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再想想,美軍軍艦停靠台灣港口,對我們真是好事嗎?

大陆网军 wrote:
您是從商人的角度看,可是從國家的角度看,追逐高利潤,拋棄低利潤不一定是好事。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美國,美國把傻大黑粗利潤低的製造業轉移到中國,玩起了金融和研發。可是結果呢?賺了錢的是華爾街,硅谷。輸到底褲的是美國眾多的藍領工人。
就像台灣,西進后GDP房間年年漲,普通台灣人的薪水呢?

現在中國和美國都明白了,川普要把製造業搬回美國,習近平限制外匯出境,怕製造業轉移走。

(恕刪)


在轉進中國之前與之後,歐美都有在不同國家設據點,包含但不限於,因為低成本。沒有轉進中國的非常多。

就近生產是一個觀念,若想學習,可以自行查詢。

先不談歐美,連中國的習主席與北京政府,都喊要轉型與升級,包含搞了一大堆的資訊服務等等,從AI到大數據,各種行頭。

您要不要去把您的論點建議中南海與習主席?

美國沒有不要製造,一直是要高端,無論是製造、管理、研發、設計以及各行各業。

當然,美國與任何國家都一樣,也有底層行業,也有轉型不了,也有貧富差距,只是比例問題,不是有或沒有。

把低階製造移回去,沒人想過,因為以物價薪資,不可能生存,也沒有祖父母能做免費義工看小孩,必須自己負擔,想辦法,所以,各方面都與中國不同,歐美皆是,不可能走白菜路線。

只有一條路,往前,往上。

不要忘了,歐美的人均都很高,成熟經濟就是成長緩慢,中國目前也有此現象。

若只是用初始的高速成長,定論成熟的體系,可能誤判很大。

不過,信者恆信,不信者,就以信念為主。


joshpls wrote:
看產業。
如果是設計...(恕刪)

寶成是進行鞋業代工,可是nike現在是要回
美國進行自動化,寶成還能怎樣,還不是配合,
至於其它台商,我知道benq
旗下一些公司,有從馬來西亞回銷大陸.

Youshouldreborn wrote:
聯想是標準J大說的例...(恕刪)

你接觸的領域太少,oppo在音響領域可是中高階
產品,隨便一台都賣40000-50000台幣,這還是
他的光碟機!你多去不同領域看看,你才知道
對岸不是你想的那樣。否則,中科院的雄三,
弓三不會用那麼多對岸的零組件,而且只要
對岸斷料,台灣就沒辦法繼續生產!

Youshouldreborn wrote:
您應該從原東家的角度...(恕刪)

如果名次不重要,那什麼才重要,第五名不賺錢,
你指望20幾名可以賺錢?

Youshouldreborn wrote:
先不談歐美,連中國的習主席與北京政府,都喊要轉型與升級,包含搞了一大堆的資訊服務等等,從AI到大數據,各種行頭。

您要不要去把您的論點建議中南海與習主席?


產業升級並不等於放走低端製造業,中國現在的政策恰恰是要發展高端製造業同時也不放走低端製造業和勞動密集型。

jfkcity wrote:


聽君一席話,聯發科干脆下市算了,另外,
5G的規格對岸可是制定者,台廠現在都在
努力舔對岸卵趴!
(恕刪)


華為都不敢講這話,也就是主推的Polar Code被採用標準,還不是華為的。

類似範例自己找。
https://buzzorange.com/techorange/2017/03/02/huawei-5g/

您到是說對了一件事,台商是到處亂舔,只看眼前短利,不思長期競爭,進大陸也是,與外企是完全不同。

所以,多數台商的困境是自找的,相同的,台灣經濟絕對不能依據台商的短利投機想法。
你有更好的意見? ...聯發科靠白牌做起來的...沒市場支撐,沒市場賣,你企業怎生存?

Youshouldreborn wrote:
您到是說對了一件事,台商是到處亂舔,只看眼前短利,不思長期競爭,進大陸也是,與外企是完全不同。

所以,多數台商的困境是自找的,相同的,台灣經濟絕對不能依據台商的短利投機想法。
b108463 wrote:

你有更好的意見? ...聯發科靠白牌做起來的...沒市場支撐,沒市場賣,你企業怎生存?
...(恕刪)


我有義務管誰要活要死?

況且,之前談的幾個都是陸資企業哦,人家怎麼做?

不是一向以陸資為指標,那麼這幾個都不看?

至於,聯發科,本來不是回復的對象,是您太急對號入座。

PS: 不要又用人家現在如何如何,台灣發展較早,錢淹腳時在做啥?
台商是到處亂舔,只看眼前短利,不思長期競爭,進大陸也是,與外企是完全不同。
===這不是你寫的嗎? 聯發不是也早進軍大陸??

我有義務管誰要活要死?
===當了官,當了總統就有義務,所以你沒義務啊

Youshouldreborn wrote:
我有義務管誰要活要死...(恕刪)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