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請問當兵兩年沒打過靶, 惟一擊發過的是高中軍訓的中正步槍,這樣正常嗎?

Mike H wrote:
這上面形容的是最簡單的反衝式 (blowback) 槍枝
並不符合 M1 Garand 和 M14 採用的氣動式 (gas operated) 設計

彈頭動能
來自子彈擊發 推進藥燃燒產生的高壓氣體
在氣動式槍枝上 這氣體一小部份
用於在彈頭離開槍口後 解鎖槍機
容許槍機後退拋殼 並推下一發子彈上膛
理論上損失一點能量 實際上根本無感

那我問你~~為何現代的狙擊槍還是拉一打一為主流?

很簡單就是物理學,所有動能都推動子彈向前,而不是部分能量讓槍膛退膛。。。懂了沒?
hx135cb750 wrote:
請問你有碰過這兩種其中一種嗎?
要不然怎沒提到瓦斯缸管部分
我只有碰過M14,美造和國造都碰過

你是說M1跟M14(國造五七)嗎?

俺都碰過~~~

還有俺就是學這個的。。。。俺只是提基本物理讓那群五毛知道。

為何要提構造?難道槍枝構造能夠反物理?

地心引力, 作用力 反作用力。。。這種都是最基礎的科學。。。難道你不懂?
那我問你~~為何現代的狙擊槍還是拉一打一為主流?


這是因栓式步槍容易做到讓槍管完全浮動
在內彈道階段 無外力干擾改變槍管震盪幅度 藉此維持高精度

導氣動作式槍枝 得在槍管鑽孔 接到活塞
這些機構 不容易做到不干擾槍管震盪
雖說自動填裝步槍也有相當精準的 例如 HK PSG1
但看看它一條賣多少錢?
jcyao wrote:
錯誤不少,前面有人點出來的就不多說了
拋殼是槍機上的抓殼勾把彈殼拉出後,頂針頂出來的,和彈匣彈簧沒半毛關係
M1 M14的復進簧在槍身中段,說槍膛尾部怪怪的

請你搞清楚~~所有的名詞都是翻譯的。。。。

槍枝的哪個部位叫頂針?俺真的不知道。。。。

還是你想說~~撞針?

你搞清楚撞針在槍枝的哪個部位~~~大家在聊吧~~
Mike H wrote:
這是因栓式步槍容易做到讓槍管完全浮動
在內彈道階段 無外力干擾改變槍管震盪幅度 藉此維持高精度

導氣動作式槍枝 得在槍管鑽孔 接到活塞
這些機構 不容易做到不干擾槍管震盪
雖說自動填裝步槍也有相當精準的 例如 HK PSG1
但看看它一條賣多少錢?

最簡單的構造達到基本的要求~這是俺推崇AK的理由。。。

但是在精準射擊方面~~AK根本不是個咖~~~

五毛一直說要科普~~~請先搞清楚~~基本科學是啥?
Mike H wrote:
拉彈爪 (extractor) 只能將彈殼直線拉出藥室
拋殼由拋殼挺 (ejector) 單側施力


yes~如何拋殼這單側施力,我少寫了ejector

以我比賽經驗,準度M16比65k2好~
Mike H wrote:
長行程活塞動作 由廢...(恕刪)
以前我學到的名詞叫拋殼勾,中文真是博大精深!
愛。回。家 wrote:
你是說M1跟M14(國造五七)嗎?

俺都碰過~~~

還有俺就是學這個的。。。。俺只是提基本物理讓那群五毛知道。

為何要提構造?難道槍枝構造能夠反物理?

要讓五毛知道
至少氣動和反衝不要搞錯
愛。回。家 wrote:
槍枝的哪個部位叫頂針?俺真的不知道。。。。


拋殼挺-->頂針


應該是當時上面沒教到,畢竟大部分解不會拆到
我是保養時觀察槍枝的零件設計才發現的
順便一提,你說M1和M14你都碰過

1.M14可連發的槍你有碰過嗎?
當初我民國81年大專集訓時
還特別跟人換全自動的槍來保養藉此觀察全自動和半自動的差異
2.M14和M1的板機組是否一樣?
==============
我只有碰過M14/57
M16A1
65K1
65K2而已
isohera wrote:
我很確定民國79年新(恕刪)


高職軍訓課,學校軍械室的步槍,就是中正式步槍!第一次拿到這步槍,是民國68年....

69、70年軍訓實彈射擊,在新竹寶山千吋靶場,用的是.30步槍。在射擊預備線上每人領到6發子彈,射擊前交給助教裝彈。我看助教是將槍機固定在後,再由藥室上方逐一塞入子彈,上膛關保險。
我們每射擊一發,就得拉槍機退彈殼,再推槍機將下一發子彈上膛。.30步槍槍機拉柄是圓頭的,後座力比57過癮!

從新訓到部隊拿的都是57步槍,卡賓槍只有在新訓接戰備時,排長的配槍。我在部隊時,陸軍主力是65式,65K1慢步換裝中,但65K2聽說將是未來主力槍種。
hx135cb750 wrote:
拋殼挺-->頂針


M14(國造57式)步槍槍機上的這兩個零件,我方的用語是 退壳鈎 及 頂壳針 - 出自65年版大專學生集訓班五七式步槍講義
  • 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