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台灣為什麼做不出核彈?

chrischenslayer wrote:
等你們台灣能找到一塊離人口稠密區100公里以上,擁有充足電力和水源供應,
地基無斷層和地震帶,面積超過100平方公里的地區,來建設濃縮鈾工廠,
再來吹牛

誰跟您玩鈾-235?
不能不明白
April9999 wrote:
其實我1998年去北京大學晃了一圈
有些廁所還是沒有門

不早講
早知去觀光

現在不可能了啦
我叫林長青 家住臺北市中山區 電話0921603661
BigMac4Diet wrote:
你一個人傻笑不停的時(恕刪)






哥笑了

半導體產業有 IC 設計 IC生產 IC 封裝 IC測試

而晶圓代工只是半導體產業的一部份








farmer3000 wrote:
誰跟您玩鈾-235?(恕刪)


哥笑了

在天然礦石中鈾的三種同位素共生,其中鈾235的含量非常低,只有約0.7%。只有把其他同位素分離出去,不斷提高鈾235的豐度,它才能用於製造核武器。這一過程也就是我們通常所稱的“濃縮”。在鈾濃縮的工藝方面,現在主要的濃縮方法,主要包括三種,即氣體擴散法、離心分離法、鐳射分離法。
  
氣體擴散法是是美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發展起來的工藝。由於氟元素只有一種同位素,所以採用氣體擴散法時,先將天然鈾製成六氟化鈾氣體。精製、提純後的六氟化鈾氣體,由壓縮機驅動通過多孔擴散膜。氣體擴散機上最關鍵的部件是擴散膜。擴散膜上每平方釐米的面積內,有幾億個直徑約十萬分之幾毫米(接近納米級)的微孔。鈾-238與鈾-235組成的六氟化鈾氣體分子,有微小的品質差別。用壓縮機強迫這些氣體通過擴散機裡的擴散膜時,鈾-235組成的氣體分子由於輕,每一次通過擴散膜的比例,比鈾-238組成的氣體分子通過的比例略微大一些。每一組擴散膜組成一個分離級。但是,每經過一級擴散,鈾235的濃縮度增長係數為1.0043(增加千分之4.3)。要經過相當多級的擴散分離,才可能獲得濃縮的鈾。例如,六氟化鈾氣體,要在上千台串聯起來的離心機裡,經過上千次離心迴圈,才能濃縮到3%的豐度。如果要將濃縮度提高到90%以上,則要經過4000次以上的分離迴圈。而且氟化物的腐蝕性很強,數以千計的擴散級要消耗大量的貴重材料,運行時消耗的電力也非常驚人。
  
公斤分離功、噸分離功,都是衡量分離能力的單位。一噸分離功,要消耗250萬度電。要從5.48噸天然鈾中分離出一噸3%濃縮度的鈾,並要求尾料中鈾-235濃度為0.2%,至少需要4.306噸分離功,相當於1077萬度電。一座百萬千瓦級的核電站,每年約需要30噸3%豐度的低濃縮度核燃料。以上面的資料計算,如果用氣體擴散法生產這些低豐度的核燃料,則需要消耗3億度電。
  
   生產1公斤武器級鈾235需要200噸鈾礦石。如果要將天然鈾濃縮到90%以上的豐度,達到能夠製造原子彈的標準,則需要天量的電力。生產一噸90%豐度的濃縮鈾,需要20萬噸鈾礦石,至少需要226.67噸分離功,相當於消耗5.67億度電。僅僅是這筆電費就高達5000萬美元以上。這還不算建設鈾濃縮工廠,和巨額的設備投入。
  
濃縮時消耗分離功的多少,與原料、尾料及產品中鈾-235的含量及產品數量有關。原料和尾料中鈾-235含量越低,產品中鈾-235濃縮度越高,產品的數量越多,則需要的分離功越大,反之亦然。
  
目前美國有橡樹嶺、帕杜卡、朴茨茅斯三個擴散廠,年分離能力17000噸分離功,相當於年產90%高濃鈾75噸,或3%低濃鈾3900噸。很顯然,如果我們要建一個生產能力為每年一噸分離功的擴散廠是不經濟的。由於擴散廠分離級多,所以要年分離能力達到五千到九千噸分離功的規模才經濟。這樣大規模的擴散廠,建設週期十多年。現在擴散法正逐漸淘汰,美國已於1985年關閉一座擴散廠。
  
作為第二代濃縮鈾生產方法的離心法,目前正在發展之中。離心法是將六氟化鈾氣體通過高速旋轉的空心圓筒。當圓筒直徑為十釐米時,每分鐘轉速達六到十萬轉。在如此大的轉速下,稍重的鈾-238組成的六氟化鈾氣體分子,由於離心力大而聚集在筒壁附近的較多,稍輕的鈾-235組成的氣體分子,則較多地集中在筒中央區。生產3%濃縮度所需的串聯級,只及擴散法的幾十分之一,大約是幾十個。因而電能的消耗大約是擴散法的十分之一,經濟規模也只及擴散廠的十分之一,所以建造週期短,可以在決定建造核電站的同時開始建造離心廠。
  
離心法的主要問題是,高速旋轉的離心機使圓筒離心力大。由於材料的限制,離心機尺度不能太大,它每台的生產能力遠低於擴散機。在相同生產規模的情況下,離心機的數量比擴散機多幾十倍以上。因而投資比相同規模的擴散廠高30%,而且離心機容易損壞。但由於耗電少等原因,產品成本比擴散廠仍低30%。離心廠的尾料中鈾-235只占0.1%。七十年代初,離心法已在歐州建廠。美國計畫在朴茨茅斯建造的第四座擴散廠,1977年也當機立斷改為離心廠,設計的年分離能力為8800噸分離功,超過前三座總和的一半。
  
被稱為第三代濃縮法的鐳射法,目前發展很快,有取代離心法的趨勢。鐳射是一種單色性很強的人造光源,波長分佈範圍很窄,方向性很強,能量非常集中。鈾-238與鈾-235原子核的品質不同,因而原子核外的電子殼層結構也有細微的差別。這種微小的差別,使它們能吸收不同波長的光。用鐳射法濃縮鈾,就是以特定波長的鐳射,有選擇性地激發鈾-235的原子或分子,然後再用物理或化學方法,將它與未受激發的鈾-238分離。與此相適應,有原子鐳射法和分子鐳射法。美國現已選定原子鐳射法建立中間試驗工廠。理論上只需一次分離,就可以將鈾-235和鈾-238分開。因而鐳射分離廠占地面積小,它的每單位分離功的基建投資和電能消耗只有擴散法的十分之一,它濃縮後的尾料中,鈾-235的含量只有0.03-0.1%。和擴散法、離心法相比,鐳射法的生產成本最低。美國能源部己作出決定,跳過離心法,集中力量實現鐳射法的商用。因此,朴茨茅斯離心廠部分投產後又停了下來。和美國類似,法國和其他一些國家也已採取措施,打算將鐳射法作為主要發展方向。
chrischenslayer wrote:
哥笑了

講點您不懂的!
台灣造核武,被老美封的是啥? 反應爐嘛對吧!
所以呢? 台灣走的不是鈾-235,懂了吧。
不能不明白
chrischenslayer wrote:
哥笑了

半導體產業有 IC 設計 IC生產 IC 封裝 IC測試

而晶圓代工只是半導體產業的一部份


所以中國出口IC大宗是在半導體產業中低端的"封裝成品",這種數字拿出來獻寶,你不覺得擔心,反而笑開懷?
larry-han wrote:
惟二沒去的就是韓國瑜跟洪秀柱
所以洪被臨時換掉
韓就算派他老婆去也沒用
會有第三方出馬分散票源
只要不宣示,老美不會讓你當選的,手法很多,台灣人很好操控的!

我記得韓國瑜在當選市長後去美國一次,後來總統大選前本來要去美國後來取消,改由老婆代打,能量就大減了,我也很納悶韓國瑜為什麼在選上市長後要跑去大陸跟共產黨員官員握手,這樣很容易被貼上舔共的標籤,枉費辛辛苦苦累積的政治能量,他去新加坡、馬來西亞賣水果我覺得沒問題,但台灣跟老共做生意是要拿主權來換的,所以他把高雄市府團隊都帶去大陸的時候我就覺得不妙了,因為美國不可能容許第一島鏈的防線出現台灣這一個破口,那對美國是滅頂之災,只能說沒看清楚情勢,可惜了。
FARepublic wrote:
恩 没错 这是我的自...(恕刪)

沦陷区这烂你还待着干嘛,赶紧回你的美好呆丸啊
东方不败-西方变态 wrote:
沦陷区这烂你还待着干(恕刪)


放心放心 這一波撤資的也有我 快了快了

記得吃草吃一年歐 明年再來回我
FARepublic wrote:
文化素質 是 台灣 與 中國 差距最大的一塊

我以前研究所的時候同學就不少體制內二代甚至三代 都說同一句話 中國硬體起來了 軟體沒跟上

大陸的文化素質和台灣會有極大差距的原因是在於過去國民黨政府遷台後在教育方面一直保留中華傳統文化的思想,以國家的力量推行文言文教育,聯考也要考文言文,所以教改以前的台灣人國學素養普遍比大陸人好,成語、唐詩朗朗上口,出口成章。

而大陸則是批孔揚秦,搞文化大革命,幾乎消滅傳統的中華文化,文革之後出生的大陸人,普遍看不懂文言文,無法從古老典籍中汲取智慧為己所用,台灣每年都有祭孔儀式,延續從堯舜禹湯一直傳到現在的道統,而大陸呢,可能還要偷偷的辦,因為集會人數太多會被鎮壓、拆廟,共產黨如果尊孔子為至聖先師的話就是打自己的臉,承認過去的政策是錯誤的,所以只能死撐下去,台灣、大陸對傳統文化的態度一來一回就造成巨大的落差。
  • 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