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ga giga wrote:以下是自由時報2019...(恕刪) 監察院就是垃圾院,專業的東西沒辦法理解,硬要跑出來唱戲丟臉。當年阿帕契和眼鏡蛇之爭吵了那麼多年,買了阿帕契就跑出白痴院。雲豹機砲口徑事件也是,人家定位雲豹是什麼戰備角色關你屁事。根本就是來亂的。整個系統校準要一個次系統廠商來?媽的,我真的暈倒了,光學系統是疊起來的。真正是一堆白痴。
監察院這個制度是良善的,出了問題回頭去調查並找出制度上可再改善的地方,說它是垃圾可以丟棄是太過了。回到福衛五號的調查,建議看監察院自行公佈的新聞稿件,糾正的是1)準直儀民國100年購入,103年校正,106年發射福衛五號時已過保,國研院逕自組裝搬運及校驗。國研院採購及校驗管理方面略顯不周。2)國研院內部自行調查結論,對取像儀性能驗證及準直儀校驗程序等說明未臻妥適。並非『整個系統校準要一個次系統廠商來』,按文義,103年就是次系統廠商校準,106年發射前的校驗程序又未經任何內部或外部審核認證,難以確保校驗之嚴謹。摘錄原文如下=====準直儀(collimator)是福衛五號遙測取像儀(RSI:Remote SensingInstrument)調焦的關鍵精密儀器,係100年依福衛五號計畫需求,以821萬餘元購自美國Optical Mechanics, Inc.(OMI)公司,國家實驗研究院(下稱國研院)及國家太空中心(下稱太空中心)或許囿於首次自製取像儀經驗不足,在準直儀採購及校驗管理方面略顯不周,包括交付項目未含校驗程序、在已過保固期原廠不願來臺指導下逕自組裝搬運及校驗,而其校驗程序又未經任何內部或外部審核認證,難以確保校驗之嚴謹,不能排除其為造成福衛五號離焦之制度面因素,國研院及太空中心允宜盡速完備其校驗制度。監委包宗和、江明蒼、江綺雯進一步說明,國研院雖於107年1月完成影像模糊根因分析調查報告,並說明103年準直儀校正時,由於準直度之指標focus term係數始終合格,遂將離焦原因指向完成校驗後至投入取像儀調焦前,可能有無從考證之原因改變準直儀主次鏡間距。但經監院深入調查分析,並就教於學者專家,認為國研院並無程序、紀錄或數據確保focus term係數量測調整時曾符合「干涉儀射出光束聚焦點準確定位在焦平面上」之前提,自無由率爾排除準直儀自始離焦之可能性。監察委員認為,國研院既為我國尖端科研機構,自應秉持嚴謹之科學精神論證離焦根因,以求澈底解決問題,該院調查結論未能正視問題核心,又對取像儀性能驗證及準直儀校驗程序等說明未臻妥適,均宜納為未來太空科技發展之借鏡。=======原文連結https://www.cy.gov.tw/sp.asp?xdURL=./di/Message/message_1t2.asp&ctNode=2394&mp=1&msg_id=6932
美國俄國日本中國花了多少時間經費人命才有現在的能力~才剛剛起步的台灣就連這一點點的措折都受不了嗎?當初日本大型跟小型還可以重覆使用全自製火箭送衛星上軌時中國還在旁邊笑~等到日本成功中國化了多久才追上去?自己去查~不要怕失敗~重點是為什麼會這個環節會失效
name007sp wrote:美國俄國日本中國花了多少時間經費人命才有現在的能力~才剛剛起步的台灣就連這一點點的措折都受不了嗎?當初日本大型跟小型還可以重覆使用全自製火箭送衛星上軌時中國還在旁邊笑~等到日本成功中國化了多久才追上去?自己去查~不要怕失敗~重點是為什麼會這個環節會失效...(恕刪) +1,台灣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