手可以插拔,沒事搞這麼大工程整個就是不合理而且,港灣供電系統沒事有這麼大餘裕可以給航艦消耗?這應該只有進塢大修,依規範反應爐停機時才可能發生的場景
duran1144 wrote:如果參考 marine...(恕刪) Sorry,我有點問題與你討論一下伊莉莎白女王級動力系統組成RR MT30X2 36MW(48000馬力)Wartsila 16V38BX2 11MW(15000馬力)Wartsila 12V38BX2 9MW(12000馬力)總輸出功率在108MW(約145000馬力)以上,用以驅動發電機其中80MW用於驅動四具GE生產的先進感應電動機(單機功率20MW),兩具可串聯或單獨驅動一軸OK,以上面配置,全功率輸出來看除動力系統80MW以外的各項系統用電量需要108-80=28MW再以你提的"柴油機推進"進行15節的經濟巡航此時柴油機總輸出40MW,扣除28MW其他系統用電,剩12MW可以給電動機對比最大船速26.5節時電動機消耗80MW(108000馬力)12MW(16363馬力)可以讓電動機推動7萬噸跑15節?也許可以,我不知道至於並聯低輸出運轉的MT-30應該是不可能,燃氣渦輪低速油耗差,這樣反而耗油還是一台MT-30並聯若干台低速運轉柴油機(柴油機高轉速油耗差)呢?這裡你的看法會是如何呢?指導一下唄,謝謝
Daniel Wen wrote:Sorry,我有點...(恕刪) 我也不是這方面的專業, 但嘗試以我理解的方式來說明;若有缺失之處也歡迎網友指正.1. 系統設計會預置相當的容餘空間 (allowance capacity).2. 軍艦的供電系統考量緊急情況, 往往會是 grid-system, 只是現在由於半導體技術的進步, 系統設計由 AC-grid, DC-grid, 進步到 AC-DC-grid. HMS Elizabeth 採用 IEP 就代表會有儲電裝置作為緩衝,所以應該參考 IEP 的輸出入規劃來推論會比較適當 . 你推論的第二種方式"一台MT-30並聯若干台低速運轉柴油機"比較可能.所以馬偉明的研究成果才會在對岸那麽受到重視.下面資訊或許可以作為參考Integrated electric propulsion Reference 1 Dr. Timothy J. McCoy and Dr. John V. Amy Jr.的論文值得細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