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ga giga wrote:
交換的籌碼便是壓縮對中華民國的武器裝備供應。其後越演越烈,搞到 不但 "與台斷交,撤軍,停止軍援軍購",還 "簡單軍援中共裝備與技術"。即使這樣逆境濤天,中華民國海空軍還是能力保佔據3/4~4/5台灣海峽的地盤,讓厲害國到今天仍不敢跨線一步!
上述天崩地裂的逆境讓中華人民共和國得以悄悄地回到自己的海岸線,海軍也能緊貼自己海岸線僭行來往,才有絲絲國家的樣子。而讓PLA今天敢如此顯擺的主因在2000~2016的藍營利委與馬英九。中國軍費級數成長,藍營卻拼老命刪擋國防預算並進一步裁軍。
即便如此,至今中共戰機仍不太敢公然離開自己海岸線進入到台海中線 (注意: 非 "海峽中線",那差很遠的),所以弄個M503當擋箭牌。真是怕台灣空軍怕到骨子裏了!...(恕刪)
不該把責任都推給老馬或藍營.
1.
美國與老共建交後,雖對老共予以軍援,但因工業太弱直到1980末-90年代,對
於老共軍力強化的影響才逐漸顯現.
此外老共在1990年代初,只從俄國引進少量新裝備,後續大量引進及授權生產
已是1990年代中後期的事.
實際上台灣在1980~1990初:
空軍只剩老舊的F104,及為補償台灣而授權生產的F5E/F.
海軍除了1987年陸續成軍的2艘劍龍級潛艦,則只剩被國外喻為"老漢吃春藥"的
陽字號在撐場面.
所以不是當時台灣軍力有多強盛,而是同時期的老共太弱...
2.
國軍在李/扁/馬的任期內,都曾採購或升級許多新裝備(相關資料,耐心搜尋就有).
如果老美一心強迫台灣要買單,只憑立委那有能耐攔阻.
有些計畫被取消,主因是預算排擠的問題,使得重大採購項目要輪流來,但往往一個
採購項目就分攤掉幾年預算,總不可能每次軍費不足就動用特別預算.
少部份是迫於老美壓力(某些軍武反擴散條約).
其次是軍方看不上眼而作罷(譬如老美為省麻煩,於是牽線要售台與海龍海虎幾乎同
年代服役,但經過升級的4艘已退役及"或再追加4艘待退"的義大利潛艦)
3.
老共從1990年代開始,經濟發展帶動國力大幅增強,台海局勢早非當年舊貌.
你在別篇積極主張若老共攻台,要靠匿蹤飛彈快艇反擊,可見你自己就不認為老共還
是當年樣.
雖然自我催眠,老共時至今日仍如同當年,這是各人自由,有夢最美.
但既然連你自己都知道是假話,又怎期待有多少網友會上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