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上少數抗北戰神:
1. 岳飛: 唯一能進攻金兵獲勝者,惜遭昏帝勾結金諜秦檜賜死。
2. 孫立人: 正面擊潰東北民主聯軍(林彪),追擊中卻被杜聿明搶功制止。隨後被杜拔除兵權調離前線。之後東北國軍被俄共地下黨員衛立煌惡搞,東北國軍全滅。是林彪東北軍唯一剋星。
3. 明太祖朱元璋,北伐攻下北京,收復喪失千年的燕雲十六州,更進擊到蒙古高原幾乎活捉元主脫古思帖木兒。
敗北名將:
1. 宋太祖趙匡胤: 一統南方聲勢大振,企圖北伐收復燕雲十六州時在北京外圍被遼軍全殲,拋棄部隊,隻身一人化妝逃離前線。
2. 祖逖北伐: 驅逐韃虜(羯族)到黃河以南,就GG了。
北軍神經病:
1. 張學良:
(a) 中原大戰各路軍閥爭奪霸主寶座時,各軍僵持中,忽然依附南方革命軍,出兵關內,使KMT在中原大戰中獲得全面勝利。
(b) 日軍全面接收東北過程中,張學良躺在上海妓院吸毒,神智不清誤判情勢下令不抵抗,東北軍不抵抗下全面竄逃出東北。
(c) 蔣介石包圍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首都延安時,國共軍力比40萬: 2萬,獲得壓倒性絕對優勢時,忽然倒戈挾持蔣介石,再度完全翻轉中國歷史。
alanchentw wrote:
北方就是中國古代稱的胡虜,被中國以萬里長城永固工事永久隔離。
南方是正統? 多南方? 那裏是正統, 何處又是夷狄(胡虜) ?
成王敗寇 ?
儒家思想 子曰:「夷狄入華夏,則華夏之;華夏入夷狄,則夷狄之???
誰佔領了中原地區,誰就取得正統,成為華夏嗎 ?
越南後黎朝第四代君主黎聖宗黎思誠(1460至1497年在位)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為了統一南方,決定發布一道詔書,詔書中稱南方為「夷狄」,「自古夷狄為患中國」,(這裡的「中國」卻是指越南?)。為了征討哀牢(寮國),發布詔令:「朕丕繩祖武,光邦洪圖,蒞中夏,撫外夷。」?
所以南北本來就是不同種族,不同文化! 南北戰爭, 自古皆然
黃帝大戰蚩尤, 蚩尤乃九黎首領,九黎戰敗,族人流散,演變為三苗。黃帝成為華夏正統?
公元1127年,靖康之變,金兵攻陷汴京城,俘虜 徽、欽二帝往金上都(今之東北)。
南宋南遷,流亡往南, 但在 崖山一戰之後,再無華夏, 被征服了! 語言和文化都改變了!
現在住在南方的民族, 其實以前住在北方, 只是被更北邊的民族往南趕
alanchentw wrote:
3. 明太祖朱元璋,北伐攻下北京,收復喪失千年的燕雲十六州,更進擊到蒙古高原幾乎活捉元主脫古思帖木兒。
.(恕刪)
攻下北京 是 徐達 常遇春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11月,朱元璋命徐達為征虜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率領25萬大軍進行北伐。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即皇帝位,常遇春攻克東昌(山東),然後徐達直趨汴梁(開封),平定嵩、陝、陳、汝等州。
閏七月,《明史》(卷125):「(徐達)遂與副將軍(常遇春)會師河陰,遣裨將分道徇河北地,連下衛輝、彰德、廣平。師次臨清,使傅友德開陸道通步騎,顧時浚河通舟師,遂引而北。遇春已克德州(山東),合兵取長蘆(天津) ,扼直沽,作浮橋以濟師。水陸並進,大敗元軍於河西務,進克通州(北京)。(元)順帝帥后妃太子北去。逾日,達(徐達)陳兵齊化門(朝陽門,現已拆除),填濠登城。監國淮王帖木兒不花,左丞相慶童,平章迭兒必失、朴賽因不花,右丞張康伯,御史中丞滿川等不降,斬之,其餘不戮一人。封府庫,籍圖書寶物,令指揮張勝以兵千人守宮殿門,使宦者護視諸宮人、妃、主,禁士卒毋所侵暴。吏民安居,市不易肆。」
進擊內蒙古,為藍玉(常遇春妻弟)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朱元璋拜藍玉為大將軍,統率十五萬兵馬征伐北元脫古思帖木兒。
《明史》(卷132):「時(元)順帝孫脫古思帖木兒嗣立,擾塞上。二十一年三月,命玉帥(藍玉)師十五萬征之。出大寧,至慶州,諜知元主在捕魚兒海,間道兼程進至百眼井。去海四十里,不見敵,欲引還。定遠侯王弼曰:「吾輩提十餘萬眾,深入漠北,無所得,遽班師,何以覆命?」玉(藍玉)曰:「然。」令軍士穴地而爨,毋見煙火。乘夜至海南,敵營尚在海東北八十餘里。玉(藍玉)令弼為前鋒,疾馳薄其營。敵謂我軍乏水草,不能深入,不設備。又大風揚沙,晝晦。軍行,敵無所覺。猝至前,大驚。迎戰,敗之。殺太尉蠻子等,降其眾。元主與太子天保奴數十騎遁去。玉(藍玉)以精騎追之,不及。獲其次子地保奴、妃、公主以下百餘人。又追獲吳王朵兒只、代王達里麻及平章以下官屬三千人,男女七萬七千餘人,並寶璽、符敕金牌、金銀印諸物,馬駝牛羊十五萬余。焚其甲仗蓄積無算。奏捷京師,帝大喜,賜敕褒勞,比之衛青、李靖。又破哈剌章營,獲人畜六萬。師還,進涼國公。」
不過, 藍玉多所爭議
《明史》(卷132):「玉(藍玉)長身赬面,饒勇略,有大將才。中山、開平既沒,數總大軍,多立功。(明)太祖遇之厚。浸驕蹇自恣,多蓄莊奴、假子,乘勢暴橫。嘗佔東昌民田,御史按問,玉(藍玉)怒,逐御史。北征還,夜扣喜峰關。關吏不時納,縱兵毀關入。帝聞之不樂。又人言其私(強暴)元主妃,妃慚自經(自縊)抑死,帝切責玉。初,帝欲封玉梁國公,以過改為涼,仍鐫其過於券。玉猶不悛,侍宴語傲慢。在軍擅黜陟將校,進止自專,帝數譙讓。西征還,命為太子太傅。玉(藍玉)不樂居宋、潁兩公下,曰:「我不堪太師耶!」比奏事多不聽,益怏怏。」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二月,朱元璋立以「謀反罪」處死藍玉,抄其家產,夷三族,此案連累一萬五千人被殺,包括一公爵、十三侯爵、二伯爵,史稱「藍玉案」。
shoupan wrote:
中日的思考155555555555555...(恕刪)
這什麼爛節目
竟然說日本的戰略思維應該先扶植中國一起對抗俄國
當時中國比俄國強




當時中國因清朝留下的地方勢力各自為政
但真有膽識的卻又沒幾個
要侵略不取中國??才有鬼
還好有毛主席的硬幹.....把那些封建組織炒了一番
日本比希特勒清醒多
但日本鷹派......就是貪心侵略東北後 之後又發動侵略中國華中地區
於是之後老米總統羅斯福
斷廢鐵與油進口 與經濟制裁
若佔領東北不動....其實是比較穩健的做法
但侵占華中也可退兵透過拉皮條談判換取鬆綁制裁
應該也是能繼續保有東北
但鷹派......與民族主義.....打死也不想後來軍備又北老美限制
-----------------------------------------------------------------
<<华盛顿条约”激起了日本国内右翼势力的不满,达成了英美日战列舰五、五、三的吨位比例
很多人指责政府卖国,并对美国产生了敌意,日本海军从此开始把头号假想敌国由原来的苏联改成美国。
“华盛顿条约”只限制了战列舰,其它如巡洋舰、驱逐舰、潜艇等未予限制,因而各国在1930年又举行了“伦敦裁军会议”,并达成了“伦敦条约”,规定英美日的辅助舰艇比例为五、五、三,日本没能得到要求的3.5。
“伦敦条约”的签订激起了日本国内右翼的极大愤怒>>
-----------------------------------------------------------------
不如賭他一把 打一場速戰速決讓米國退出西太平洋的戰爭
讓米可以不管日本對中國等的予取予求
其實反過來...中國今天若要幹外
真出兵可能會面臨當時美國的濺招.....所以中國要出兵前先多加幾個盟友比較保險


我叫林長青
家住臺北市中山區
電話0921603661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