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

為何抗戰後期 國軍面對日軍也是處在劣勢的情況呢?

hx135cb750 wrote:
比較好奇的是,這些職業軍人常在打仗的話,應該算是僱傭兵那種善戰的水準,為何還是打不過黃埔軍人或是日本軍(東北軍也有戰車和飛機)?

長期以來好像只看到官方說法,但真實的狀況又是如何?(彈藥基數不夠?)(恕刪)


一切都是東北阿........................

教科書與華人方面的論述都是八股文,還睜著眼睛說瞎話中國千餘年來的歷史東北民族與地域一直嚴重而深刻影響著關內所謂漢人政權。最早從西晉的五胡亂華來自東北的龍城鮮卑(注意是龍城這支,鮮卑有好幾支不同族別的),也就是天龍把餔裡面那個要復國的慕容家族,是亂的最兇的,前後建立了一堆東西南北前後左右的燕國。

然後到了隋因征伐高句麗而亡眾人皆知,但讓大唐陷入萬劫不復境界的安史之亂其主要兵員也是來自東北(契丹、奚人)。接著往下的遼人、金人、女真人、滿人無一不是來自東北。這些人不但勇猛能戰而且有別於北方胡騎俱備著對於文明強大的吸收能力。

而到了清末導致清政府威嚴盡失的也是東北,日人侵略朝鮮其實目標就是東北,甲午戰敗加上日俄戰爭在中國國土上進行讓清政府十足的顏面掃地也讓所謂的革命著有一個非常好的理由來顛覆政府。

接著到了民國,隨著日、俄兩國以及世界各國的資金與技術湧入整個東北建設與開發非常的先進與蓬勃,若非張大帥大量的從關內招人入東北開發讓漢人成為東北人口的大多數東北早就不是中國的了。而也隨著大量漢人的出關開發肥到流油的東北,老張是當年所有地方軍閥中最富的,富到有能力可以入關與掌握中央財政與權力的北京軍閥搶政權,但兩著的拼搏也造成南方的空虛讓老蔣有機會能北伐。

而後面的故事還是一樣關鍵都在東北,老蔣的北伐成功在於東北的易幟、中原大戰的勝利在於東北軍的支援、中日全面的衝突因為918事變、讓日本撐過一戰後的經濟衰退是東北、二戰日本投降除了兩顆原子彈以外就是蘇聯完敗東北的關東軍、抗戰勝利後因為接收東北造成大量國府精銳的喪失、解放戰爭三大戰役中有兩場主角是東北野戰軍......................

一切都是東北....................


不愧是Waffe大,

每次提出的見解都有精闢之處,小弟長知識了~

請問您昨天提到的段祺瑞部隊, 您有比較詳細該部隊的參戰/覆滅的資料嗎??

(網上查key word,只有查到這支部隊有參加中原大戰,但沒有提到抗戰時參戰的訊息)

waffe wrote:
一切都是東北阿........................
教科書與華人方面的論述都是八股文,還睜著眼睛說瞎話中國千餘年來的歷史東北民族與地域一直嚴重而深刻影響著關內所謂漢人。最早從西晉的五胡亂華來自東北的龍城鮮卑(注意是龍城這支,鮮
cche1079 wrote:
不愧是Waffe大...(恕刪)

感謝大大的誇獎。

參戰軍在1920年的直皖戰爭後就玩完了沒參加過還要等10年才發生的中原大戰。若真的想了解民軍閥的狀況要買書來看,網路的文章大多立論偏頗而且口徑跟教科書上的內容差不多,就像汪精衛一樣,政治上的錯誤與失敗導致一切利國利民的舉措全部都沒人提,反正對於國共兩造而言北洋國民政府與抗戰中的南京國民政府都是非常適合的負面教材。抹黑就對了,他們越黑就顯得自己越白。

就像本樓的抗日標題所有書籍都說日本侵略中國如何如何,但都沒人會提老蔣政府當年差點沒把小日本坑死

欠下鉅款賴著不還就算了還勾結英美改革幣制準備讓日本人血本無歸,當年小日本關東軍能一昧的狂幹是有日本與論支持的,因為當時日本人也恨透中國人了


八年抗戰,日本在中國全部只犧牲45萬人?

Waffe大到底是怎回事 被搞到停權??

反而是屁無跟其大批網路評論員同黨都還好端端在本版興風作浪~

Waffe大不在 本版又少了一個專業分析的高手
r6543210 wrote:
后期战争没什么优事
...(恕刪)

共军根据地可是在沦陷区哦,为何?
參戰軍及西原大善人(西原龜三),實際遠不是那麼一回事.

若嚴苛算起,傳聞比德械師還精良的參戰軍,只在歷史上存在1年便
煙消雲散了.

(並沒戰到覆滅,開戰旋即因戰況不利投降,人員及裝備被拆散瓜分)

 

----
段的參戰軍,是一次世界大戰時為爭取協約國援助,於1917年8月宣
佈參戰,前後成立2支部隊...

第1支部隊(勉強算派駐國外參戰),宣戰後於1918年4月,臨時指派由
模范團擴編的北洋第九師,其中約3千人進駐海參崴,擔負護路,護港..
等警備任務,一戰結束後至1921年間陸續撤回國內.


第2支部隊(一般所指的參戰軍),是段宣戰後獲得日方借款及大量新
式武器裝備(同時簽署一系列喪權條約"西原借款"),以參戰為由另行
組建3個師,共約3萬人的嫡系軍隊.

於1918秋先建立教導團,由皖系部隊中挑選程度較優者,經短期訓練
後擔任基層軍士官.

1919初,招募新兵準備成軍(因一戰早已結束,1919/8參戰軍改名為
邊防軍).

1920/7,直皖戰爭爆發,參戰軍雖成員優秀,裝備精良,卻缺乏實戰經
驗,開戰僅數日,第1及第3師見情勢不利,隨即投降,人員物資裝備遭
直奉2方瓜分一空...第2師不在主戰場,戰後縮編,遣散.


不是後人刻意遺忘或抹黑,而是除了獵奇唬弄人之外,沒值得說的意義.
对于基层军人来说:“给我上”“给我冲”与“跟我上”“跟我冲”完全是两回事。
抵抗外侮的另類思考,這也許是以前時代沒有什麼國家概念的關鍵?打贏戰爭是贏還是輸?難說?






民族融合
waffe wrote:
一切都是東北阿........................

教科書與華人方面的論述都是八股文,還睜著眼睛說瞎話中國千餘年來的歷史東北民族與地域一直嚴重而深刻影響著關內所謂漢人政權。最早從西晉的五胡亂華來自東北的龍城鮮卑(注意是龍城這支,鮮卑有好幾支不同族別的),也就是天龍把餔裡面那個要復國的慕容家族,是亂的最兇的,前後建立了一堆東西南北前後左右的燕國。

然後到了隋因征伐高句麗而亡眾人皆知,但讓大唐陷入萬劫不復境界的安史之亂其主要兵員也是來自東北(契丹、奚人)。接著往下的遼人、金人、女真人、滿人無一不是來自東北。這些人不但勇猛能戰而且有別於北方胡騎俱備著對於文明強大的吸收能力。.....(恕刪)


kruppag123 wrote:
而東北民族呢?最早出場的就是鮮卑人,鮮卑部族中的東鮮卑裡面有一個叫慕容鮮卑一個叫宇文鮮卑。慕容氏諸燕建立了一堆燕來燕去的國家,而宇文鮮卑呢?沒聽過沒關係,但從宇文泰建立西魏開始一直到隋唐皇族都是他後代,李世民的老母就是宇文鮮卑。可以說隋唐文化就是以漢文明為基礎由鮮卑族人所建立的(主要由東鮮卑的宇文、慕容與北鮮卑的拓跋而李唐皇族的父系有可能都是鮮卑人)。

到這裡還沒完,後來跟中原王朝打了幾十年威震中亞、俄羅斯的遼朝也是東北民族之契丹人,而最早的契丹八部中一樣又有宇文鮮卑氏。

跑進來的大致說完門口外的那個高句麗也別忘記,隋朝落了幾百萬人都弄它不死,而我們也知道李世民與他兒子兩個接著弄才好不容易因為高句麗內亂才弄死他。弄死還沒完,一部分遷入中國的高句麗部將還一樣生猛,唐朝淄青平盧節度使李正己就是高句麗遺民後來他兒子還造過唐朝的反。

後面的金朝與清朝就不用小弟多說了吧?東北民族一共在中國建立三個正統的一統皇朝一共600年,割一半的有兩個北魏與金朝一共267年。割三分之一的46年(西魏、北周),亂割一氣的諸燕大約100年一共算一起1013年。也就是中國自秦以來有一半的時間都是這些東北民族在舞台上。也就是說除了漢朝與明、宋以外的時間點裡中國都看的到東北民族在活躍。但那還是在國境內,除了漢朝以外我們都知道明朝與宋朝跟東北民族打得不可開交。

這票人基本上都不是游牧民族或是早就從游牧轉成定居或是半定居的民族,小弟前文就說過不會吸收文明的部落光會騎馬打仗是沒啥卵用的。蒙古部也是一大堆部落但唯獨乞顏部能轟動武林驚動萬教除了他特別能打以外他也能吸收文化。...(恕刪)

一直覺得前後2位SS黨衛軍似乎是同一人.

某些:輪番上陣(大約帳號切錯),獨特的習慣及觀點...
  • 3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