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毛?這是目前已知海上操作最為穩定而且有效的手段,確實主動導引正在取代半主動導引,但實操經驗目前還是算少,歐洲是有一票船已經全面採用(整個系統超貴)但美俄這些老牌的冷戰國家還是處於相當保守的狀態。海劍二才剛剛上船而已能用是一回事,但好用與值得信賴那是風馬牛不相關的事,標一雖老但絕對可靠。更重要的是主動彈比半主動彈更容易反制。
海軍有新裝備是好事,但請冷靜看待,新系統還有非常長的時間要磨合與驗證。不要整天批五毛但腦子跟五毛一樣。標一海劍二混搭個人很贊成,但拿海劍二取代標一還是再等幾年吧。
waffe
敖參謀長以智:是。
蔡委員適應:這張圖的右邊是未來我們要改用的裝備,就是方陣快砲要改成海劍羚、標準一型要改成海劍二、標準二型要改成海弓三,這是我們的規劃,沒有錯吧!
敖參謀長以智:是。
蔡委員適應:本席對一個問題覺得很好奇,我從數據來看,在方陣快砲改成海劍羚之後,看起來有效的安全距離拉高,從3公里變成8公里,所以這個標準變更了。其次,標準一型變成海劍二,我們的理解就是標準一型已經停產,所以在這個狀況之下改由我們國造的海劍二來取代,我想這也沒有問題。可是標準二型是150公里,為什麼改成只有100公里的海弓三?
敖參謀長以智:報告委員,那個並沒有改變,因為現在標一、標二我們都還在做延壽。
蔡委員適應:但是在未來就要取代,不是嗎?
敖參謀長以智:對,我們希望藉由國防自主能夠提升自己的……
蔡委員適應:那從標二改成海弓三,你們認為戰力是增強還是減少?你們會這樣規劃,一定是認為會增強戰力,對不對?
敖參謀長以智:是。
蔡委員適應:但我從基本的數據來看,看起來標準二型不會比海弓三差啊!
敖參謀長以智:其實中科院就這方面還在做精進。
---------------------------------------------------------------------------------------------------------------------------------
雖然海軍參謀長同意立委海劍二是更換標一的說法,但感覺是順著立委的話說,
畢竟海劍二本質上還是點防禦防空飛彈,
這一點在土耳其的派里級升級後依舊是ESSM+標一可以看出,
而我們的標一在中科院實施火箭段推進藥更新後應該還撐上10年左右,
只是過了10年後,如果震海巡防艦無法替換成功級,而標一又垂垂老矣無法擔負戰備,
海軍可能就會選擇移除MK-13而將原位置裝上海劍二的固定發射箱。
而海軍的交戰環境就完全不一樣了,如果晴天打高空目標那還好,若是大風大浪敵人的反艦飛彈朝軍艦飛來那海面的海象在雷達看起來就像去清洗女子浴室的排水口一樣,什麼肌疤錨都有。
海面的霧氣、浪頭、水花會嚴重的影響雷達波的傳遞,飛彈上的彈載雷達就算是配穿透性能較好的X BAND還是K甚至是KA、KU BANK的尋標頭都不能保證能有效鎖定藏在海平面複雜環境下還高速逼近的反艦飛彈。2000年毛子的su-27就直接飛到小鷹號的上空打卡拍照,而小鷹號上的人都已經可以用肉眼看到兩七在那飄但船上的雷達鬼影子都沒看到一個,為毛?因為毛子利用了所謂大氣導管現象。
所以在複雜海象下你打出去的主動彈有一定的機率飛到了你指引的位置卻鎖不到任何東西,而如果是類似標六這種兩用的尋標頭就可以直接由母艦的雷達去鎖若是照明雷達直接照然後導引飛彈過去,使用彈性大增。
海洋環境對海軍艦艇武器與裝備的影響 - 海軍司令部
https://navy.mnd.gov.tw/Files/Paper/5-%E6%B5%B7%E6%B4%8B%E7%92%B0%E5%A2%83%E5%B0%8D%E6%B5%B7%E8%BB%8D%E8%89%A6%E8%89%87.pdf
waffe
waffe wrote:
標一雖老但絕對可靠。
你知道為何標二對於電子干擾比標一要強很多?
因為標二整個飛行過程中只有最後3-5秒鐘才用照明雷達對目標照明,所以電戰裝置沒有足夠的時間COPY雷達訊號的Pattern,在分析然後計算出干擾訊號,再開始反制干擾,但是標一是從頭到尾30-40秒鐘的航程都需要照明雷達對目標照射,要干擾這種照明雷達就是現代電戰系統基本功。
絕對可靠?
對於反艦飛彈的反制,我並不反對你說的! 我也一直認為雷達後面的訊號處理器,不是每次都能處理的了超低空的飛彈反射訊號與海浪的雜訊,美國海軍曾經多次使用標二對付水面上的快艇,結果有超過一半以上的飛彈無法射中目標,往往需要超過兩枚以上(3-4枚)的飛彈才打中目標,所以這告訴我們,這種高功率的照明雷達居然對20公里內的水上慢速目標都無法有效形成導引作用,事實上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飛彈上標頭後方的訊號處理器無法把目標從雜訊中徹底分離出來,並不是訊號強度或是船艦上的雷達能力,因為艦上雷達的訊號處理電腦能力比飛彈上的電腦要強上百倍以上。
天衣神水 wrote:
標一射高24,000m,海劍二則不明,就以ESSM射高11,000m ~ 12,000m來說,海劍二最佳況狀大概也是這個數字左右,能不能達到這個數字還很難說。
「區域防空」和「點防禦」的差別就在這個地方,因為標一射高24,000m已經高於絕大多數戰機的實用升限,所以可以做到「區域防空」,但是如果只有12,000m射高,那麼很多東西會打不到,這種東西就只能算是「點防禦」了。
如果已射高來定區域不區域,我是可以認同這個觀點!
Charlie2020 wrote:
我猜! 如果海鋒眼能在康定級上成功,成功級也可能改用海鋒眼配上SPS-49,畢竟海天劍二這種主動式雷達飛彈比被動式雷達的標準一型要更難反制,而且更輕,對成功艦而言保護更好!
這就是重點~
想在成功級上再加東西其實是很困難的了!!
除非把雄二改去魚叉放在MK13彈艙裡...
雄二原來的位置分配給海劍二~~
但這又產生其它問題!!
海蜂眼放哪裡,需求的電力從哪裡來...
會不會有干擾的問題~~~
海劍二放6聯裝*2座或是8聯裝*2座
是不是夠用,是不是適合??
這還有很大的問題~
想大改成功級~
當然可以,沒有不行...
但要做4500噸級就變得不是那麼急迫~
成功/康定...二款改完都可以再用一段時間!!
原來的戰鬥系統要多整合海蜂眼進入
這個需要一定的費用及時間
反之...4500噸要做~
勢必就需要像美軍一樣
把成功級降編、這樣的方式等到新船出來後
可說是勢在必行!!
新造的4500級肯定壓縮到成功級的任務空間~~
台灣沒有這麼多本錢
在目前成功/康定的編制數量下,多去養6艘新船!!
個人認為~
4500噸級的巡防艦如果做了!!
成功級除役、就變得是必然的事情~
將成功級上的武裝設備移植到新的軍艦
這也是一種方式...
尤其是聲納音鼓、魚雷及飛彈還有76砲~~~
可以省一筆不少的費用!!
小熊維尼~Winnie在哪裡!?
【2022國防預算】海軍編列431.6億元 提升6艘拉法葉艦防空戰鬥性能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