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rek2025 wrote:
新加坡是被馬來西亞迫(恕刪)
美國、印巴地區、大馬脫英、菲律賓脫離美國獨立呢?
中國亦在蘇格蘭獨立公投中企圖支援獨立派,借當地華商辦沖繩獨立組織,中國只是個雙重標準的偽君子。
peterpan200206 wrote:
道聽途說是你,拿中國自己的論點、對着親歷其境者撒謊、長篇大論說教,說了一堆廢話而且完全無重點,還抵賴責任全在對方,典型中式八股文。
中國選擇性承認條約有效性已不是中英聯合聲明一項,在國際法庭判決上、入世承諾上、甚至到解放軍在南蘇丹部署的兵力上。
好喇,入正題喇!你認同中英聯合聲明失效論,那條約可有列明失效日期、有效時間、或者失效的條件?英方同意嗎?又為何早陣子香港社運期間,英方提出給予BNO(英國國民海外護照)持有港人居英權,中國又忽然指英方違反中英聯合聲明呢?說好的聯合聲明是歷史文件、恐嚇港人留地不留人呢?
香港科技產業上,97之後因外人不相信中國,香港在這方面的競爭力比97前已打了折扣,但第一任行政長官(市長)董建華,先將後來變成中國半導體之父的張汝京氣走,之後將數碼港變成房地產項目,科學園變成失敗的商廈項目、中藥港就沒有然後了。
peterpan200206 wrote:
立法會的民主派、大學的學者指香港科研GDP佔比長年都低於0.2%,甚至清華大學一年的經費都多於香港八大院校總和。要求港府補助科研項目,否則會被鄰近地區超越(鄰近地區是2-4.x%),結果董建華裝瞎,空降的曾蔭權就聲稱金融業可以養活1000萬人、甚麼都不肯做,之後的梁振英好政治鬥爭、到後期自知不能連任就拋出願景給下任接棒,現在的林鄭月蛾,一上任已說明科研成果會交中國,大學要職由中國留學生和教授負責,而且科研GDP佔比亦僅加到0.8%。而反對香港發展產業的反而多是藍營,早年香港連想搞垂直農場、海水化淡廠、甚至新發電廠,是建制派在自己控制的論壇製造輿論反對的,完全與主流民意相反,人家舉新加坡比僅香港一半大都可以做例子,他們會說新加坡是國家、香港不是。
講白一點,中國一直在閹割香港的自主能力來消滅香港的獨立性,將香港變成無法自己生存、所有方面都要完全倚賴大陸的普通的中國城市,近兩年是變本加厲,很多港資都「被自願」將自己的業務出售給中企,包括前特首兼船王董建華的家族企業(董氏不想出售),本來廣播條例規定不能出售給非港資的電視台,還引入中國同股不同權的做法,本來偏中立的報社,房地產發展商、建築公司,明知經常出問題仍堅持多次向中企採購列車等等。台灣「回歸」中國後,產業鏈、房產、醫療產業、公共交通肯定會被割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