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銀樣蠟槍頭的中國中華神盾


Henry_S wrote:
大陸首艘國產航母桅...(恕刪)


裝頂板雷達的目的顯然就是當346A的備份,說難聽一點就是因為346A還是不穩!
Henry_S wrote:
装顶板雷达的目的显然...(恕刪)
服了,顶板的作用除了补充外更多是平常训练的费用节约和对相控阵雷达的损耗控制。雷达不可能24小时开机,而且相控阵雷达的耗电和元件损耗都要考虑。照你这么说欧洲那一票顶球加平板的也是相控阵垃圾了,052cd20多条都顶着八木怎么说?
纯粹是雷达补充和日常训练使用也能脑补出性能不稳定。
Henry_S wrote:
裝頂板雷達的目的顯然就是當346A的備份,說難聽一點就是因為346A還是不穩!


可見你對共軍根本不了解
技術不穩一般會造1或2艘進行測試,如052C,054
穩了以後才會批量建造

另外,阿利伯克上的pesa是24小時連續開機?你哪來的信息?
中國百度上寫
红旗-16是解放军装备序列中第二种在设计之初就考虑了陆海通用的防空导弹(第一种是红旗-61)。据称其弹体的设计参考了俄制SA-N-12。导弹采用主动单脉冲雷达制导;由于它使用火阵雷达能同时制导多枚导弹对付不同目标。红旗-16的作战目标为战术飞机、反舰导弹、战术空射型导弹、直升机和无人机。有主要担负舰队防空系统中的近程防御任务,可以在中低空范围内对抗大规模现代武器的空中袭击和导弹攻击。这样也同时
红旗-16防空导弹随530徐州号护卫舰入役公开 [2]
弥补了中国海军052C型驱逐舰上安装的海红旗-9远程舰空导弹最低射高只有50米的缺陷。这对于中国海军舰队防空网的近程防空能力将得到很大提高,特别是在对付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的抗饱和攻击方面弥补了中国海军的现实差距

前面提到052C還要靠054A上的HQ-16保護,那我們也來看看這個飛彈的性能
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在2012年11月珠海航展期間受訪時表示:
HQ-16可有效對付飛行速率2.5馬赫以內的小型目標、飛行速率300m/s而高度50m的巡航導彈,可用來對抗敵方的 防空壓制攻擊(Suppression of Enemy Air Defenses,SEAD);測試顯示HQ-16A典型目標的脫靶量普遍在2公尺以內,單枚導彈對飛機類目標的殺傷概率達85%、對巡航導彈類目標殺傷 概率為60%。

054A與上面的HHQ-16面對反艦飛彈的攻擊,它的防衛能力可能就不是那麼樂觀,主要是它的作戰系統與052D不是同一等級,因此它的反應速度比較慢,雷達的雷情分析及空中威脅的追蹤也差很多,最重要的是HQ-16的性能,可有效對付飛行速率2.5馬赫以內的小型目標、飛行速率300m/s而高度50m的巡航飛彈;測試顯示HQ-16A典型目標的脫靶量普遍在2公尺以內,單枚飛彈對飛機類目標的殺傷概率達85%、對巡航飛彈類目標殺傷概率為60%。
所以它對雄三反艦飛彈的攔截成功率將是幾乎0分!! 但是對雄風二反艦飛彈就有較好的攔截率(也只有不到60%)!最後還是要靠1130近迫防禦系統彌補防空飛彈的漏洞,如果是早期054A型號裝用的是730近迫防禦系統,大概就準備要棄船了! 自己都保不住,怎麼保052C/D與登陸艦?

所以老共登陸船團要想面對台灣雄二/雄三的攻擊,真是悲哀了!

Henry_S wrote:
裝頂板雷達的目的顯然就是當346A的備份,說難聽一點就是因為346A還是不穩!

這個説法就太武斷了一些。高位放一部較輕便的警戒雷達是比較常見的設計,遼寧號有頂板雷達,新造這艘繼承設計而已。畢竟不是核動力,還是需要能耗/效能比較高的值守方案,不得不說是比較務實的。
同樣也是彌補艦載預警機的短板,直升機預警機綜合效能畢竟還是不如E-2系列。

阿利伯克和提康德羅加艦同樣也安裝過備份警戒雷達,縂不能說“AN/SPY-1就是不穩”吧?至於後面連續撞坏兩艘神盾艦,更説明了AN/SPY-1並不是隨時隨地24小時開機的。


Henry_S wrote:
中國百度上寫...(恕刪)

百度上的資料修改起來不要太容易,可信度就算了。即使是01上的左岸軍事迷也極少去引用百度的資訊。
何況網絡媒體本來就是有吹捧的也有貶低的,自由度比較高。針對性的只去轉貼貶低部分或者是只去轉貼吹捧部分,在01估計都沒有什麽說服力吧。


另外再補充一點,遼寧號安裝了346雷達,艦上卻沒有匹配的遠程或中程防空飛彈。因此業内推測老共海軍最晚在2012年時已經具備了成熟的A射B導能力。也同樣是從2012年起,老共開始大量建造ASEA盾的各型艦,直到今天建造速度都沒有降下來。
Modingnuo wrote:
另外再補充一點,遼寧號安裝了346雷達,艦上卻沒有匹配的遠程或中程防空飛彈。因此業内推測老共海軍最晚在2012年時已經具備了成熟的A射B導能力。也同樣是從2012年起,老共開始大量建造ASEA盾的各型艦,直到今天建造速度都沒有降下來。..(恕刪)


遼寧見上有052C結果就沒裝頂板雷達,這不就證明一切,不然為什麼不給他也裝一個!
百度不用信,HHQ-9有不足的問題又不是只有百度在講,至少三個國外媒體有同樣的批評,你要相信中國一定強也是你家大事,我們台灣人會取更客觀角度看這件事。

美軍的提康德羅加級的巡洋艦是用SPY-1A配上SPS-49。SPS-49當備份以免SPY-1不穩,結果到勃克級就只有用SPY-1D,SPS-49就省了,當然是因為SPY-1D經多年研發,非常穩定,不必再用備份。

Henry_S wrote:
遼寧見上有052C結果就沒裝頂板雷達

語病有點嚴重,抱歉不是很清楚你的問題是什麽,只能猜測着回答一下:

遼寧艦也有頂板雷達(警戒)+346雷達(主力),這個隨便google都有圖片,所以001A(002?)繼承了同樣的設計--頂板雷達(警戒)+346A雷達(主力)。整個升級脈絡是很清楚的,沒有大跨步發展,可以說是保守+務實。

加一台功耗較小的警戒雷達,一是節約能耗,這是非核動力需要考量的。二是彌補預警機的能力,畢竟目前還沒有共軍版E2。

再加上我前面整理的051C-052C-052D的建造歷程,可以推出346A是沒有重大問題的。(346A有問題,那2012年之後的052D就不應該連續建造,而是像052C一樣等上好幾年再續建)

Henry_S wrote:
HHQ-9有不足的問題

這句話我認可,而且“不足”兩字用得很好。同樣套用到“SM-2/3/6有不足的問題”,或是“S-300/400有不足的問題”都是客觀成立的。

如果能具體指出來是哪方面的問題,我們也可以繼續一一討論。

Henry_S wrote:
美軍的提康德羅加級的巡洋艦是用SPY-1A配上SPS-49...(恕刪)

提康艦配SPS-49可不是因爲SPY-1A不穩,主要是由於當時美海軍的全球警戒體系還不完善。發展至今美海軍已經有了衛星+艦載預警機+全球軍事基地預警,並且可以通過CEC整合信息,因此SPS-49的警戒能力就不是那麽重要了。勃克級以有限的噸位和體積承載90多個VLS單元,自然在其他方面是能省則省了(提康艦後來也拆除了SPS-49)。052C和052D也是同樣的考量所以沒有再加裝類似SPS-49的備份雷達。

但遼寧艦和001A不同,在藍水區域老共並沒有體系優勢(沒有海外基地也沒有共軍版E2)。同時頂板雷達的重量對6万噸左右的航艦負擔並不大,所以加上了。

同時美軍也承認SPY-1功耗很大,如果全程開啓則提康艦的續航行程會減少2000海里左右。這對常規動力的航艦也是需要省下來的。
抱歉是我腦袋短路了,打錯了! 我部分同意你的分析與看法,我來解釋我的觀察
346A出現的時間點與346解決大部分問題似乎一致,但是遼寧艦當初下水時選用346而不選用346A這個狀況可以推測那時346A一定並沒有進入一個穩定的狀態,即使你說052D一造就是十幾艘中間沒有停過,這並不代表346A沒問題,你應該也很了解,老共在新的軍武上是很敢使用新科技新設備,但是新設備往往並沒有即時研發完成,對於不同的設備選用的考量就在領導人的想法,052D畢竟還是有517B雷達當備份,如果346A真的掛了,517B還可以頂上用一陣子! 但是你看看055上就只有一個長程對空雷達346B,那個X-band不能當備份雷達因為他的距離只有200-220公里,這可以很確定346B的穩定性相對於346A是好多了。當然現在001A選用346A也意味著346A的大部分問題都解決了。

但是老共常常用服役驗收與除錯新裝備的作法,我是非常不敢苟同!

另外我有看過一個報導,當初提康德洛加艦會以SPS-49搭SPY-1的原因是當初SPY-1A剛服役時只能做到250-280公里的掃描距離,SPS-49可以彌補距離不足的問題,很快的神盾系統的軟體把問題解決掉是距離增加到350公里,然後到很後期延伸到380公里的。
從這個報導也可以推斷當初346可能距離也只有250-300公里,軟體濾雜訊與減低旁波等等運算調整慢慢才能延伸距離。而S波段的對海掃描與濾波一直是一個問題,所以這一類軍艦都有面對反艦飛彈的不同挑戰,老美用X-band的照明雷達去鎖定反艦飛彈與小艇,後期更有專門對付快速小型目標的AN/SPQ9B雷達來彌補SPY-1D的不足。

AN/SPQ-9B採用一具輕量化雙面反射式接背陣列天線(Lightweight Back-to-Back Slotted Array Antenna),天線長2.35公尺,寬0.76公尺,重537.5公斤。操作波段為波長短、精確度高的X波段。最大偵測距離37公里,最小使用距離137公尺,對3萬碼外(27.4公里)雷達截面積1平方公尺的目標發現概率約90%。

AN/SPQ-9B具備窄波束、高資料處理能力和脈衝都卜勒處理技術,可同時搜索與追蹤不同的空中、水面目標,並具極佳的雜波抑制性能,顯著改善在面臨嚴重背景雜波與敵方金屬干擾絲情況下、低空偵測追蹤低雷達截面積掠海反艦飛彈的能力。

老美用這個AN/SPQ-9B來彌補S波段雷達的低空性能與小目標性能不足問題,很明顯的052C/052D一樣會有此問題,只會更糟糕!

Henry_S wrote:
346A出現的時間點與346解決大部分問題似乎一致,但是遼寧艦當初下水時選用346而不選用346A這個狀況可以推測那時346A一定並沒有進入一個穩定的狀態

這個分析有道理我也部分贊同,按我的推論應該是:“遼寧艦2012年服役時,346A不能保證是穩定的狀態”。但和我後面的分析並不矛盾。

遼寧號安裝346雷達是2011年5月,服役是2012年9月。而346A雷達首次安裝是在2012年底了,安裝346A的第一艘052D服役是2014年4月。

一個2014年才首次服役的新雷達,自然不會在2012年時安裝到遼寧艦上。同樣在2012年甚至2014年都不敢確定346A是否穩定,畢竟人不能預知未來,沒用過的東西總是有風險。即便強大如美軍,也在先進的朱姆沃爾特和福特級上幾經掙扎,迄今爲止都未能進入穩定服役的狀態。

Henry_S wrote:
老共在新的軍武上是很敢使用新科技新設備

這一點我持不同意見,至少在老共海軍發展中,是新進和保守共存的。比如2004年新建052C時,仍然保守的備建了兩艘051C;比如2012年時第二批次的052C和第一批次的052D同時建造互為備份;比如055仍然保守的選用112單元VLS,而沒有去爭搶128單元以上的“第一”名頭;比如第一艘國產航艦仍是copy改良版的滑躍式,而不是像法國一樣急衝衝造核動力彈射型。

老共海軍裝備由於歷史欠賬太多,所以追趕的過程自然要走一些捷徑,但綜觀其發展歷程,還是一步一步比較務實的。速度雖然快(其實也不見得比美軍冷戰時的發展速度更快),但也符合客觀規律。

Henry_S wrote:
052D畢竟還是有517B雷達當備份

517B算不上備份吧,只是警戒作用,其米波性質更類似于勃克級的SPS-67。精度上很難用作防空導引。

Henry_S wrote:
當然現在001A選用346A也意味著346A的大部分問題都解決了。

另外我也同樣認爲即使第一次批次的346A有一些的問題,後續再回去升級改進也應該是較簡單的。如同美軍改進SPY-1A,提康艦還能再戰幾十年。

Henry_S wrote:
AN/SPQ-9B採用一具輕量化雙面反射式接背陣列天線...(恕刪)

AN/SPQ-9B從DDG-118之後才計劃安裝到勃克艦上,而這艘艦目前還在建造中,沒有下水。也就是雷達還沒有安裝。

確實有分析說美軍為了更精確的應對掠海小目標才研發了AN/SPQ-9B,但並不是說SPY-1D就沒辦法處理了。相信美軍的軟件能力是可以通過升級SPY-1D來處理海面雜波的,不然所有勃克艦都要等着挨打了。只是SPY-1D在處理的時候可能需要分配更多能量,這樣防空警戒的能量波束就要大打折扣了,因此美軍希望第二部雷達來專門處理掠海目標,把SPY-1D釋放出來。(本段為各方的專業推測,沒有美軍的官方實證)

這時就體現出052C/D帶一部517B雷達的好處了,即使346/346A集中波束去處理掠海目標,仍然有517B可以做遠距離對空警戒。

當然我也同意勃克艦面臨的問題,很可能052C/D也會頭痛。如果後續美軍的老艦全都加裝了AN/SPQ-9B,那才證實了相位陣列雷達有這樣的嚴重缺陷。

不過055先于DDG-118下水了,X-band雷達看上去和AN/SPQ-9B設計思路有所不同。這個就需要等待時間來驗證哪一部更好用了。
  • 2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